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2255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属于电弧灭弧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包括由隔弧板构成的灭弧壳体;所述灭弧壳体内设置对称分布的灭弧栅组,所述灭弧栅组包括金属灭弧栅片及绝缘灭弧栅片;灭弧壳体内的灭弧栅组通过绝缘灭弧栅片相绝缘隔离,灭弧栅组内的金属灭弧栅片交错分布;灭弧壳体上设有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罩在金属灭弧栅片的附属引脚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提高开断性能,熄弧效果及电弧进入电弧的速度,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属于电弧灭弧的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包括由隔弧板构成的灭弧壳体;所述灭弧壳体内设置对称分布的灭弧栅组,所述灭弧栅组包括金属灭弧栅片及绝缘灭弧栅片;灭弧壳体内的灭弧栅组通过绝缘灭弧栅片相绝缘隔离,灭弧栅组内的金属灭弧栅片交错分布;灭弧壳体上设有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罩在金属灭弧栅片的附属引脚上。本技术结构紧凑,提高开断性能,熄弧效果及电弧进入电弧的速度,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专利说明】—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属于电弧灭弧的

技术介绍
灭弧装置是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一个最为重要的部件,现有的灭弧装置通常是由隔弧板1、灭弧栅2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隔弧板1、灭弧栅2通过卡孔结合在一起,隔弧板I之间的灭弧栅2只是简单的顺序排列。当发生短路时,动静触头间的产生的电弧,进入灭弧栅2,灭弧栅2对其进行切割冷却直至熄灭。然而上述灭弧装置存在的问题如下:现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设计理念,一直是沿用多年以前的:即简单的灭弧栅2,其排列方式也是简单叠加排列,然后固定于隔弧板I之间。这样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整体装配完毕之后,灭弧装置中的灭弧栅2的附属引脚上没有采用绝缘保护措施,且简单叠加排列。而随着开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灭弧栅2数量越来越多,片间距离越来越小。假如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因线路短路原因进行开断转换时,由于电弧为高温带电粒子必定会烧损灭弧栅2的附属引脚至其失去磁吹作用,而过密排列的灭弧栅2由于片间距离变小增加了经过其片间电弧的阻力降低了电弧进入速度,使电弧不能迅速进入灭弧栅2进行切割和冷却。目前通常采用下述两种手段进行解决:1)、对灭弧栅2的附属引脚进行注塑包裹,然而实际操作时,注塑包裹的零件成品率极低,大大提高了产品成本,影响生产效率。2)、降低灭弧栅的厚度来增加灭弧栅2片间距离,然而减少厚度也降低灭弧栅2冷却电弧的有效面积,实际上是降低灭弧装置的灭弧性能。另一方面,结合图1所示,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灭弧装置中的灭弧栅2只有一种,当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开断试验时由常用电源转换到备用电源时电弧没有及时熄灭的话会引起同极间电弧性短路,这样不仅仅是在试验时导致试验失败,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致使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其结构紧凑,提高开断性能,熄弧效果及电弧进入电弧的速度,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包括由隔弧板构成的灭弧壳体;所述灭弧壳体内设置对称分布的灭弧栅组,所述灭弧栅组包括金属灭弧栅片及绝缘灭弧栅片;灭弧壳体内的灭弧栅组通过绝缘灭弧栅片相绝缘隔离,灭弧栅组内的金属灭弧栅片交错分布;灭弧壳体上设有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罩在金属灭弧栅片的附属引脚上。所述隔弧板上设有允许金属灭弧栅片的第一卡脚嵌置的第一卡脚安装孔以及允许金属灭弧栅片的第二卡脚嵌置的第二卡脚安装孔;第一卡脚位于金属灭弧栅片的一端部,金属灭弧栅片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进弧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进弧口相连通的第二进弧口,第二进弧口位于第一进弧口的底部并向外倾斜。所述绝缘灭弧栅片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三卡脚及位于另一端的槽体。