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817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8:19
透镜镜筒(3)具备:镜筒主体(3A)、配置于镜筒主体(3A)内的光学系统(L)、变焦马达(52)、聚焦马达(53)、配置在镜筒主体(3A)的外周的传递用户对于变焦马达(52)的操作指示的变焦拨杆开关(73)、以及配置在镜筒主体(3A)的外周的传递用户对于聚焦马达(53)的操作指示的聚焦拨杆开关(74)。变焦拨杆开关(73)和聚焦拨杆开关(74)配置在由透镜镜筒(3)的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构成的区域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透镜镜筒(3)具备:镜筒主体(3A)、配置于镜筒主体(3A)内的光学系统(L)、变焦马达(52)、聚焦马达(53)、配置在镜筒主体(3A)的外周的传递用户对于变焦马达(52)的操作指示的变焦拨杆开关(73)、以及配置在镜筒主体(3A)的外周的传递用户对于聚焦马达(53)的操作指示的聚焦拨杆开关(74)。变焦拨杆开关(73)和聚焦拨杆开关(74)配置在由透镜镜筒(3)的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构成的区域里。【专利说明】透镜镜筒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涉及对透镜等进行电动驱动的透镜镜筒。
技术介绍
以往,将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以在光轴方向上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着的透镜镜筒广为人知。例如,专利文献I中涉及的透镜镜筒,其构成是:接收来自用户的变焦操作杆的操作,从而对变焦透镜进行电动驱动。该变焦操作杆设置在透镜镜筒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281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常,变焦和聚焦是在摄影的同时,更为具体地,是在通过取景器或者液晶画面对被摄像体进行确认的同时进行的。因此,用于变焦和聚焦的操作部通常是在非目视的情况下被操作的。因此,要求这些操作部具有高操作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正是鉴于以上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对于在透镜镜筒上配置有两个操作部的结构,使其操作性得以提高。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透镜镜筒被安装于相机主体。该透镜镜筒具备:外框、配置在所述外框内的光学系统、配置在所述外框的外周的变焦操作部、配置在所述外框的外周的聚焦操作部、根据所述变焦操作部的输出对所述光学系统的倍率进行调整的电动式的变焦调整机构、以及根据所述聚焦操作部的输出对所述光学系统的焦点进行调整的电动式的聚焦调整机构,所述变焦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聚焦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透镜镜筒安装于所述相机主体上的状态下,从光轴方向的被摄体侧来看,配置在由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构成的区域里。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所述透镜镜筒,透镜镜筒的操作性得以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将透镜镜筒卸下后的相机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从斜前方看到的透镜镜筒的立体图。图4是从斜后方看到的透镜镜筒的立体图。图5是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储存状态下的透镜镜筒的截面图。图7是处于广角端的透镜镜筒的截面图。图8是处于远摄端的透镜镜筒的截面图。图9是透镜接环的立体图。图10是透镜镜筒的侧视图。图11是外框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将透镜接环卸下后的状态下的透镜镜筒的后视图。图13是表示变焦拨杆开关的构成的示意图。图14是变焦拨杆开关、聚焦拨杆开关及挠性基板的组装体的与图10对应的侧视图。图15是从内周侧看到的凸轮框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图16是从斜前方看到的第二透镜组的透镜框和凸轮框的立体图。图17是将第二透镜组的透镜框和凸轮框的一部分扩大表示的截面图。图18是从斜前方看到的第 五透镜组的透镜框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挠性基板构成的立体图。图20是将透镜接环卸下后的状态下的透镜镜筒的后视图。图21是从内周侧看第一~第四模具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图22是表示将第一~第四模具和基础模具进行组装后的状态的侧面截面图。图23是表示将第一~第四模具和基础模具卸下后的状态的侧面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摄像装置的外观>图1表示摄像装置I的立体图。摄像装置I是透镜可换式的数码相机。摄像装置I具备相机主体2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相机主体2上的透镜镜筒3。