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芫鋐专利>正文

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及包含该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396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8 02:01
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卡钳本体,各凹设有一凹部且在该凹部贯设有一轴孔,该二卡钳本体以该二凹部相面对方式相固接且不相对活动、且围构一容置空间;二轴动机构,分别穿越该二轴孔而可轴向移动地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各该轴动机构包括一延伸露出外部的驱动端及一位于该容置空间的致动端,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供致动一来令片组朝一物件移动;二摇臂,以一夹角由该二驱动端径向地朝相反方向延设、且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驱动端相固接且成同动关系,该第二端设有一设置部,该二设置部其中一者供一索线穿设、另一者供固紧该索线的一末端;一第一弹性件,具有一抵接部及由该抵接部延伸而出且相互远离的二弹臂,该抵接部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其中一者,该二弹臂的末端组设于该二设置部;其中,当拉动该索线时,该二设置部相靠近并连动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以致动该来令片组朝该物件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及包含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卡钳。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二卡钳本体各凹设有一凹部且在凹部贯设有一轴孔、并以二凹部相面对方式相固接且不相对活动且围构一容置空间。二轴动机构分别穿越二轴孔而可轴向移动地组设于二卡钳本体,各轴动机构包括一延伸露出外部的驱动端及一位于容置空间的致动端。二摇臂以一夹角由二驱动端径向地朝相反方向延设、且各具有相对的第一及第二端,第一端与驱动端相固接且成同动关系,第二端设有一设置部。一第一弹性件具有一抵接部及由抵接部延伸而出二弹臂,抵接部组设于二卡钳本体其中一者,二弹臂的末端组设于二设置部。当拉动索线时,二设置部相靠近并连动二致动端致动来令片组朝一物件移动。【专利说明】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及包含该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卡钳
本专利技术与卡钳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及包含该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卡钳。
技术介绍
煞车卡钳常见于利用碟煞系统作为煞车的交通工具上,例如汽车、机车和脚踏车等,已知的煞车卡钳具有一卡钳本体、二来令片及一个以上的活塞,当驾驶人踩住煞车踏板或按压煞车把手时,通过液压方式驱动推动该煞车卡钳内的活塞,该活塞推动来令片夹合一煞车碟盘,利用摩擦方式达到令该煞车碟盘停止转动,进而使轮胎停止转动。已知煞车卡钳概有以下类型,其中一类型为卡钳本体为一体成型,而在该卡钳本体相对两侧贯设有缸室,再利用二盖件盖设于该二缸室的外侧开口以形成供容置活塞的缸体结构,例如中国台湾TWM318572号专利所揭示即为此类结构;另一类型为卡钳本体由二件卡钳部分所锁结而成,各卡钳部分一体成型有一供容置活塞的缸体结构,例如中国台湾TWM343636号专利所揭示即为此类结构。然而,上述两种已知类型的煞车卡钳结构较为复杂,在构件生产制造上较为困难、成本较高,拆组、维修与更换不便,构件损坏时需整体更换而维修成本较高。已知卡钳也有例如自行车煞车夹装置的二夹臂同动对夹的形式,例如中国台湾TWI397487号专利所揭示即为此类结构。然而,此类卡钳结构会将一施力同时施加于二夹臂上,也就是说每一夹臂仅可受到二分之一的作用力,且二夹臂绕一枢点相对摆靠时会具有一夹角而无法全面地平贴于煞车碟盘,因此制动效果尚未臻理想而有待改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及包含该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卡钳,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可产生二倍于较已知结构的制动能力及效果;可达到双动制动效果,结构及组装极为简单,构件的拆组、维修与更换也较为方便;且可增进制动的顺畅度及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包含二卡钳本体、二轴动机构、二摇臂及一第一弹性件。该卡钳本体各凹设有一凹部且在该凹部贯设有一轴孔,该二卡钳本体以该二凹部相面对方式相固接且不相对活动、且围构一容置空间;该轴动机构,分别穿越该二轴孔而可轴向移动地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各该轴动机构包括一延伸露出外部的驱动端及一位于该容置空间的致动端,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供致动一来令片组朝一物件移动;该二摇臂,以一夹角由该二驱动端径向地朝相反方向延设、且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驱动端相固接且成同动关系,该第二端设有一设置部,该二设置部其中一者供一索线穿设、另一者供固紧该索线的一末端;该第一弹性件,具有一抵接部及由该抵接部延伸而出且相互远离的二弹臂,该抵接部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其中一者,该二弹臂的末端组设于该二设置部;其中,当拉动该索线时,该二设置部相靠近并连动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以致动该来令片组朝该物件移动。