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544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40%~80%、纳米粒子20%~40%、增容剂3%~8%、表面处理剂0.1%~1%、成核剂0.1%~1%、分散剂1%~3%、抗氧剂0.1%~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具有增强补光、阻燃、阻隔、抗菌、除味、防雾滴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40%~80%、纳米粒子20%~40%、增容剂3%~8%、表面处理剂0.1%~1%、成核剂0.1%~1%、分散剂1%~3%、抗氧剂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具有增强补光、阻燃、阻隔、抗菌、除味、防雾滴等功能。【专利说明】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其性能优异,原料易得,用途广泛,是各种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应用面最广的一种合成纤维,被誉为是21世纪的纤维之王。然而,聚酯纤维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包括结晶速度慢、尺寸稳定性差、阻隔性能弱等。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用纳米材料改性聚酯纤维可以提高聚酯纤维的结晶速率、力学性能、耐热耐候性能等,而且纳米材料在聚酯纤维的抗菌、防臭、防水、防油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耐候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40%?80%、纳米粒子20%?40%、增容剂3%?8%、表面处理剂0.1%?1%、成核剂0.1%?1%、分散剂1%?3%、抗氧剂0.1%?1%。所述的纳米粒子为纳米蒙脱土、纳米碳酸钙、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沸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粒径在20nm?IOOnm之间。所述的增容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0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硬脂酸钙、铝酸酯、硅烷偶联剂和烷基酸盐中的一种。所述的成核剂为滑石粉、高岭土、氢氧化铝、羧酸钠、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三羟甲基乙烷、硬脂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上述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粒子与表面处理剂按重量配比称取后,加入超声振荡发生器或转速为3000?6000转/分钟的高速混合机中,于100°C?200°C温度下搅拌10?40分钟,待用; (2)将聚酯纤维在130°C?150°C下干燥3?4小时,待用; (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处理后的聚酯纤维、增容剂、成核剂、分散剂和抗氧剂,并同步骤(I)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纳米粒子一起加入密闭反应器,于140°C?180°C下搅拌30?120分钟,然后升温至200°C?250°C,控制密闭反应器压力为0.25?0.5MPa,酯化反应2?3小时; (4)将密闭反应器泄压并抽真空至压力小于150Pa,在270°C?290°C下反应4?8小时,出料、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具有增强补光、阻燃、阻 隔、抗菌、除味、防雾滴等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60%、纳米蒙脱土30%、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 6%、硬脂酸钙0.5%、滑石粉0.5%、聚乙二醇2%、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1%,其中,纳米粒子的粒径在20nm?IOOnm之间。制备方法:(1)将纳米蒙脱土与硬脂酸钙按重量配比称取后,加入超声振荡发生器或转速为3000?6000转/分钟的高速混合机中,于100°C?200°C温度下搅拌10?40分钟,待用;(2)将聚酯纤维在130°C?150°C下干燥3?4小时,待用;(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处理后的聚酯纤维、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滑石粉、聚乙二醇和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并同步骤(I)经过硬脂酸钙处理过的纳米蒙脱土一起加入密闭反应器,于140°C?180°C下搅拌30?120分钟,然后升温至200°C?250°C,控制密闭反应器压力为0.25?0.5MPa,酯化反应2?3小时;(4)将密闭反应器泄压并抽真空至压力小于150Pa,在270°C?290°C下反应4?8小时,出料、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48%、纳米氢氧化镁40%、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 8%、铝酸酯1%、氢氧化铝1%、三羟甲基乙烷1.5%、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0.5%,其中,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在20nm?IOOnm之间。制备方法:(1)将纳米氢氧化镁与铝酸酯按重量配比称取后,加入超声振荡发生器或转速为3000?6000转/分钟的高速混合机中,于100°C?200°C温度下搅拌10?40分钟,待用;(2)将聚酯纤维在130°C?150°C下干燥3?4小时,待用;(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处理后的聚酯纤维、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氢氧化铝、三羟甲基乙烷和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并同步骤(I)经过铝酸酯处理过的纳米氢氧化镁一起加入密闭反应器,于140°C?180°C下搅拌30?120分钟,然后升温至200°C?250°C,控制密闭反应器压力为0.25?0.5MPa,酯化反应2?3小时;(4)将密闭反应器泄压并抽真空至压力小于150Pa,在270°C?290°C下反应4?8小时,出料、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73%、纳米沸石粉20%、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 3%、硅烷偶联剂0.5%、苯甲酸钠1%、聚乙烯吡咯烷酮2%、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0.5%,其中,纳米沸石粉的粒径在20nm?IOOnm之间。制备方法:(1)将纳米沸石粉与硅烷偶联剂按重量配比称取后,加入超声振荡发生器或转速为3000?6000转/分钟的高速混合机中,于100°C?200°C温度下搅拌10?40分钟,待用;(2)将聚酯纤维在130°C?150°C下干燥3?4小时,待用;(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处理后的聚酯纤维、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苯甲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并同步骤(I)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纳米沸石粉一起加入密闭反应器,于140°C?180°C下搅拌30?120分钟,然后升温至200°C?250°C,控制密闭反应器压力为0.25?0.5MPa,酯化反应2?3小时;(4)将密闭反应器泄压并抽真空至压力小于150Pa,在270°C?290°C下反应4?8小时,出料、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纳米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聚酯纤维40%~80%、纳米粒子20%~40%、增容剂3%~8%、表面处理剂0.1%~1%、成核剂0.1%~1%、分散剂1%~3%、抗氧剂0.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欣展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