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3025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01:29
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包括筒状容器,进液装置,出液装置以及布置在筒状容器外侧的水泵;其特征在于,筒状容器内具有内筒壁和外筒壁以及上盖和底座,内筒壁和外筒壁同心套装,且与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包括筒状容器,进液装置,出液装置以及布置在筒状容器外侧的水泵;其特征在于,筒状容器内具有内筒壁和外筒壁以及上盖和底座,内筒壁和外筒壁同心套装,且与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水和培养基内的大颗粒营养物质的混合液在水泵中经加压后通过进液管被输送到筒状容器的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形成高速环状流路,可产生剪切力使大颗粒营养物质微粒化和均质化,然后通过出液管被输出到培养基内,从而被微生物快速充分吸收。【专利说明】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颗粒微粒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生物液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过程中,培养基通常不经过微粒化、均质化处理直接输送到发酵设备中进行微生物发酵。由于大规模发酵生产批量微生物及代谢产物时往往使用的是粗制原材料,培养基中大颗粒营养物质无法被微生物高效利用,导致菌体繁殖速度慢,目的代谢产物生成时间过长,成品生产周期延长、质量不稳定。日本专利文献JP2006-271220A公开了一种对黑素生成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培养物,生产这种微生物培养物的培养基是以绿茶、红茶和艾蒿提取物作主要成分,用一种乳酸菌科的新菌种微生物进行培养,这种新菌种系从酸乳酒曲(kefir grain)中分离得到。所得的微生物培养物具有抗氧化和抑制黑素生成的活性。但是,该文献中也未公开对营养物质或培养基的微粒化,也不能被更有效地吸收。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102120957A公开了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容器A、容器B、容器C、容器D、钧能器、导管,虽然其中钧能器用于将液态培养基超微粒化。但是,上述装置需要对此反复才能实现对培养基或发酵微生物的微粒化,反而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微粒化效率,液态培养基的均匀程度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通过使培养基中大颗粒营养物质微粒化和均质化,解决现有技术微生物大量培养时培养基中大颗粒营养物质无法快速完全利用的问题,从而缩短微生物的培养时间,增加培养基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包括筒状容器,进液装置,出液装置以及布置在筒状容器外侧的水泵(图中未示出)所述水泵优选为外置离心泵;其中,筒状容器内具有内筒壁和外筒壁以及上盖和底座,内筒壁和外筒壁同心套装,且与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和进液口,出液装置包括出液管和出液口。其中,进液口位于外筒壁底部,且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连接水泵,出液口位于外筒壁上部,且与出液管相连。其中,出液管沿筒状容器的径向设置在外筒壁上,进液管和出液管平行设置。培养基中大颗粒营养物质经离心泵加压后,通过进液管被输送到筒状容器的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形成高速环状流路,产生剪切力使大颗粒营养物质微粒化和均质化,然后通过出液管被输出到发酵设备中,从而被微生物快速充分利用。优选的是,进液管直径小于出液管直径,更优选的,进液管直径为出液管直径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是,出液管的位置不高于内筒壁的高度。优选的是,内外筒壁采用不锈钢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加工时间;2)由于筒状容器内形成的高速环状流路对颗粒所产生的剪切力,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使大颗粒营养物质微粒化和均质化,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微粒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微粒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微粒化装置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微粒化装置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包括筒状容器,进液装置,出液装置以及布置在筒状容器外侧的水泵(图中未示出);其中,筒状容器内具有内筒壁I和外筒壁2以及上盖和底座,内筒壁I和外筒壁2同心套装,且与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3和进液口 4,出液装置包括出液管5和出液口 6。(由于附图是图片格式,清晰度差,建议根据原图按照专利申请要求重新画图,且相应标注部件编号) 其中,进液口 3位于外筒壁2底部,且进液口 3通过进液管4连接水泵,出液口 6位于外筒壁2上部,且与出液管5相连。其中,出液管5沿筒状容器的径向设置在外筒壁2上,进液管3和出液管5平行设置。水和培养基内的大颗粒营养物质的混合液在水泵中经加压后通过进液管被输送到筒状容器的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形成高速环状流路。在这种环状流路内高速混合液流速度差的分布,可以对颗粒产生剪切力,极细地破坏颗粒,大颗粒营养物质被微粒化后通过出液管被输出到发酵设备中,从而被微生物快速充分利用。进液管3的直径小于出液管5的直径,更优选的为出液管5直径的二分之一。出液管5的位置不高于内筒壁I的高度,以保证被微粒化后的营养物质。内外筒壁1,2采用不锈钢制成。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权利要求】1.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包括筒状容器,进液装置,出液装置以及布置在筒状容器外侧的水泵;其特征在于,筒状容器内具有内筒壁和外筒壁以及上盖和底座,内筒壁和外筒壁同心套装,且与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和进液口,出液装置包括出液管和出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进液口位于外筒壁底部,且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连接水泵,出液口位于外筒壁上部,且与出液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出液管沿筒状容器的径向设置在外筒壁上,进液管和出液管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进液管直径小于出液管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进液管直径为出液管直径的二分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出液管的位置不高于内筒壁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其中,内外筒壁采用不锈钢制成。【文档编号】B01J2/02GK103721629SQ201310747379【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专利技术者】陈爱家, 其他专利技术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陕西万源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微粒化装置,包括筒状容器,进液装置,出液装置以及布置在筒状容器外侧的水泵;其特征在于,筒状容器内具有内筒壁和外筒壁以及上盖和底座,内筒壁和外筒壁同心套装,且与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家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万源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