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其特征是: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一段流化室、一段高压燃烧室、二段流化室、二段空气预热室和二段集气室,一段流化室上设置进砂通道和一段流化喷嘴,一段流化室通过一段下沙管与二段流化室连通;所述二段空气预热室内的进气管下端与二段集气室连通,进气管上端位于二段流化室的下部、并在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流化喷嘴,在二段集气室上设置流化空气入口;在所述二段集气室中设置二段出砂管,二段出砂管的上端连通二段空气预热室,在二段集气室的下端安装出砂阀,出砂阀的下端出口连接集砂斗,集砂斗的下端设置出砂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可回收烟气余热,提高了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其特征是: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一段流化室、一段高压燃烧室、二段流化室、二段空气预热室和二段集气室,一段流化室上设置进砂通道和一段流化喷嘴,一段流化室通过一段下沙管与二段流化室连通;所述二段空气预热室内的进气管下端与二段集气室连通,进气管上端位于二段流化室的下部、并在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流化喷嘴,在二段集气室上设置流化空气入口;在所述二段集气室中设置二段出砂管,二段出砂管的上端连通二段空气预热室,在二段集气室的下端安装出砂阀,出砂阀的下端出口连接集砂斗,集砂斗的下端设置出砂口。本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可回收烟气余热,提高了热效率。【专利说明】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尤其是一种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
技术介绍
随着铸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在铸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混合型废旧型(芯)砂,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对社会资源也造成了极大浪费,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为使混合型废旧型(芯)砂再生利用,低能耗、大容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的开发,是我国铸造行业的当务之急。废旧型(芯)砂的再生利用,关系到铸造成本、资源节约、能源消耗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铸造工艺的发展,化学粘结剂砂的使用得到了广泛采用,这就使得废旧型(芯)砂成为化学粘结剂砂与粘土砂的混合型废砂,由于废砂中有大量的粘土砂,使混合型废旧型(芯)砂的数量极为庞大。以往每小时处理I?2吨树脂砂的热法再生炉,已不能适应混合型废旧型(芯)砂的热法再生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可满足处理大量混合型废旧型砂的热法再生要求,使再生砂的性能可达到原砂的要求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其特征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段流化室、一段高压燃烧室、二段流化室、二段空气预热室和二段集气室,一段流化室的上部设置进砂通道,一段流化室的中部设置一段流化喷嘴,在一段高压燃烧室上设置一段高压燃烧器;所述一段流化室的上部通过一段下沙管与二段流化室连通,二段流化室上设置二段燃烧器;所述二段空气预热室内的进气管下端与二段集气室连通,进气管上端位于二段流化室的下部、并在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流化喷嘴,在二段集气室上设置流化空气入口 ;在所述二段集气室中设置二段出砂管,二段出砂管的上端连通二段空气预热室,在二段集气室的下端安装出砂阀,出砂阀的下端出口连接集砂斗,集砂斗的下端设置出砂口。在所述一段流化室的上端安装空气换热器,空气换热器连通排烟通道。在所述二段流化室上设置二段测温器,在一段流化室上设置一段测温器。本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分布的两段式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生产过程的单流程布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内置式空气预热器,可回收烟气余热的50%或更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流化床焙烧炉的热效率。再加上废旧型(芯)砂的树脂砂膜经高温空气的流化燃烧,其产生的能量成为热法再生的主要热源,从而使该高温流化床焙烧炉的能耗降低到吨砂45X IO4 kj。