所述各凹部具有一第一抵面,所述各轴动机构具有一面对所述第一抵面的第二抵面及至少一滚体,相对的第一抵面及第二抵面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沿所述轴孔的一环向延伸的轨槽、另一者设有供定位所述至少一滚体的至少一定位部,该至少一滚体设于相应的轨槽与定位部之间,所述至少一轨槽的槽深沿所述环向逐渐改变,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相对两侧的轨槽的槽深改变方向相反。所述各定位部包括多数组间隔设置且深度不同的定位槽。所述二弹臂的末端各设有一勾部,所述各设置部具有一概平行于所述轴孔的轴向的横槽、以及一连通该横槽的纵孔,所述各勾部的末端具有一纵部及一由该纵部横向延伸的横部,各该勾部的纵部插设于对应设置部的纵孔,各该勾部的横部弹性抵靠于对应设置部的横槽。所述各驱动端设有一轴套部,所述各第一端设有一供套设于对应所述轴套部的套孔,该轴套部与所述套孔为对应的非圆形的形状。所述二卡钳本体其中一者的下端设有一朝下开放的卡槽,所述抵接部卡抵于所述卡槽中,所述二弹臂在该卡钳本体同侧且相互远离地斜上延伸,该二弹臂各至少部分抵靠于该卡钳本体的一侧面。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包含二卡钳本体、二轴动机构、二摇臂、一第二弹性件及一第三弹性件。该二卡钳本体各凹设有一凹部且在该凹部贯设有一轴孔,该二卡钳本体以该二凹部相面对方式相固接且不相对活动、且围构一容置空间;该二轴动机构,分别穿越该二轴孔而可轴向移动地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各该轴动机构包括一延伸露出外部的驱动端及一位于该容置空间的致动端,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供致动一来令片组朝一物件移动;该二摇臂,以一夹角由该二驱动端径向地朝相反方向延设、且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驱动端相固接且成同动关系,该第二端设有一设置部,该二设置部其中一者供一索线穿设、另一者供固紧该索线的一末端;该第二弹性件,将该二卡钳本体夹设于其间,具有二设于相对摇臂与卡钳本体间的设置端及二侧部,该二设置端分别设于该二驱动端,该二侧部分别由该二设置端朝上延伸;该第三弹性件,设于该二设置部之间;其中,当拉动该索线时,该二设置部相靠近并连动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以致动该来令片组朝该物件移动、同时并压缩该第三弹性件。所述各凹部具有一第一抵面,所述各轴动机构具有一面对所述第一抵面的第二抵面及至少一滚体,相对的第一抵面及第二抵面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沿所述轴孔的一环向延伸的轨槽、另一者设有供定位所述至少一滚体的至少一定位部,该至少一滚体设于相应的轨槽与定位部之间,所述至少一轨槽的槽深沿所述环向逐渐改变,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相对两侧的轨槽的槽深改变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弹性件概呈马鞍状环件,所述二设置端并分别朝外弹抵于所述二第一端。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包含如上所述的其中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更包含一来令片组,该来令片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并位于该容置空间,该来令片组包含二分别邻近该二致动端且可移动的来令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通过该二摇臂及该二轴动机构的配合,可产生二倍于较已知结构的制动能力及效果,可达到如双压缸的双动制动效果,结构及组装极为简单,不仅在构件生产制造上较为容易、成本较低之外,构件的拆组、维修与更换也较为方便,同时提高了制动顺畅度及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分解图。图4及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式双动卡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卡钳本体,各凹设有一凹部且在该凹部贯设有一轴孔,该二卡钳本体以该二凹部相面对方式相固接且不相对活动、且围构一容置空间;二轴动机构,分别穿越该二轴孔而可轴向移动地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各该轴动机构包括一延伸露出外部的驱动端及一位于该容置空间的致动端,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供致动一来令片组朝一物件移动;二摇臂,以一夹角由该二驱动端径向地朝相反方向延设、且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驱动端相固接且成同动关系,该第二端设有一设置部,该二设置部其中一者供一索线穿设、另一者供固紧该索线的一末端;一第一弹性件,具有一抵接部及由该抵接部延伸而出且相互远离的二弹臂,该抵接部组设于该二卡钳本体其中一者,该二弹臂的末端组设于该二设置部;其中,当拉动该索线时,该二设置部相靠近并连动该二轴动机构的致动端以致动该来令片组朝该物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芫鋐
申请(专利权)人:温芫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