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以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5672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6:55
摄像装置具备:具有第1聚焦透镜的第1光学系统;具有第2聚焦透镜的第2光学系统;输出与经由上述第1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的第1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2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的第2摄像元件;和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在各自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控制部。上述驱动控制部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对焦位置附近,使上述第2聚焦透镜移动至基于移动后的上述第1聚焦透镜的位置决定的位置之后,使上述第1及第2聚焦透镜独立地移动至各自的对焦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摄像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2眼式3D照相机中的自动聚焦(AF)动作。
技术介绍
已知有如下的2眼式3D照相机,即通过两组光学系统以及两组摄像元件取得具有双眼视差的左右图像,并能记录为3维(3D)图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2眼式3D照相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0-1038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数码相机为了在进行摄影时对焦到作为摄影对象的被摄体上,进行自动聚焦动作。但是,在2眼式3D照相机中,因左右的光学系统个体,在形状或配置等上具有偏差,因此在根据一方的光学系统的影像进行双眼的自动聚焦动作时,有可能无法对被摄体适当地进行自动聚焦。此外,在根据双眼光学系统的影像而双眼分别独立地进行自动聚焦动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通过左侧的光学系统进行对焦的被摄体和通过右侧的光学系统进行对焦的被摄体不一致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在2眼式3D照相机中也能对被摄体适当地进行自动聚焦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装置具备:第1光学系统,具有第1聚焦透镜;第2光学系统,具有第2聚焦透镜;第1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1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第2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2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驱动控制部,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在各自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其中,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对焦位置附近,使上述第2聚焦透镜移动至基于移动后的上述第1聚焦透镜的位置决定的位置之后,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独立地移动至各自的对焦位置。(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公开中的技术,在2眼式3D照相机中也能对被摄体适当地进行自动聚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1的数码摄像机1的外观图。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数码摄像机1的电结构的框图。图3为实施方式1的数码摄像机1的AF动作的示意流程图。图4为表示变焦追踪曲线的例的图。图5为实施方式1中数码摄像机1的AF动作的详细流程图。图6A为表示基于实施方式1的数码摄像机1的左眼聚焦透镜的摆动动作下的中心位置来决定右眼聚焦透镜的可摆动范围的基准位置的示意图。图6B为表示随着实施方式1的数码摄像机1的左眼聚焦透镜的摆动动作下的中心位置的转移,使右眼聚焦透镜的可摆动范围的基准位置转移的示意图。图7为用于说明常温时的变焦追踪曲线的个体偏差的图。图8A为表示常温時的变焦追踪曲线的图。图8B为表示40℃时的变焦追踪曲线的个体偏差幅的图。图8C为表示60℃时的变焦追踪曲线的个体偏差幅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有时会省略非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知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冗长,并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另外,专利技术人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内容而提供了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附图以及以下说明来限定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主题。(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中的数码摄像机进行说明。[1-1.数码摄像机的结构]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码摄像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数码摄像机1具备照相机主体2、镜头单元3、把手单元4、液晶监视器270等。镜头单元3容纳右眼光学系统、左眼光学系统、各种执行元件等。照相机主体2容纳控制器、图像处理部等。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码摄像机1的物理结构的示意框图。图2中,以箭头表示了要素间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信号流向。数码摄像机1具备光学系统110a及110b、变焦电机120a及120b、OIS执行元件130a及130b、聚焦电机140a及140b、CCD图像传感器150a及150b、图像处理部160、存储器200、控制器210、陀螺传感器220、卡片插槽230、存储卡240、操作部件250、液晶监视器270和内部存储器280。光学系统110a包括变焦透镜111a、OIS(OpticalImageStabilizer)112a和聚焦透镜113a。此外,光学系统110b包括变焦透镜111b、OIS112b、聚焦透镜113b。光学系统110a将第1视点下的被摄体像形成于CCD图像传感器150b的摄像面上。