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7840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刷毛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前针布辊和后针布辊,所述前针布辊下方设有前刀口板,所述后针布辊上方设有后刀口板,所述前针布辊和后针布辊的直径为220mm-250mm,所述前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所述后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这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通过对原刷毛机原理分析,将针布辊直径加大,两刀口板间距放宽,根据经验数据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解决了原有刷毛系统在加大门幅后的振动问题,大大提高了布面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刷毛机
,尤其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前针布辊和后针布辊,所述前针布辊下方设有前刀口板,所述后针布辊上方设有后刀口板,所述前针布辊和后针布辊的直径为220mm-250mm,所述前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所述后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这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通过对原刷毛机原理分析,将针布辊直径加大,两刀口板间距放宽,根据经验数据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解决了原有刷毛系统在加大门幅后的振动问题,大大提高了布面质量。【专利说明】新型结构的刷毛机
本技术涉及刷毛机
,尤其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企业生产的刷毛其针布辊的直径为130mm,与针布辊贴合的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34.5_,这样就会导致刷毛机在工作的时候,针布辊产生大幅震动,严重影响后整理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针布辊在工作时震动幅度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前针布棍和后针布棍,所述前针布棍下方设有前刀口板,所述后针布辊上方设有后刀口板,所述前针布辊和后针布辊的直径为220mm-250mm,所述前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所述后刀口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通过对原刷毛机原理分析,将针布辊直径加大,两刀口板间距放宽,根据经验数据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解决了原有刷毛系统在加大门幅后的振动问题,大大提高了布面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前针布棍,3、后针布棍,4、前刀口板,5、后刀口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I上设有前针布棍2和后针布棍3,所述前针布棍2下方设有前刀口板4,所述后针布棍3上方设有后刀口板5,所述前针布辊2和后针布辊3的直径为220mm-250mm,所述前刀口板4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所述后刀口板5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这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在将原本布辊前2和后针布辊3的直径和刀口板之间的距离放大处理,使刷毛机在工作的时候避免针布辊发生大幅度抖动的,大大提高了布面质量,使用效果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I)上设有前针布辊(2)和后针布辊(3),所述前针布辊(2)下方设有前刀口板(4),所述后针布辊(3)上方设有后刀口板(5),其特征是,所述前针布辊(2)和后针布辊(3)的直径为220mm-250mm,所述前刀口板(4)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所述后刀口板(5)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文档编号】D06C11/00GK203530677SQ201320581904【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专利技术者】邵波 申请人: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结构的刷毛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有前针布辊(2)和后针布辊(3),所述前针布辊(2)下方设有前刀口板(4),所述后针布辊(3)上方设有后刀口板(5),其特征是,所述前针布辊(2)和后针布辊(3)的直径为220mm?250mm,所述前刀口板(4)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所述后刀口板(5)之间的距离为40mm?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波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