所述绝缘隔板与隔弧板相铰接。本技术的优点: 1、在金属灭弧栅片内设置第一进弧口及第二进弧口,第二进弧口与第二进弧口的轴线呈夹角,每组灭弧栅组内金属灭弧栅片交错分布,能用其来切割及冷却电弧,降低电弧进入金属灭弧栅片的阻力,大大的提高了电弧电压及熄弧效果。2、在金属灭弧栅片的附属引脚上罩有绝缘隔板,绝缘隔板采用有绝缘产气材料制作,保证灭弧装置中金属栅片磁吹功能持续性,另外附加了气吹功能,大大的提高了电弧进入电弧的速度。3、每组灭弧栅组内均设置绝缘灭弧栅片,通过绝缘灭弧栅片能够避免电弧性同极短路问题,结构紧凑,提高开断性能,安全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 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绝缘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灭弧装置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弧板、2-灭弧栅、3-金属灭弧栅片、4-绝缘灭弧栅片、5-绝缘隔板、6-第一卡脚、7-第二卡脚、8-附属引脚、9-第一进弧口、10-第二进弧口、11-第三卡脚、12-槽体、13-第—^脚安装孔、14-第二卡脚安装孔及15-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能够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开断性能,本技术包括由隔弧板I构成的灭弧壳体;所述灭弧壳体内设置对称分布的灭弧栅组,所述灭弧栅组包括金属灭弧栅片3及绝缘灭弧栅片4 ;灭弧壳体内的灭弧栅组通过绝缘灭弧栅片4相绝缘隔离,灭弧栅组内的金属灭弧栅片3交错分布;灭弧壳体上设有绝缘隔板5,所述绝缘隔板5罩在金属灭弧栅片3的附属引脚8上。具体地,所述隔弧板I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两片隔弧板I通过固定螺栓15固定连接后能形成灭弧壳体。隔弧板I上设有第一卡脚安装孔13及第二卡脚安装孔14,通过第一卡脚安装孔13、第二卡脚安装孔14能够用来安装固定金属灭弧栅片3。为了能够避免电弧性同极短路问题,本实用新 型在灭弧壳体内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灭弧栅组,灭弧栅组内的金属灭弧栅片3能够用来灭弧。同时,绝缘灭弧栅片4位于两组灭弧栅组的端部,即一组灭弧栅组内的绝缘灭弧栅片4邻近另一组灭弧栅组,能够避免电弧性同极短路。如图3所示:所述隔弧板I上设有允许金属灭弧栅片3的第一卡脚6嵌置的第一卡脚安装孔13以及允许金属灭弧栅片3的第二卡脚7嵌置的第二卡脚安装孔14 ;第一卡脚6位于金属灭弧栅片3的一端部,金属灭弧栅片3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进弧口 9以及与所述第一进弧口 9相连通的第二进弧口 10,第二进弧口 10位于第一进弧口 9的底部并向外倾斜。具体地,金属灭弧栅片3包括金属导体,第一卡脚6位于金属导体的一端,金属导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进弧口 9,第一进弧口 9的外侧形成附属引脚8。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进弧口 9的轴线与金属灭弧栅片3的轴线为同一直线,第二进弧口 10的轴线与第一进弧口 9的轴线呈一夹角,即第二进弧口 10位于第一进弧口 9的弧底,并向外倾斜。图3中示出了,第二进弧口 10向右侧倾斜,灭弧栅组内金属灭弧栅片3在灭弧壳体内交错分布是指每组灭弧栅组内相邻金属灭弧栅片3的第二进弧口 10呈交错分布,即一金属灭弧栅片3的第二进弧口 10与相邻金属灭弧栅片3的第二进弧口 10分别位于一轴线的两侧。在每组灭弧栅组内金属灭弧栅片3的交错分布,不但可以增加金属灭弧栅片3的数量,还可以降低电弧进入金属灭弧栅片3的阻力。如图4所示:所述绝缘灭弧栅片4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三卡脚11及位于另一端的槽体12。绝缘灭弧栅片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通过第三卡脚11能够方便安装于灭弧壳体内。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隔板5与隔弧板I相铰接。绝缘隔板5采用尼龙材料制成,绝缘隔板5与隔弧板I铰接后,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灭弧装置,包括由隔弧板(1)构成的灭弧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灭弧壳体内设置对称分布的灭弧栅组,所述灭弧栅组包括金属灭弧栅片(3)及绝缘灭弧栅片(4);灭弧壳体内的灭弧栅组通过绝缘灭弧栅片(4)相绝缘隔离,灭弧栅组内的金属灭弧栅片(3)交错分布;灭弧壳体上设有绝缘隔板(5),所述绝缘隔板(5)罩在金属灭弧栅片(3)的附属引脚(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杨海军安建珍严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韩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