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芫鋐专利>正文

机械式油压碟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131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06:03
一种机械式油压碟刹,供具有刹车线的刹车把手使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第一部份,具有一左压缸、一右压缸、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一油槽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左压缸与该右压缸之间围构一夹持空间,该第一油槽分别连通于该左压缸及该右压缸;?一卡钳结构,包含有二刹车片,该二刹车片分别可移动地设于该左压缸及该右压缸之间,该二刹车片能受该第一油槽的油压动力推抵而相靠近产生夹持作用;?一第二部分,具有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二油槽及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油槽与该第一油槽两者连接一油管而连通,该第二连接部供选择性地与该第一连接部或该刹车把手组接;?一带动结构,包含有一活塞棒,该活塞棒可往复移动地设于该第二油槽中,该活塞棒一端供与该刹车线组接,当该活塞棒受到该刹车线拉掣时,该活塞棒即移动而挤压该第二油槽所填装的油液产生油压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油压碟刹,包含一第一部份、一卡钳结构、一第二部分及一带动结构,该卡钳结构设于该第一部份,该第一部份与该第二部分连接有一油管而连通,该带动结构设于该第二部分并供与自行车刹车把手的刹车线连接带动,该第二部分能选择性地设于该第一部份或该刹车把手上,供使用者能随着车型及用途来调整第二部分的安装位置。【专利说明】机械式油压碟刹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用的机械式油压碟刹。
技术介绍
目前,自行车碟式煞车结构主要分为机械式及油压式两种,机械式是以刹车把手的钢索而连动刹车片夹紧刹车碟盘而产生刹车效果,油压式则利用油路管线来传送油压动力驱使刹车片移动而产生刹车效果;以油压式刹车来说,由于会在刹车把手与煞车结构之间连接有油压管路,过长的管路会影响油压动力的耗损而降低煞车力道,故即有业者推出一种线控刹车结构如中国台湾M446748号所述,其主要是舍弃油管的连接改用刹车线,并将油压系统移到刹车结构上,借以减少动能传递的损耗;然而,此种将油压系统整合在煞车结构的设计,有着体积较大的问题,而受到自行车有多种车型尺寸的限制,此种线控刹车结构可能会无法安装在部分车款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油压碟刹,其可供使用者能调整油压系统的设置位置,以便能装设在各种自行车上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油压碟刹,供具有刹车线的刹车把手使用,它包含:一第一部份,具有一左压缸、一右压缸、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一油槽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左压缸与该右压缸之间围构一夹持空间,该第一油槽分别连通于该左压缸及该右压缸;一^^钳结构,包含有二刹车片,该二刹车片分别可移动地设于该左压缸及该右压缸之间,该二刹车片能受该第一油槽的油压动力推抵而相靠近产生夹持作用;一第二部分,具有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二油槽及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油槽与该第一油槽两者连接一油管而连通,该第二连接部供选择性地与该第一连接部或该刹车把手组接;一带动结构,包含有一活塞棒,该活塞棒可往复移动地设于该第二油槽中,该活塞棒一端供与该刹车线组接,当该活塞棒受到该刹车线拉掣时,该活塞棒即移动而挤压该第二油槽所填装的油液产生油压动力。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复数第一连接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设于该第一部份的顶部及底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供选择性地与其中一第一连接部或该刹车把手组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复数第二连接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该第二部分的顶部及底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枢接而可相对转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带动结构还包含一弹性件,该弹性件设于该第二部分中并推抵该活塞棒使其复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槽包含二输油通道,各输油通道分别连接该油管而与该第二油槽连通。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在装设使用时,该第二连接部供选择性地与该第一连接部或该刹车把手组接,亦表示能够选择性地将第二部分装设在第一部份或刹车把手上,以利使用者能随着车型及用途来调整安装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附图标号:1:刹车线;2:第一部份;21:左压缸;22:右压缸;23:第一连接部;231:底座;232:连接件;25:油管;3:卡钳结构;31:刹车片;4:第二部分;42:第二连接部;43: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请参考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油压碟刹,供具有刹车线I的刹车把手使用,该机械式油压碟刹包含一第一部份2、一卡钳结构3、一第二部分4及一带动结构。