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能够排除卡弹的灭弧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常发事故进行分析,寻找雷击规律,加强防范。如处于高山峻岭或峰顶的杆塔、处于水塘或水库附近的输电线路、跨越山岭或江河湖泊的杆塔和安装在接地电阻高的杆塔和岩石塔基及输电线等都是易遭雷击破坏重点。雷电打击会给电力设施带来不同形式的损伤和破坏,雷云放电在电力系统中会引起雷击过电压,架空线路中常见的过电压有雷击在架空线附近通过电磁感应在输电线上的过电压和雷电直接击打在导线上产生的过电压。雷击造成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雷击引起绝缘子闪络放电,会对瓷质表面造成烧伤脱落或对玻璃绝缘子造成网状裂纹,使绝缘强度大幅降低;雷电击打在输电线或避雷线上,可能会引起断股甚至断裂,使输电工作无法进行。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排除卡弹的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和铜质材料制作的引弧电极(308);所述的防雷器主体通过连接金具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在防雷器主体的内部设有左侧储弹仓和右侧储弹仓;所述的左侧储弹仓、右侧储弹仓均设有用于横向排放灭弧气丸(303)的竖直轨道(301),并且在竖直轨道(301)的底部分别设有呈斜坡状的预备轨道Ⅰ和预备轨道Ⅱ;在左侧储弹仓的预备轨道Ⅰ的末端设有气丸触发位Ⅰ(307),气丸触发位Ⅰ(307)的两侧分别设有触发电极Ⅰ(306),触发电极Ⅰ(306)与用于采集雷电脉冲电信号的感应线圈(313)相连接;在右侧储弹仓的预备轨道Ⅱ的末端设有气丸触发位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攀屹,冯凯,白鉴知,欧芳志,李世荣,吴东,黄上师,
申请(专利权)人:王巨丰,王嬿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