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664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实现外调焦的精准定位、提高摄像成像质量的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包括透明罩壳体、透明罩板、红外灯板和镜头,包括用于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的蜗轮盘相啮合的蜗杆和与蜗杆一端相连接并用于控制蜗杆转动的调整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摄像机在摄像时,被摄物与摄像机的相对距离即物距是变化的。为了使不同物距的被摄物通过镜头在影像板上能够得到清晰的影像,必须进行调焦过程。目前的调焦过程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改变像距的调焦方式,保持镜头的焦距不变,通过调整整组镜头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镜头与影像板之间的距离,即改变像距得到清晰的影像。这种调焦方式需移动整组镜头,由于整组镜头的镜片多、体积大,所以调焦机构复杂。二,改变焦距的外调焦方式,通过移动镜头中某组镜片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镜头中镜片之间的相对距离,即改变镜头焦距得到清晰的影像。这种外调焦方式虽整组镜头可保持不动,调焦机构较简单,但其结构不稳定,无法保障镜头的成像质量处于最佳状态。参考图1,现有的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包括用于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的传动机构1’、与传动机构1’的齿轮盘11’、12’相啮合的齿轮轴2’、3’和与齿轮轴2’、3’相连接并控制齿轮轴2’、3’转动的用于实现外调焦的调整机构。此种结构的外调焦装置在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时,传动机构1’的齿轮盘11’、12’与齿轮轴2’、3’相互啮合连接,使得其调整转动时齿轮盘与齿轮轴之间存在一个转动间隙的问题,使得其无法精准定位,造成较大的位置偏差,使得镜头内镜片的相对距离无法达到最佳成像位置,使得最终的摄像成像质量不高,现有技术虽也有些其他方式的外调焦结构,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实现外调焦的精准定位、提高摄像成像质量的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包括用于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的第一蜗轮盘、第二蜗轮盘相啮合的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和与第一蜗杆、第二蜗杆一端相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蜗杆、第二蜗杆转动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蜗杆、第二蜗杆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均为设有凹槽的柱体。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蜗轮与蜗杆的转动无间隙配合,通过调整机构控制蜗杆转动,再由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使得摄像机实现外调焦的精准定位、使得镜头内镜片的相对距离达到最佳成像位置,大大提高了摄像成像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摄像机的调焦方便、结构稳定,可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摄像机外调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包括用于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的传动机构1、与传动机构1的第一蜗轮盘11、第二蜗轮盘12相啮合的第一蜗杆2、第二蜗杆3和与第一蜗杆2、第二蜗杆3一端相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蜗杆2、第二蜗杆3转动的调整机构4,所述调整机构4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蜗杆2、第二蜗杆3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转动槽41、第二转动槽42,所述第一转动槽41、第二转动槽42均为设有内六角凹槽的柱体。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蜗轮与蜗杆的转动无间隙配合,通过调整机构控制蜗杆转动,再由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使得摄像机实现外调焦的精准定位、使得镜头内镜片的相对距离达到最佳成像位置,大大提高了摄像成像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摄像机的调焦方便、结构稳定,可广泛推广应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的传动机构(1)、与传动机构(1)的蜗轮盘(11)、(12)相啮合的蜗杆(2)、(3)和与蜗杆(2)、(3)一端相连接并用于控制蜗杆(2)、(3)转动的调整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止摄像机外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整镜头上镜片轴向相对距离的传动机构(1),分别与传动机构(1)的第一蜗轮盘(11)、第二蜗轮盘(12)相啮合的第一蜗杆(2)、第二蜗杆(3),和与第一蜗杆(2)、第二蜗杆(3)一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东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