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羟基组合物包括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和植物油多元醇的组合,利用所述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具有的超长碳链,搭配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作为多官能度交联剂,可以使采用所述羟基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在低模量下具有超柔软的手感且不发粘,进而使得采用所述聚氨酯树脂进一步制成的合成革同样手感绵柔丰满,同时还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回弹性能、耐水解性和可降解性,且长时间对折不会出现无死皱现象。长时间对折不会出现无死皱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环保型合成革主要采用的材料为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其中,水性聚氨酯树脂虽然已开始使用,但其物理性能差,依然难以大范围取代传统干湿法工艺;另外主流水性聚氨酯采用的是丙酮法工艺,制备过程依然存在溶剂,且制备工艺能耗巨大,而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制备工艺仅采用普通搅拌,后期生产无需烘出任何溶剂和水,在节能减排上具有极大优势,同时生物基材料近几年得到了极大发展和应用,如何将生物基材料应用到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的开发应用中,开发得到含有生物基材料的超柔软型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CN113699802A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型聚乳酸生物基聚氨酯合成革、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合成革是由水性聚氨酯面层浆料、无溶剂聚氨酯粘结层浆料和聚乳酸处理的基布构成,所述合成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离型纸上涂覆水性聚氨酯面层浆料、干燥制得面层复合膜;在所得的面层复合膜上均匀涂覆无溶剂聚氨酯粘结层浆料,干燥、涂层保留一定的粘接性;在所得的粘接层上贴合聚乳酸处理的基布,干燥熟化后剥离离型纸,获得无溶剂型聚乳酸生物基聚氨酯合成革,该专利技术所制得的无溶剂型聚乳酸生物基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耐酒精、耐水解、剥离强度较大、常温曲挠度高、耐磨性好的优点,且具有可降解性。
[0004]但是,由于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大多采用的是开放式薄层发泡工艺,发泡倍率低,制备得到的合成革的手感偏硬挺,而如果采用的是普通的聚醚材料,降低模量后还会使发泡层内部发粘,因此主要应用于沙发类对手感要求不高的产品中,且目前超软质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大多存在死皱问题。
[0005]因此,开发能够制备得到手感柔软且不发粘的合成革的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羟基组合物通过引入具有超长碳链的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作为主要原料搭配植物油多元醇,可使采用其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在低模量下具有超柔软的手感且不发粘,同时还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弹性、耐水解性和生物降解性。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所述羟基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09]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
ꢀꢀꢀꢀꢀ
20~85重量份
[0010]植物油多元醇
ꢀꢀꢀꢀꢀꢀꢀꢀꢀꢀꢀꢀ
10~30重量份。
[0011]其中,所述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可以为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或80重量份等。
[0012]所述植物油多元醇可以为12重量份、14重量份、16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2重量份、24重量份、26重量份或28重量份等。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羟基组合物包括特定份数的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和植物油多元醇,所述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具有超长的碳链,进而具备优异的耐水解性、柔软性和力学性能,搭配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作为多官能度交联剂,可以使采用所述羟基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在低模量下具有超柔软的手感且不发粘,解决了传统聚氨酯树脂在低模量下作为发泡层发粘的问题,进而使得采用所述聚氨酯树脂进一步制成的合成革同样手感绵柔丰满,同时还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回弹性能、耐水解性和可降解性,且长时间对折不会出现无死皱现象。
[0014]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的制备原料包括小分子二元醇A和生物基二聚酸。
[0015]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A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酸为生物基二聚脂肪酸。
[0017]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脂肪酸为碳原子数不低于18(例如19、20、21、22、23、24或25等)的生物基二聚脂肪酸。
[0018]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脂肪酸包括生物基十八烷不饱和脂肪酸二聚物。
[0019]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20](1)将生物基二聚酸、小分子二元醇A及微量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在140~220℃下进行反应,控制分馏塔(柱)顶温度在100~102℃,常压蒸除生产的大部分水后,在200~230℃保温1~2h;
[0021](2)抽真空,并逐步提高真空度,除去微量水及多余的小分子二元醇A,得到所需要的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
[0022]优选地,所述植物油多元醇包括蓖麻油多元醇、大豆油多元醇或棕榈油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蓖麻油多元醇。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蓖麻油多元醇包括蓖麻油改性多元醇,所述大豆油多元醇包括大豆油改性多元醇,所述棕榈油多元醇包括棕榈油改性多元醇。
[0024]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还包括聚醚多元醇。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羟基组合物中还添加有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可以和植物油多元醇进行搭配作为多官能度交联剂,可以进一步提升采用所述羟基组合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树脂的软弹感,还可以降低羟基组合物的粘度,降低加工难度。
[0026]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中聚醚多元醇的含量不高于40重量份,例如35重量份、30重量份、25重量份、20重量份、15重量份、10重量份或5重量份等。
[0027]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生物基聚醚多元醇。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选择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可以进一步提升采用所述羟基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树脂的生物可降解性。
[0029]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500~10000,例如600、1000、2000、4000、6000或
8000等。
[0030]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还包括扩链剂。
[0031]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中扩链剂的含量不高于2重量份,例如1.8重量份、1.6重量份、1.4重量份、1.2重量份、1重量份、0.8重量份、0.6重量份、0.4重量份或0.2重量份等。
[0032]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小分子二元醇B。
[0033]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B为C2~C12二元醇,例如C4、C6、C8或C10的二元醇。
[0034]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B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甲基丙二醇或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35]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中还包括发泡剂、流平剂、稳定剂或增塑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36]优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的羟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20~85重量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的制备原料包括小分子二元醇A和生物基二聚酸;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A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酸为生物基二聚脂肪酸;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脂肪酸为碳原子数不低于18的生物基二聚脂肪酸;优选地,所述生物基二聚脂肪酸包括生物基十八烷不饱和脂肪酸二聚物;优选地,所述植物油多元醇包括蓖麻油多元醇、大豆油多元醇或棕榈油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蓖麻油多元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羟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组合物还包括聚醚多元醇;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中聚醚多元醇的含量不高于4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生物基聚醚多元醇;优选地,所述生物基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500~10000;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还包括扩链剂;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中扩链剂的含量不高于2重量份;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小分子二元醇B;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B为C2~C12二元醇;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B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甲基丙二醇或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羟基组合物中还包括发泡剂、流平剂、稳定剂或增塑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发泡剂包括水;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硅油;优选地,所述流平剂包括硅油。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羟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植物油多元醇、任选地聚醚多元醇、任选地扩链剂、任选地发泡剂、任选地流平剂、任选地稳定剂和任选地增塑剂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羟基组合物;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25~60℃。5.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羟基组合物,所述B组分包括聚氨酯预聚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100);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净,朱彦,张初银,杜学康,朱加秋,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