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608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座位、下部与座位后部可拆卸连接的靠背、设于靠背上的头托、分别设于靠背左右两侧的两个侧翼,头托可相对靠背上下滑动地设置在靠背上,其中通过将头托高度调节和侧翼张合幅度调节联动起来,使得调节单个部件即可实现头托和侧翼的同步调节,这简化了汽车座的部件,同时其调节过程方便易行,操作时可单手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座位、下部与座位后部可拆卸连接的靠背、设于靠背上的头托、分别设于靠背左右两侧的两个侧翼,头托可相对靠背上下滑动地设置在靠背上,其中通过将头托高度调节和侧翼张合幅度调节联动起来,使得调节单个部件即可实现头托和侧翼的同步调节,这简化了汽车座的部件,同时其调节过程方便易行,操作时可单手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专利说明】儿童汽车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尤其涉及一种头托高度与靠背侧翼张合可联动调节的儿童汽车座。
技术介绍
儿童汽车座主要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上供儿童乘车时使用。为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使用,儿童汽车座上头托的高度均是可调节的,同时,靠背左右两侧的侧翼通常也是可张合的,以使用不同体型的儿童坐立于座位上时对其左右两侧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头托的高度调节和侧翼的张合调节分别由不同的锁定机构锁定,通过分别将各自的锁定机构进行解锁,然后再做相应的调节后将对应的锁定机构锁定,其结构较为复杂,且调节操作较为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托高度和侧翼张合幅度可联动调节的儿童汽车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座位、下部与所述座位后部可拆卸连接的靠背、设于所述靠背上的头托、分别设于所述靠背左右两侧的两个侧翼,所述头托可相对所述靠背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靠背上,所述头托与所述靠背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头 托锁定使其与所述靠背相固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头托包括头托本体、用于与所述靠背相滑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侧翼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部相转动连接,所述侧翼上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滑块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靠背上,所述靠背上设有用于提供所述滑块滑动导向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由下至上向所述靠背中部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沿平行于所述头托相对所述靠背滑动的方向分布。优选地,所述滑块上具有可滑动地插入所述滑槽中的凸起,所述凸起沿上下方向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中。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中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头托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具有折弯部,所述靠背上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多个可供所述折弯部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连杆的所述折弯部插在其中一个限位孔中;当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折弯部脱离所述限位孔,所述头托相对所述靠背可上下滑动,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提供所述连杆弹性力使得所述折弯部稳定地插在所述限位孔中的弹性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相对所述头托旋转的拉手,所述拉手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头托上,所述拉手具有一斜面,所述连杆的上端具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斜面上方并抵挡在所述斜面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拉手设于所述头托的所述头托本体上,且所述拉手上还具有一可供操作者手部握持的握持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杆通过销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头托上,所述销轴的轴心线沿所述汽车座的左右方向分布,所述连杆可绕所述销轴沿所述汽车座的前后方向翻转。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销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连杆的下部和所述头托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限位孔在所述靠背上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其中通过将头托高度调节和侧翼张合幅度调节联动起来,使得调节单个部件即可实现头托和侧翼的同步调节,这简化了汽车座的部件,同时其调节过程方便易行,操作时可单手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使用状态一的后视图;附图2为附图1中A-A方向剖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使用状态二的后视图;附图4为附图1中B-B方向剖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使用状态二的主视透视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上头托与靠背相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上头托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左视剖视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上头托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左视剖视示意图。其中:1、座位;2、靠背;21、限位孔;22、滑槽;3、头托;31、头托本体;32、连接部;4、锁定机构;41、连杆;411、折弯部;412、限似部;42、销轴;43、扭簧;44、拉手;441、斜面;442、握持部;5、侧翼;6、滑块;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4所示的儿童汽车座,该汽车座包括座位1、供乘坐者背部依靠的靠背2、用于托住乘坐者头部的头托3,靠背2的下部与座位I的后部可拆卸地连接,头托3则相对靠背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靠背2上,头托3包括头托本体31和用于与所述靠背2相滑动连接的连接部32,头托3与靠背2之间设有锁定机构4用于将头托3锁定在靠背2上。上述关于方向的定义中均是按照乘坐者坐立于汽车座的座位I上且背部靠在靠背2上时观察的前后左右方向来定义的。参见图1?4所示,该儿童汽车座还包括分别位于靠背2左右两侧的两个侧翼5,两个侧翼5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地连接在头托3上连接部32的左右两侧,两个侧翼5的后端上通过第二转轴8连接有滑块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的轴心线均与头托3相对靠背2滑动的方向平行,滑块6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靠背2上,靠背2上设有用于提供滑块6滑动导向的滑槽22,滑槽22的长度延伸方向为由下至上逐渐向靠背2的中部倾斜设置,滑块6上具有可滑动地插入滑槽22中的凸起(图中未示出),该凸起沿上下方向滑动地收容于滑槽22中,凸起在滑槽22中上下滑动带动滑块6在靠背2沿滑槽22的延伸方向滑动,由于滑槽22由下至上逐渐向靠背2中部倾斜,因而滑块6在滑块2上由下至上滑动时逐渐向靠背2的中部滑移,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的作用下,侧翼5在滑块2由下至上滑动时逐渐向外侧张开,而在滑块2由上至下滑动时则逐渐向汽车座的中部相对合拢,这样也满足了儿童乘坐时的使用需要,即身高较高儿童使用时,头托3相对靠背2较高,侧翼5相对张开,参见图1、图2所示的状态,而当身高较低的儿童使用时,则调整头托3的高度,使其相对靠背2下滑,侧翼5也相对合拢,参见图3、图4所示的状态。参见图1?8所示,头托3与靠背2之间的锁定机构4包括连杆41、拉手44、扭簧43,连杆41的中部通过销轴42转动地连接在头托3上,销轴42的轴心线沿汽车座的左右方向分布,连杆41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分布,连杆42的下端具有一向汽车座的前方弯折延伸的折弯部411,靠背2背面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多个可供折弯部411插入的限位孔21,这多个限位孔21在靠背2上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当折弯部411插入其中一个限位孔21中时,头托3与靠背2之间相对固定;而当折弯部411脱离限位孔21时,头托3与靠背2可相对滑动从而对头托3的高度进行调节。扭簧43套设在销轴42上且其两端分别抵触在连杆41的下部和头托3上,这样能够提供连杆41弹性力使得连杆41下端的折弯部4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座位(1)、下部与所述座位(1)后部可拆卸连接的靠背(2)、设于所述靠背(2)上的头托(3)、分别设于所述靠背(2)左右两侧的两个侧翼(5),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托(3)可相对所述靠背(2)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靠背(2)上,所述头托(3)与所述靠背(2)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头托(3)锁定使其与所述靠背(2)相固定的锁定机构(4),所述头托(3)包括头托本体(31)、用于与所述靠背(2)相滑动连接的连接部(32),所述侧翼(5)通过第一转轴(7)与所述连接部(32)相转动连接,所述侧翼(5)上通过第二转轴(8)转动地连接有滑块(6),所述第一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8)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滑块(6)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靠背(2)上,所述靠背(2)上设有用于提供所述滑块(6)滑动导向的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长度延伸方向由下至上向所述靠背(2)中部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志勇张有才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