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121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料斗的左侧倾斜底部的左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右侧倾斜底部的右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后侧倾斜底部的后侧外围框架;其中给料机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通过三面土壤回填而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支撑结构使得整体破碎站高度降低、物料运输的提升高度及总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料斗的左侧倾斜底部的左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右侧倾斜底部的右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后侧倾斜底部的后侧外围框架;其中给料机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通过三面土壤回填而封闭。本技术公开的支撑结构使得整体破碎站高度降低、物料运输的提升高度及总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专利说明】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破碎站料斗及给料机支撑钢结构,如图1和2所示,由高大的柱、梁及支撑连接组成框架式支撑结构,结构复杂,立面高度高,占用空间大,而且需要建设完整U型混凝土挡墙4。因而,需要通过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其包括:左侧外围框架,所述左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左侧倾斜底部;右侧外围框架,所述右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右侧倾斜底部;后侧外围框架,所述后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的后侧倾斜底部;其中给料机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通过三面土壤回填而封闭。根据本技术的支撑结构,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采用模块式制作。根据本技术的支撑结构,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的强度满足支撑结构整体要求的对地比压。根据本技术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梁。根据本技术的支撑结构,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还设置有三面完整的给料机检修通道。三面封闭对现有技术的提升在于可以减少混凝土 U型挡墙的建设。【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支撑结构的剖开的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支撑结构的剖开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的剖开的王视图;和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的剖开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如图3和4所示,地槽式料斗及给料机支撑结构3是整体外围框架封闭三面土壤回填的一种料斗及给料机支撑结构。支撑结构3包括: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左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I的左侧倾斜底部;右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I的右侧倾斜底部;后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I的后侧倾斜底部;给料机2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设置在料斗I的下方。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通过三面土壤回填而封闭。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采用模块式制作。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的强度满足支撑结构整体要求的对地比压。支撑结构的底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梁。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还设置有三面完整的给料机检修通道。地槽式料斗及给料机支撑结构的主要结构特点为:1.支撑结构三面封闭,强度满足破碎站整体结构要求的对地比压;2.此支撑结构内有三面完整的给料机检修通道;3.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4.采用模块式制作,好安装,易拆分。5.底部中间有连接梁,把支撑结构整体化,使两侧受力均衡。地槽式料斗及给料机支撑结构与传统破碎站料斗及给料机支撑钢结构相比,结构的不同主要在于取消了原来柱、梁的结构形式,用模块式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既降低了钢结构的整体高度,压缩了空间,又方便了整个结构的安装。地槽式料斗及给料机支撑结构与传统破碎站钢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1.取消了传统破碎站的双卸车位混凝土整体挡墙,大约减少了 60%以上的混凝土挡墙投入,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缩短整个破碎站安装投产工期。2.三侧钢结构支撑同时起到了挡土墙的作用,与传统混凝土挡墙相比,没有了钢结构与挡墙之间的间隙,解决了卡车卸料时的洒料问题,保证地面人员的工作安全。3.可重复利用。对半移动式露天破碎站来讲,可以在再建位置二次安装。对比不可二次利用的混凝土挡墙,更大地降低成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起到一定的作用。4.结构分体式,移设拆分和安装吊装时都比较方便,没有传统破碎站料斗及给料机支撑结构中的大、长结构件。5.整体破碎站高度降低,使得物料运输的提升高度及总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是环境条件受限的露天矿业破碎站的首选,并符合倡导绿色采矿的理念。为国家节能,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已经参照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不过,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描述的教导下可明显得出多种可选择的变型和改变。因而,本技术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可选择的变型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料斗(I)及给料机(2)的地槽式支撑结构(3),包括: 左侧外围框架,所述左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I)的左侧倾斜底部; 右侧外围框架,所述右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I)的右侧倾斜底部; 后侧外围框架,所述后侧外围框架支撑料斗(I)的后侧倾斜底部; 其中给料机(2)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设置在所述料斗(I)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 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通过三面土壤回填而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采用模块式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整体外围框架的强度满足支撑结构整体要求的对地比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料斗及给料机的地槽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由左侧外围框架、右侧外围框架和后侧外围框架围绕形成的空间中还设置有三面完整的给料机检修通道。【文档编号】B65G41/00GK203558488SQ201320723396【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专利技术者】梁伯图, 李同, 戴欣悦, 韩荣伟, 张丙展 申请人:北京英迈特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伯图李同戴欣悦韩荣伟张丙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迈特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