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危门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4774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10:45
一种测危门锁系统,包括车载ECU单元,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有检测车后是否有运动物体的检测单元(1)、对车门进行制动的车门制动单元(3),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在车载ECU单元(2)上,车载ECU单元与车门制动单元相连接,所述车门制动单元(3)包括铰接在车身侧围上的限位杆(5)和安装在车门上制动钳(6),限位杆伸入到车门内并穿在制动钳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测危门锁系统。解决了车门开启可能会与后方运动物体发生碰撞,使得乘员、汽车、后方运动物体受到伤害的问题。系统包括车载ECU单元、检测车后是否有运动物体的检测单元、对车门进行制动的车门制动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在车载ECU单元上,车载ECU单元与车门制动单元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防止了乘员因下车疏忽,开车门与后方运动物体相碰撞的问题,保护了乘员、车辆以及后方运动物体。【专利说明】一种测危门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车门与后方运动物体相撞的测危门锁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乘员在下车时,有时因为疏忽,乘员没有去观察后方是否有运动物体接近,直接将车门打开,很容易造成与后方的运动物体发生碰撞,从而对下车乘员,汽车,以及后方运动物体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检测汽车后方运动物体情况,并能个限制车门开启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车门开启可能会与后方运动物体发生碰撞,使得乘员、汽车、后方运动物体受到伤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车门与后方运动物体相撞的测危门锁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危门锁系统,包括车载ECU单元,系统还包括有检测车后是否有运动物体的检测单元、对车门进行制动的车门制动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在车载E⑶单元上,车载E⑶单元与车门制动单元相连接。本技术检测单元安装在车后部,用于检测车后方是否有运动物体,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车载ECU单元,车载ECU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运动物体信号后对车门制动单元发送制动指令,则车门制动单元对车门进行制动,防止车门开启角度过大与后方运动物体发生碰撞。本技术防止了乘员因下车疏忽,开车门与后方运动物体相碰撞的问题,保护了乘员、车辆以及后方运动物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门制动单元包括铰接在车身侧围上的限位杆和安装在车门上制动钳,限位杆伸入到车门内并穿在制动钳上。该限位杆随着车门开启在制动钳上进行拉动,这样当制动单元接收到制动指令时,通过控制制动钳将限位杆进行制动,这样就对车门进行制动,使得车门不能继续打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杆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棘齿,所述制动钳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垂直限位杆设置,且前端朝向限位杆上表面,在导向杆的前端上滑动套置有推块,在推块表面上设置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表面为与限位杆上棘齿相配合的凸齿,在推块背部处设置有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固定在安装座上,在导向杆上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导向杆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推块上。该制动钳为推式结构,推块可以再导向杆上滑动,该推块受电磁块影响,当电磁块工作时,在磁力作用下降推块推向限位杆,使得制动片上的凸齿与限位杆上的棘齿相拼合形成制动,在电磁块不工作时,该复位弹簧为拉力弹簧,复位弹簧将推块拉回到原来位置,使得制动片与限位杆分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滑轮,所述限位杆水平放置在滑轮上。使得限位杆能更流畅的在制动钳内进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前端设置有防脱头。防止了限位杆脱出制动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动片为橡胶制成。制动片使用橡胶制成,防止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尽管制动片已经压在限位杆上,仍然可以利用车门强行打开,同时也不会对限位杆等元件造成伤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单元为倒车雷达或光电传感器,检测单元设置有多个,检测单元安装在车身后部。本技术的优点是:防止了乘员因下车疏忽,开车门与后方运动物体相碰撞的问题,保护了乘员、车辆以及后方运动物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控制框示图;图2本技术安装在车身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车门制动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检测单元2-车载E⑶单元3-车门制动单元4-车门5_限位杆6_制动钳7-导向杆8-电磁块9-推块10-制动片11-棘齿12-凸齿13-防脱头14-滑轮15-安装座16-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测危门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车载ECU单元2、检测车后是否有运动物体的检测单元1、对车门进行制动的车门制动单元3,检测单元采用倒车雷达,倒车雷达可以设置多个,分别设置在车身后部,检测单元连接在车载E⑶单元上,车载E⑶单元与车门制动单元相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车门制动单元3包括铰接在车身侧围上的限位杆5和安装在车门4上制动钳6,限位杆水平伸入到车门内并穿在制动钳上,在限位杆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棘齿11。该制动钳包括包括安装座15,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垂直限位杆设置,且导向杆前端朝向限位杆的上表面,在导向杆的前端上滑动套接有推块9,在推块表面上设置有制动片10,该制动片表面为与限位杆上棘齿相配合的凸齿12,该制动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推块背部上方处设置有电磁块8,电磁块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安装座上,在导向杆上套有复位弹簧16,该复位弹簧为拉力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导向杆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推块上。在安装座上水平设置有两个滑轮14,该限位杆水平放置在两个滑轮上。本实施例工作流程为:检测单元检测车身后方是否有运动物体接近,若检测到由运动物体,则发送信号给车载ECU单元,车载ECU单元接收到信号后给车门制动单元发送制动指令,车门制动单元接收到制动指令后,使得制动钳上的电磁块通电工作,电磁块推动推块向下运动,使得制动片上的凸齿与限位杆上的棘齿相拼合,这样形成制动,阻止了车门进一步打开,防止了与后方运动物体相撞。当车身后方没有运动物体,车载ECU单元给车门制动单元发送松开指令,此时制动钳上的电磁块停止工作,推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制动片与限位杆脱离,则车门又可以正常开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检测单元、车载ECU单元、车门制动单元、车门、限位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测危门锁系统,包括车载E⑶单元,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有检测车后是否有运动物体的检测单元(I)、对车门进行制动的车门制动单元(3),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在车载E⑶单元(2 )上,车载E⑶单元与车门制动单元相连接,所述车门制动单元(3 )包括铰接在车身侧围上的限位杆(5)和安装在车门上制动钳(6),限位杆伸入到车门内并穿在制动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危门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5)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棘齿(11 ),所述制动钳(6)包括安装座(15),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垂直限位杆设置,且前端朝向限位杆上表面,在导向杆的前端上滑动套置有推块(9),在推块表面上设置有制动片(10),所述制动片表面为与限位杆上棘齿相配合的凸齿(12),在推块背部处设置有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危门锁系统,包括车载ECU单元,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有检测车后是否有运动物体的检测单元(1)、对车门进行制动的车门制动单元(3),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在车载ECU单元(2)上,车载ECU单元与车门制动单元相连接,所述车门制动单元(3)包括铰接在车身侧围上的限位杆(5)和安装在车门上制动钳(6),限位杆伸入到车门内并穿在制动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璞潘巨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