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33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23:19
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线采用竹纤维,纬线采用棉麻混并纤维;竹纤维的直径为35.24μm,竹纤维的纤度为331dtex?;棉麻混并纤维的直径为69.84μm,棉麻混并纤维的纤度为874dtex?;经密度为54.8?根/厘米,纬密度为17.2?根/厘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其经线采用竹纤维,纬线采用棉麻混并纤维;竹纤维的直径为35.24μm,竹纤维的纤度为331dtex;棉麻混并纤维的直径为69.84μm,棉麻混并纤维的纤度为874dtex;经密度为54.8根/厘米,纬密度为17.2根/厘米。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具体轻薄、细洁、匀整等优点。【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混纺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面料需求愈来愈趋向于功能性、高档化,因此,混入高科技含量纤维的功能性纺织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高科技纺织品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为通过对竹纤维抗菌抑菌及除臭功能的利用,提供一种新型混纺面料。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纺面料,经线采用竹纤维,纬线采用棉麻混并纤维;竹纤维的直径为35.24 μ m,竹纤维的纤度为331dtex ;棉麻混并纤维的直径为69.84 μ m,棉麻混并纤维的纤度为874dtex ;经密度为54.8根/厘米,纬密度为17.2根/厘米。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具体结构合理,轻薄、细洁、匀整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其经线采用竹纤维,纬线采用棉麻混并纤维;竹纤维的直径为35.24 μ m,竹纤维的纤度为331dtex ;棉麻混并纤维的直径为69.84 μ m,棉麻混并纤维的纤度为874dtex ;经密度为54.8根/厘米,纬密度为17.2根/厘米。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新型混纺面料,表面质感强,风格新颖,深受消费者青睐。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线采用竹纤维,纬线采用棉麻混并纤维;竹纤维的直径为35.24 μ m,竹纤维的纤度为331dtex ;棉麻混并纤维的直径为69.84 μ m,棉麻混并纤维的纤度为874dtex ;经密度为54.8根/厘米,纬密度为17.2根/厘米。【文档编号】D03D13/00GK103726186SQ201310709399【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专利技术者】孙刚 申请人:江苏德胜特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线采用竹纤维,纬线采用棉麻混并纤维;竹纤维的直径为35.24μm,竹纤维的纤度为331dtex?;棉麻混并纤维的直径为69.84μm,棉麻混并纤维的纤度为874dtex?;经密度为54.8?根/厘米,纬密度为17.2?根/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胜特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