该第一部份2具有一左压缸21、一右压缸22、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一油槽及复数第一连接部23,该左压缸21与该右压缸22之间围构一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供配合设置煞车碟盘;该第一油槽分别连通于该左压缸21及该右压缸22,并且一端连接有一油管25 ;各该第一连接部23分别设于该第一部份2的顶部及底部,各第一连接部23于本实施例中为连接座并具有一底座231及一连接件232,该底座231与该连接件232相枢接。该卡钳结构3包含有二刹车片31,该二刹车片31分别可移动地设于该左压缸21及该右压缸22之间;该二刹车片31能受该第一油槽的油压动力推抵而相靠近产生夹持作用,更明确地说,该左压缸21及该右压缸22皆设有活塞结构,当第一油槽产生油压动力时会驱使活塞结构挤压煞车片31,使二煞车片31相靠近而能对煞车碟盘产生夹紧的刹车作用。该第二部分4具有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二油槽及复数第二连接部42,该第二油槽与该第一油槽两者连接该油管25而连通。各第二连接部42分别设于该第二部分4的顶部及底部,该第二连接部42供选择性地与该第一连接部23或该刹车把手组接,亦表示,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42及刹车把手为配合对应的组接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部23与该第二连接部42相枢接而可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42具有锁孔并与该第一连接部23的连接件232两者利用固定件43插设而相组接,(于其他实施方式两者可做万向接头的连接);此外,于其它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刹车把手可作搭配的组接设计,非限定在本实施例的态样,如利用卡扣、迫紧等方式组接亦可。该带动结构包含有一活塞棒及一弹性件,该活塞棒可往复移动地设于该第二部分4的该第二油槽中,该活塞棒一端供与该刹车线I组接;该弹性件设于该第二部分4的该第二油槽中,该弹性件推抵该活塞棒使其复位,亦表示该活塞棒受该刹车线I带动,并且弹性件推抵该活塞棒使其能自动移至初始位置。借此,于实际作动,当该活塞棒受到该刹车线I拉掣时,该活塞棒即移动而挤压该第二油槽所填装的油液产生油压动力,则该油压动力即通过该油管25及第一油槽传递而驱使煞车片31相靠近产生夹持作用,以利煞车片31能夹紧刹车碟盘产生刹车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该第二连接部42供选择性地与其中一第一连接部23或该刹车把手组接,亦表示第二部分4能装设于其中一第一部分2,或是直接将第二部分4装设在刹车把手上,只要改变油管长度即可将第二部分4装设在前述各位置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第二部分4能够依不同车型结构来选择合适位置安装,可装在第一部分上,又或者直接装在刹车把手上,相较于已知仅能装设在固定位置使用,本专利技术供消费者自由选择第二部分4设置位置,以利使用者能随着车型及用途来调整安装使用,相当实用。再者,需补充的是,本专利技术除了前述特点之外,还有着易于维修保养的功效,仅需将油管25拆卸后即能将第一部分2与第二部分4完全分离,方便作后续的维修保养作业。此外,于其它实施方式中,可让该第一油槽包含二输油通道,各输油通道分别连接该油管而与该第二油槽连通,亦即二输油通道分别与第二油槽连通,也因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油槽与第二油槽除了可为一对一的连通外,亦可为二对一方式连通。总结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油压碟刹不仅结构创新,且极具进步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式油压碟刹,供具有刹车线的刹车把手使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部份,具有一左压缸、一右压缸、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一油槽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左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式油压碟刹,供具有刹车线的刹车把手使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第一部份,具有一左压缸、一右压缸、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一油槽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左压缸与该右压缸之间围构一夹持空间,该第一油槽分别连通于该左压缸及该右压缸;?一卡钳结构,包含有二刹车片,该二刹车片分别可移动地设于该左压缸及该右压缸之间,该二刹车片能受该第一油槽的油压动力推抵而相靠近产生夹持作用;?一第二部分,具有一供填装油液的第二油槽及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油槽与该第一油槽两者连接一油管而连通,该第二连接部供选择性地与该第一连接部或该刹车把手组接;?一带动结构,包含有一活塞棒,该活塞棒可往复移动地设于该第二油槽中,该活塞棒一端供与该刹车线组接,当该活塞棒受到该刹车线拉掣时,该活塞棒即移动而挤压该第二油槽所填装的油液产生油压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芫鋐
申请(专利权)人:温芫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