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将透镜镜筒3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被摄体侧作为前,光轴方向上的相机主体侧作为后,从被摄体侧沿光轴方向看的右侧作为右,从被摄体侧沿光轴方向看的左侧作为左来进行说明。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圆周周向是指围绕光轴四周的圆周方向,半径方向是指以光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图2表示的是将透镜镜筒卸下后的相机主体的立体图。相机主体2具有作为对透镜镜筒3进行安装的部分的机身接口部2a、对由透镜镜筒3形成的光学像进行摄像并转换成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2b、以及快门按钮2c。快门按钮2c设置在相机主体2上部的左端部。< 2-1?透镜镜筒的构成>图3中表示了从斜前方看到的透镜镜筒3的立体图,图4中表示了从斜后方看到的透镜镜筒3的立体图,图5中表示了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表示了储存状态下的透镜镜筒3的截面图,图7中表示了处于广角端的透镜镜筒3的截面图,图8中表示了处于远摄端的透镜镜筒3的截面图。透镜镜筒3是伸缩式的变焦透镜。如图3所示,透镜镜筒3具备:镜筒主体3A、设置在镜筒主体3A上的变焦拨杆开关73和聚焦拨杆开关74。变焦拨杆开关73是用户调整光学系统L的倍率用的操作部,构成了对于后述的变焦调整机构传达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的“变焦操作部“。聚焦拨杆开关74是用户调整光学系统L的焦点用的光学调整操作部,构成了对于后述的聚焦调整机构传达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的“聚焦操作部“。在透镜镜筒3的后端,如图4所示,设置有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卡口式(Bayonet)的镜头接口部90。透镜镜筒3,通过镜头接口部90和机身接口部2a与相机主体2进行机械连接或者电连接。如图5所示,镜筒主体3A具备:由多个的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L (参照图6?8)、保持着透镜的多个透镜框10?50、将驱动力传达给透镜框10?50的凸轮框60、容纳镜透镜框10?50及凸轮框60的外框70、印刷基板80(仅在图12中图示)、以及镜头接口部90。具体来说,如图6?8所示,光学系统L是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图象用的变焦透镜系统,由第一?第五透镜组Gl?G5构成。第一透镜组Gl由第一?第三透镜LI?L3构成。第二透镜组G2由第四?第六透镜L4?L6构成。第三透镜组G3由第七透镜L7构成。第一?第三透镜组Gl?G3是变焦透镜。第三透镜组G3也作为抖动补偿用的透镜发挥功能。第四透镜组G4由第八透镜L8构成。第四透镜组G4是聚焦透镜。第五透镜组G5由第九透镜L9构成。外框70是圆筒状的构件。外框7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按照规定的轨迹延伸的多个的凸轮槽71和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的直线槽72。外框70构成了透镜镜筒3上的露出于外部的外装部。印刷基板80上至少设置有镜头微电脑(图示省略)和内存(图示省略)。在印刷基板80上,透镜镜筒3的电气安装部件通过挠性基板电连接。印刷基板80还与设置在镜头接口部90上的安装接点(图示省略)电连接。即,通过将透镜镜筒3安装在相机主体2上,印刷基板80与相机主机2电连接。印刷基板80配设在第五透镜组的透镜框50和镜头接口部90之间。镜头接口部90是中央有开口的环状的构件,能够安装在机身接口部2a上。镜头接口部90与相机主体2接触,并进行与该相机主体2的定位。镜头接口部90通过螺丝91安装在外框70的后端面。凸轮框60是圆筒状的构件。凸轮框6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按照规定的轨迹延伸的多个第一凸轮槽61,以及在后端部上向外突出的多个的凸轮销63。另外,凸轮框6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按照规定的轨迹延伸的多个第二凸轮槽62和内齿轮64(参照图5)。内齿轮64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轮槽62之间,在向圆周方向上延伸形成。第一透镜组的透镜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镜筒,其安装于相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外框;配置于所述外框内的光学系统;配置于所述外框的外周的变焦操作部;配置于所述外框的外周的聚焦操作部;根据所述变焦操作部的输出对所述光学系统的倍率进行调整的电动式的变焦调整机构;以及根据所述聚焦操作部的输出对所述光学系统的焦点进行调整的电动式的聚焦调整机构,在所述透镜镜筒安装于所述相机主体上的状态下,从光轴方向的被摄体侧来看,所述变焦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聚焦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由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构成的区域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寿昭中村诚兼城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