此外,光学系统110b将不同于第1视点的第2视点下的被摄体像形成于CCD图像传感器150b的摄像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视点相当于右眼的视点,第2视点相当于左眼的视点。变焦透镜111a以及111b分别沿着光学系统110a及110b的光轴移动,从而能够使分别在CCD图像传感器150a及150b上成像的被摄体像放大或者缩小。分别由变焦电机120a及120b控制变焦透镜111a及111b。另外,在图2中,为了简化说明,变焦透镜110a及110b分别被描绘为单一透镜,但典型的是,变焦透镜110a及110b也可由多个透镜的组合而构成。OIS112a及112b具有分别可在内部且在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移动的补偿透镜。OIS112a及112b分别在抵消数码摄像机1的图像模糊的方向上驱动补偿透镜,从而减小被摄体像的图像模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OIS112a的补偿透镜以及OIS112b的补偿透镜均向中心侧移动、或者向外侧移动,从而能够将集中点调整至数码摄像机1的较远侧或者较近侧。分别由OIS执行元件130a及130b控制OIS112a及112b。另外,各补偿透镜在图2中被描绘为单一的透镜,但也可通过多个透镜的组合而构成。聚焦透镜113a及113b通过分别沿着光学系统110a及110b的光轴移动,从而调整分别在CCD图像传感器150a及150b的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的焦点。分别由聚焦电机140a及140b控制聚焦透镜113a及113b。另外,关于聚焦透镜113a及113b在图2中分别被描绘为单一的透镜,但也可通过多个透镜的组合来构成。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仅将光学系统110a及110b总称为光学系统110。关于变焦透镜111、OIS112、聚焦透镜113、变焦电机120、OIS执行元件130、聚焦电机140、CCD图像传感器150也是同样的。此外,有时将用于生成右眼视点的图像的光学系统110a、以及在其中包括的变焦透镜111a、聚焦透镜113a分别称作“右眼光学系统110a”、“右眼变焦透镜111a”、“右眼聚焦透镜113a”。同样地,有时将用于生成左眼视点的图像的光学系统110b以及在其中包括的变焦透镜111b、聚焦透镜113b分别称作“左眼光学系统110b”、“左眼变焦透镜111b”、“左眼聚焦透镜”。变焦电机120a及120b分别对变焦透镜111a及111b进行驱动控制。变焦电机120a及120b例如能够通过脉冲电机、DC电机、线性电机、伺服电机等实现。变焦电机120a及120b也可经由凸轮机构或滚珠螺杆(ballscrew)等机构来驱动变焦透镜111a及111b。此外,也可通过共用驱动机构一体地控制变焦透镜111a和变焦透镜111b。OIS执行元件130a及130b分别在与光轴垂直的面内对OIS112a及112b内的补偿透镜进行驱动控制。OIS执行元件130a及130b例如可通过平面线圈或超声波电机等实现。聚焦电机140a及140b分别对聚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280039606.html" title="摄像装置以及程序原文来自X技术">摄像装置以及程序</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装置,具备:第1光学系统,具有第1聚焦透镜;第2光学系统,具有第2聚焦透镜;第1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1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第2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2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驱动控制部,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在各自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其中,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对焦位置附近,使上述第2聚焦透镜移动至基于移动后的上述第1聚焦透镜的位置决定的位置之后,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独立地移动至各自的对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9.01 JP 2011-1903181.一种摄像装置,具备:第1光学系统,具有第1聚焦透镜;第2光学系统,具有第2聚焦透镜;第1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1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第2摄像元件,输出与经由上述第2聚焦透镜而形成的被摄体像相应的电信号;和驱动控制部,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在各自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上述驱动控制部,(1)直到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对焦位置附近为止,利用从上述第1摄像元件得到的与上述对焦位置对应的值,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移动位置,并且使上述第2聚焦透镜移动至基于上述第1聚焦透镜的上述移动位置而决定的上述第2聚焦透镜的移动位置,(2)在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上述对焦位置附近之后,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及上述第2聚焦透镜独立地移动至各自的对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使上述第1聚焦透镜移动至上述对焦位置附近之后,将与基于上述第1聚焦透镜的位置决定的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上述第2聚焦透镜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将从上述基准位置远离了偏移量的范围内的位置设定为上述第2聚焦透镜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在上述第2聚焦透镜的位置没有处于从上述基准位置远离了上述偏移量的范围内时,使上述第2聚焦透镜移动至从上述基准位置远离了上述偏移量的范围内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上述摄像装置还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测量上述第2光学系统周围的环境温度,上述驱动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决定上述偏移量。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正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