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2602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3:07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外壳、操作机构、电磁漏电系统、灭弧系统、触头系统、热脱扣系统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电磁组件,灭弧装置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所述灭弧室包括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所述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分别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对引弧板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工作;所述L极灭弧室的体积大于所述N极灭弧室的体积,并且两者位置相互错开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漏电断路器是用于交、直流线路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或控制,当过载、短路时,能在瞬间使电流分断,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不受损坏。当断路器中的动静触头因电路发生短路等故障而分离时,会产生电弧,需要熄灭保护电路。漏电断路器内设有线路板,并且电子线路板设置在漏电断路器中灭弧室的对称位置。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205867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断点断路器,包括有绝缘外壳、操作执行机构、电磁脱扣机构、灭弧机构、以及触头装置,所述的操作执行机构包括有手柄、连杆、跳扣和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装置包括具有两个在电路中实现并联连接的动触点的双触点动触头、连接设置于跳扣和双触点动触头之间的触头弹簧、以及设置于绝缘外壳内与分别与两个动触点对应配合的两个静触头,所述的灭弧机构包括有两套,且该两套灭弧机构分别与两个动触点和两个静触头构成的两个通断点相配合设置。上述断路器存在以下问题:1、断路器仅有一个灭弧室,无法对漏电断路器的L级的火线引弧板和N级的零线引弧板进行灭弧工作;单个灭弧室承载电弧的压力大,灭弧可靠性差。2、布局不合理,容易和漏电断路器的线路板发生位置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断路器仅有一个灭弧室,无法对漏电断路器的L级的火线引弧板和N级的零线引弧板进行灭弧工作;并且单个灭弧室承载电弧的压力大,灭弧可靠性差。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外壳、操作机构、电磁漏电系统、灭弧系统、触头系统、热脱扣系统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电磁组件,灭弧装置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所述灭弧室包括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所述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分别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对引弧板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工作;所述L极灭弧室的体积大于所述N极灭弧室的体积,并且两者位置相互错开放置。所述引弧板包括L极引弧板和N极引弧板;所述L极引弧板的上端靠近所述L极动触头设置,所述L极引弧板的下端设置在所述L极灭弧室的下端;所述N极引弧板的上端靠近所述N极动触头设置,所述N极引弧板的下端设置在所述N极灭弧室的下端。所述灭弧室包括一组平行相对设置的侧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之间并彼此等间隔平行的多个灭弧栅片;所述侧板和灭弧栅片铆接固定,所述侧板上设有为所述灭弧栅片排气用的排气口;所述引弧板设置在所述灭弧室下方。所述外壳包括L极侧盖、N极侧盖、以及在所述L极侧盖与N极侧盖之间,将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隔开的中盖;所述外壳设有L极排气口和N极排气口。所述中盖设置在所述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之间,所述L极侧盖和N极侧盖分别设置在所述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外侧。所述L极引弧板一端位于所述L极灭弧室下部,另一端与双金属座的上端相连。所述L极排气口和N极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中盖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灭弧装置,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分别对断路器的L极和N极进行灭弧,使断路器的L极和N极通断产生的电弧火花能及时迅速的熄灭,有效的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2.本技术提供的灭弧装置,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相互不对称设计,避免了N极灭弧室和电子线路板的位置冲突,断路器布局更加合理。3.本技术提供的灭弧装置,灭弧装置中L极灭弧室体积大于N极灭弧室体积,因为断路器的N极需要放置电子线路板,在断路器的N极安置体积较小的灭弧室更利于漏电断路器N级的空间布局。4.本技术提供的灭弧装置,设有将断路器的L极和N极隔开的中盖,防止断路器的L极和N极相互干扰。6.本技术提供的灭弧装置,N极引弧板和L极引弧板以不对称形式布置,能最大保证将电弧引入各自灭弧室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L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N极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灭弧室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中盖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中盖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电子线路板;3-L极灭弧室;4-N极灭弧室;5-L极动触头;6-N极动触头;7-L极引弧板;8-N极引弧板;9-侧板;10-灭弧栅片;11-L极侧盖;12-N极侧盖;13-中盖;14-L极排气口;15-N极排气口;16-双金属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独立权利要求1记载了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外壳1、操作机构、电磁漏电系统、灭弧系统、触头系统、热脱扣系统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电磁组件,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灭弧室包括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3和N极灭弧室4;所述L极灭弧室3和N极灭弧室4分别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对引弧板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工作;上述漏电断路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和N极灭弧室,分别对断路器的L极和N极进行灭弧,使断路器的L极和N极通断产生的电弧火花能及时迅速的熄灭,有效的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L极灭弧室3的体积大于所述N极灭弧室4的体积,并且两者位置相互错开放置。上述灭弧装置中L极灭弧室体积大于N极灭弧室体积,并且相互错开放置。因为断路器的N极需要放置电子线路板,在断路器的N极安置体积较小的灭弧室更利于漏电断路器N级的空间布局。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引弧板包括L极引弧板7和N极引弧板8;所述L极引弧板7设置在L极动触头5下方,所述L极引弧板7的下端设置在所述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外壳(1)、操作机构、电磁漏电系统、灭弧系统、触头系统、热脱扣系统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电磁组件,所述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3)和N极灭弧室(4);所述L极灭弧室(3)和N极灭弧室(4)分别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对引弧板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工作;所述L极灭弧室(3)的体积大于所述N极灭弧室(4)的体积,并且两者位置相互错开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外壳(1)、操作机构、电磁漏电系统、灭弧系统、触头系统、热脱扣系统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电磁组件,所述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3)和N极灭弧室(4);所述L极灭弧室(3)和N极灭弧室(4)分别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对引弧板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工作;所述L极灭弧室(3)的体积大于所述N极灭弧室(4)的体积,并且两者位置相互错开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板包括L极引弧板(7)和N极引弧板(8);所述L极引弧板(7)的上端靠近L极动触头(5)设置,所述L极引弧板(7)的下端设置在所述L极灭弧室(3)的下端;所述N极引弧板(8)的上端靠近N极动触头(6)设置,所述N极引弧板(8)的下端设置在所述N极灭弧室(4)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张磊吴成丹王军军尹晓峰旷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兴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