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345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制造方法,即利用封边时的高温直接进入抽真空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支撑物;(2)布置抽气管;(3)封边及抽真空;(4)封抽气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抽真空工序,首先将基材平板玻璃置于高压加热釜内,加热升温之前先提高炉内的压强,然后加热至500~600℃,使玻璃粉熔化,使两块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降温到与恒温过渡仓温度一致时,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与高压加热釜连接的恒温过渡仓内,通过过渡仓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抽真空釜抽真空。所述抽真空釜内的温度与恒温过渡仓内的温度一致。作为优选,所述恒温过度仓内温度为350℃-4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制造方法,即利用封边时的高温直接进入抽真空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支撑物;(2)布置抽气管;(3)封边及抽真空;(4)封抽气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抽真空工序,首先将基材平板玻璃置于高压加热釜内,加热升温之前先提高炉内的压强,然后加热至500~600℃,使玻璃粉熔化,使两块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降温到与恒温过渡仓温度一致时,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与高压加热釜连接的恒温过渡仓内,通过过渡仓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抽真空釜抽真空。所述抽真空釜内的温度与恒温过渡仓内的温度一致。作为优选,所述恒温过度仓内温度为350℃-450℃。【专利说明】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玻璃制造方法及真空玻璃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建筑物及车船中,门窗玻璃是主要的散热源,以往在寒冷的地区解决门窗传热问题是采用双层门窗,近些年中空玻璃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门窗传热问题,但中空玻璃的结构厚度与特定的门窗配合使用,因其建筑成本过高,限制了中空玻璃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民用建筑上的使用。因此,真空玻璃应运而生,真空玻璃是一种双层的玻璃组成,玻璃与玻璃之间边部密封,中间有衬体支撑,隔层呈真空状,玻璃之间的隔层内基本没有空气,故真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真空玻璃结构厚度较薄,便于安装。现有的真空玻璃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布置支撑物:在两炔基材平板玻璃之间布置满足力学要求的按照一定几何规则排列的微型支撑物籍以形成真空的间隔层;(2)布置抽气管:两块平板玻璃之间开设抽气孔,并于孔内设置匹配的抽气玻璃管;封边:在两炔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的布设玻璃粉,并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600摄氏度,使玻璃粉熔化,从而使两炔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形成空腔,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完成封边操作;(4)抽真空:待经过封边处理后,利用抽真空装置通过预置的抽气玻璃管抽走基材平板玻璃夹腔内的空气;(5)封口:在抽气玻璃管与抽真空装置相连并完成抽真空工序时进行烧熔抽气玻璃管,使抽气玻璃管迅速熔化并密封抽气孔。现有的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其封边工序的加热及降温过程各需要4-6小时作用的时间,然后才可从高温炉中取出进行4-6小时的抽真空操作,生产周期长,高温炉的有效利用率低,封边强度差,次品 率高,因而造成了生产效率低及生产成本高的经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真空玻璃制造方法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不高的缺陷。为了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支撑物; (2)布置抽气管; (3)封边及抽真空; (4)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抽真空工序,首先将基材平板玻璃置于高压加热釜内,加热升温之前先提高炉内的压强,然后加热至600°C,使玻璃粉熔化,使两炔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降温到与恒温过渡仓温度一致时,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与高压加热釜连接的恒温过渡仓内,通过过渡仓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抽真空釜抽真空。所述抽真空釜内的温度与恒温过渡仓内的温度一致。作为优选,所述恒温过度仓内温度为350°C -450°C。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玻璃玻璃方法的真空玻璃制造装置,包括:高压加热釜、恒温过渡仓和抽真空釜。所述高压加热釜及抽真空釜分别与恒温过渡仓连接。所述高压加热釜及抽真空釜与恒温过渡仓之间均设有密闭仓门。所述抽真空仓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作为优选,所述真空仓的数量为3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真空玻璃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进行封边工艺时,在加热之前先进行加压,在气压的作用下,两炔基材平板玻璃压合的更紧密,使得之间的支撑物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加稳固,不会发生位移;(2)在高压的作用下,其粘结封边作用的玻璃粉会向两炔基材平板之间缝隙渗入一段距离,增大了粘结面积,封边强度更高;(3)在高压加热釜内,无需等到基材玻璃逐渐降温至常温,即可将其转移至恒温过渡仓内,加热过程仅需要然后直接打开高压加热釜与空气连通,迅速降低到常温,即可对后续的产品进行高压加热处理,极大的提闻了闻压加热爸的利用率和生广效率;(4)抽真空工序在闻温下进行,闻温时,空气密度稀薄,所需抽出的空气量更少,抽真空效率更高,仅需1-2个小时即可完成,抽真空效果比传统技术更好;(5)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设计的真空玻璃封边机抽真空装置,利用恒温过渡仓连接多个抽真空釜,经高压加热釜处理基材平板玻璃,通过恒温过渡仓分别进入不同的抽真空釜进行抽真空操作,无需等待,使得高压加热釜能够不间断的工作,极大的提闻了生广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玻璃制造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 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支撑物;(2)布置抽气管;(3)封边及抽真空;(4)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抽真空工序,首先将基材平板玻璃置于高压加热釜内,加热升温之前先提高炉内的压强,然后加热至600°C,使玻璃粉熔化,使两炔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降温到400°C时,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处于400°C恒温的过渡仓内,通过过渡仓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处于400°C的抽真空釜抽真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本实施例设计的真空玻璃制造装置,包括:高压加热釜1、恒温过渡仓2和抽真空釜3 ;所述高压加热釜I及抽真空釜3分别与恒温过渡仓2连接;所述高压加热釜I及抽真空釜3与恒温过渡仓2之间均设有密闭仓门4 ;所述真空仓的数量为3个。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即利用封边时的高温直接进入抽真空工序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布置支撑物,(2)布置抽气管,(3)封边及抽真空,(4)封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抽真空工序,首先将基材平板玻璃置于高压加热釜内,加热升温之前先提高炉内的压强,然后加热至500-600°C,使玻璃粉熔化,使两炔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降温到与恒温过渡仓温度一致时,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与高压加热釜连接的恒温过渡仓内,通过过渡仓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抽真空釜抽真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釜内的温度与恒温过渡仓内的温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过度仓内温度为350°C -450°C。4.一种真空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加热釜、恒温过渡仓和抽真空釜,所述高压加热釜及抽真空釜分别与恒温过渡仓连接,所述高压加热釜及抽真空釜与恒温过渡仓之间均设有密闭仓门。5.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玻璃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法,即利用封边时的高温直接进入抽真空工序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支撑物,(2)布置抽气管,(3)封边及抽真空,(4)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抽真空工序,首先将基材平板玻璃置于高压加热釜内,加热升温之前先提高炉内的压强,然后加热至500?600℃,使玻璃粉熔化,使两块基材平板玻璃的周边封闭,然后逐渐降温,使熔化的玻璃粉凝固,降温到与恒温过渡仓温度一致时,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与高压加热釜连接的恒温过渡仓内,通过过渡仓将基材平板玻璃移至抽真空釜抽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秋徐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