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2405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硅氧化物、硅和石墨球磨混合后再与沥青混合,高温热处理即制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硅氧化物-碳材料中添加硅,能够提高材料的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使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兼具高容量、较好循环性能和较高首次库伦效率等优异性能。本方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工艺条件简单易控、产率高等优点,非常适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硅氧化物、硅和石墨球磨混合后再与沥青混合,高温热处理即制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本专利技术在硅氧化物-碳材料中添加硅,能够提高材料的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使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兼具高容量、较好循环性能和较高首次库伦效率等优异性能。本方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工艺条件简单易控、产率高等优点,非常适于规模化工业生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硅氧化物(Si0x,0 < X < 2)由于在初次电化学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锂(Li2O)和硅酸锂(Li4SiO4)能够较好地缓冲纳米硅活性物质的体积效应,因而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成为锂电企业界近年热点研究的负极材料。然而,硅氧化物目前仍难以实用化,因为在初次电化学充/放电过程消耗锂生成不可逆的氧化锂和硅酸锂,导致首次不可逆容量大,首次库伦效率不到60%,并且首次库伦效率随着氧含量增加而降低。为了解决硅氧化物材料首次库伦效率低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主要通过碳包覆和金属还原等方法制备硅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在CN101752547B的专利中曾公开了一种制备S1-SiO2-C材料制备方法。该法以一氧化硅(SiO)、石墨和浙青为原料,制备了较高循环性能和比容量的核壳结构碳包覆硅氧化物材料。但该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只有70%左右,无法达到商业化的要求。在CN103022446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氧化物/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层复合材料以石墨为内核,锂等活泼金属部分还原的多孔硅氧化物为中间层,有机热解碳为最外包覆层,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亦可达88%。但是,该工艺复杂,成本高,三层复合结构难于控制,大规模工业化困难。在CN102593426A的专利中公开了 SiOx/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含有纳米硅的二氧化硅微球,再与浙青溶液混合包覆后碳化制得复合材料。该法能有效延长娃碳负极材料的衰减速度、改善娃碳负极材料循环性能,提高娃碳负极材料的首次循环效率。但是该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并且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控制困难,工业化可操作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和首次库伦效率较高的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硅氧化物、硅和石墨经机械球磨混合,得到一次混合材料,再与浙青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干燥处理后得到二次混合材料;2)将上述二次混合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处理,降温即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所述硅氧化物为一氧化硅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所述硅氧化物、硅与石墨的重量比为1:0.01?10:0.5?50。所述浙青为石油浙青、煤浙青和天然浙青的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环己烷、石油醚、甲苯和溶剂油中的一种,一次混合材料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1?200。所述一次混合材料与浙青的重量比为1:0.1?10。所述高温热处理的惰性保护气体为氩气、氮气、氢气与氩气的混合气。所述高温热处理温度为500?1100°C ;高温热处理时间为0.5?20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工艺条件简单易控,适合于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不仅容量高,而且循环寿命长,同时由于硅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硅氧化物-碳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满足实用化应用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材料的扫面电镜(SEM)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曲线及库伦效率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重量比为1:0.01?10:0.5?50的硅氧化物、硅和石墨通过机械球磨混合,得到一次混合材料。再与0.1?10倍重量的浙青和I?200倍重量的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干燥处理,得到二次混合材料。将二次混合材料在惰性保护气氛中,500?1100°C高温处理0.5?20h,降温即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上述方法所述球磨混合步骤中,硅氧化物为一氧化硅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所述二次混合步骤中,浙青为石油浙青、煤浙青或天然浙青的一种,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环己烷、石油醚、甲苯、溶剂油;所述高温处理步骤中,惰性保护气体为氩气、氮气或氢IS混合气。本专利技术所述硅氧化物、硅和石墨的混合为机械球磨混合,目的是使三种原料达到纳米尺度粒径并均匀混合,改善材料的导电性和缓解硅活性物质的体积效应。所述浙青与一次混合材料的液相混合,目的是实现浙青能在分子水平上包覆纳米尺度混合物。所述高温处理,目的是把引入混合料中的浙青在高温过程中热解碳化,对纳米级混合物表面进行有效的碳包覆,进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但不限定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将重量比为1:0.05:1的一氧化硅、硅和石墨机械球磨混合,得到一次混合材料。再与2倍重量的石油浙青和10倍重量的四氢呋喃混合,搅拌混合,干燥处理得到二次混合材料。将二次混合材料在含氢气5% (体积比)的氢气与氩气混合气氛中,800°C处理4h,降温即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图1是上述制备的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从该图可以看出,图中比较尖锐的衍射峰为石墨和单质硅的衍射峰,而20?30°之间的宽峰归属于硅氧化物。图2为所制备硅碳材料的扫描电镜(SEM)照片,可以看出样品为无规则的微米颗粒。以上述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为活性电极材料,测试其在2032型扣式电池中的循环性能。电极材料组成为:活性材料:导电剂:PVdF的重量比为8:1:1 ;对电极为金属锂;电解液为lmol/L LiPF6的EC/DMC (体积比为1:1)溶液;隔膜为Cellgard2400微孔隔膜。图3为上述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00mA/g时的电化学循环曲线及库伦效率曲线。从该图可以看出检测结果为:首次放电容量为1012.2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822.7mAh/g,即首次库伦效率为81.2%,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6.1%。该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实施例2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将重量比为1:0.5:10的一氧化硅、硅和石墨机械球磨混合,制得一次混合材料。再与3倍重量的煤浙青和60倍重量的环己烷混合,超声分散,干燥处理得到二次混合材料。将二次混合材料在氩气气氛中,900°C处理2h,降温即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依照实施例1的电池条件,测试所制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在2032型扣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硅氧化物、硅和石墨经机械球磨混合,得到一次混合材料,再与沥青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干燥处理后得到二次混合材料;2)将上述二次混合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处理,降温即得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涛梁运辉杨化滨高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