【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包括进砂通道1、排烟通道2、空气换热器3、一段下沙管4、一段流化室5、一段流化喷嘴6、一段高压燃烧器7、一段高压燃烧室8、二段燃烧器9、二段流化室10、二段空气预热室11、二段集气室12、二段出砂管13、出砂阀14、出砂口 15、集砂斗16、流化空气入口 17、二段测温器18、一段测温器19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段流化室5、一段高压燃烧室8、二段流化室10、二段空气预热室11和二段集气室12,一段流化室5的上部设置进砂通道1,一段流化室5的中部设置一段流化喷嘴6,在一段高压燃烧室8上设置一段高压燃烧器7 ;所述一段流化室5的上部通过一段下沙管4与二段流化室10连通,二段流化室10上设置二段燃烧器9 ;所述二段空气预热室11内的进气管下端与二段集气室12连通,进气管上端位于二段流化室10的下部、并在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流化喷嘴,在二段集气室12上设置流化空气入口 17 ;在所述二段集气室12中设置二段出砂管13,二段出砂管13的上端连通二段空气预热室11,在二段集气室12的下端安装出砂阀14,出砂阀14的下端出口连接集砂斗16,集砂斗16的下端设置出砂口 15 ; 在所述一段流化室5的上端安装空气换热器3,空气换热器3连通排烟通道2 ; 在所述二段流化室10上设置二段测温器18,在一段流化室5上设置一段测温器19 ; 所述二段空气预热器11采用翅片管式空气预热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废旧型(芯)砂由进砂通道I进入一段流化室5,在该处废旧型(芯)砂处于500°C左右的环境下,由下方的一段流化喷嘴6用高温气流进行硫化,废旧型(芯)砂中的粘土砂粒在气流的冲击下砂粒间相互不断碰撞搓擦,粘土砂粒表面的粘结膜被破碎、剥落并随气流由排烟通道2排出炉体,完成粘土砂的热法再生功能,随后进入下方的二段流化室10 ; 在二段流化室10的环境温度控制在680?760°C左右,需要根据化学粘结剂的种类不同而定;废旧型(芯)砂在二段流化室10由下方流化喷嘴喷出的高温空气进行硫化,在680?760°C左右的环境温度下,废旧型(芯)砂内的化学粘结剂砂粒在高温富氧的环境下,砂粒表面的树脂膜便氧化燃烧,经砂粒间相互搓擦、冲击,树脂膜便破落并随气流流出炉体,在二段流化室10便完成带有化学粘结剂膜的废旧型(芯)砂的热法再生,并达到铸造工艺要求的指标; 在二段流化室10的下方为翅片管式空气预热器11,再生砂的余热在此处传递给流化空气;然后,再生砂经二段出砂管13进入出砂阀14,在出砂阀14的控制下,再生砂进入集砂斗16,后由出砂口 15流出焙烧炉,进入下一工序的砂温冷却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可充分吸收高温烟气的余热,为一、二段流化室提供高温助燃空气,提高了焙烧炉的热效率、降低了除尘器的投资和能耗;(2)—段流化室在500°C左右的流化温度下,粘土砂可得到充分再生,从而简化了生产流程,使多线生产组合改为单线运行模式;(3) —段燃烧室采用水冷支承壁及特殊的隔热冷却结构,以保证高温部件安全可靠运行;(4) 一段燃烧室与二段燃烧室上下紧密安置,使混合型(芯)砂的热法再生结构紧凑、热损失最小、占地面积最小;(5)翅片管式砂温空气预热器能使流化空气有效地吸收再生砂的余热,使化学粘结剂砂的砂膜在高温富氧空气的流化下燃烧,在砂粒相互搓擦碰撞下去膜再生;同时使焙烧炉的能耗大大减少,使砂冷却器的运行成本大大减少;(6)出砂阀能控制再生砂的流量,以保持进出砂的平衡。本专利技术采用翅片管式砂温空气预热器,可将流化空气加热到400°C左右,回收了热法再生砂余热的大部分。本专利技术采用内置式空气预热器,可回收烟气余热的50%或更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流化床焙烧炉的热效率。再加上废旧型(芯)砂的树脂砂膜经高温空气的流化燃烧,其产生的能量成为热法再生的主要热源,从而使该高温流化床焙烧炉的能耗降低到吨砂45X 104kj。【权利要求】1.一种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旧型砂两段式高温流化床焙烧炉,其特征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段流化室(5)、一段高压燃烧室(8)、二段流化室(10)、二段空气预热室(11)和二段集气室(12),一段流化室(5)的上部设置进砂通道(1),一段流化室(5)的中部设置一段流化喷嘴(6),在一段高压燃烧室(8)上设置一段高压燃烧器(7);所述一段流化室(5)的上部通过一段下沙管(4)与二段流化室(10)连通,二段流化室(10)上设置二段燃烧器(9);所述二段空气预热室(11)内的进气管下端与二段集气室(12)连通,进气管上端位于二段流化室(10)的下部、并在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流化喷嘴,在二段集气室(12)上设置流化空气入口(17);在所述二段集气室(12)中设置二段出砂管(13),二段出砂管(13)的上端连通二段空气预热室(11),在二段集气室(12)的下端安装出砂阀(14),出砂阀(14)的下端出口连接集砂斗(16),集砂斗(16)的下端设置出砂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以松,虞洪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