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244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分为内齿下置型和外齿下置型,其内齿下置型包括有内圈、中圈和外圈,在内圈和中圈两者结合面的稍上位置设有滚道一,在中圈和外圈两者结合面的稍下位置设有滚道二,滚道一和滚道二为环状圆管形或方管形,所述滚动体为钢球或短圆柱体,内齿轮置于内圈内侧面的下半部,外齿轮设在外圈的外侧面,装填孔一从内圈内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装填孔二从中圈内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所述外齿下置型与内齿下置型的下置齿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合需要进行双回转、双传力的主机设备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分为内齿下置型和外齿下置型,其内齿下置型包括有内圈、中圈和外圈,在内圈和中圈两者结合面的稍上位置设有滚道一,在中圈和外圈两者结合面的稍下位置设有滚道二,滚道一和滚道二为环状圆管形或方管形,所述滚动体为钢球或短圆柱体,内齿轮置于内圈内侧面的下半部,外齿轮设在外圈的外侧面,装填孔一从内圈内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装填孔二从中圈内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所述外齿下置型与内齿下置型的下置齿相反。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合需要进行双回转、双传力的主机设备采用。【专利说明】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机械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通常是由内、外两只钢圈相套而成的,在两只钢圈之间的结合面上设有滚道,滚道内装填钢球、滚柱等滚动体,通过滚道和滚动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两只钢圈的相对回转。同时,由于开设装填孔的原因,回转支承通常只有一只钢圈设齿轮,内圈的内侧面设置内齿轮或者外圈的外侧面设置外齿轮,以便能在不设齿轮的钢圈上开凿装填孔。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回转支承。它设有内、中、外三只相套的钢圈,在内钢圈和中钢圈之间、中钢圈和外钢圈之间,各设有滚道和相匹配的滚动体,能够进行双回转。同时本专利技术内圈的内侧面和外圈的外侧面都设有齿轮,故称其为“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分为内齿下置型和外齿下置型,其特征在于:其内齿下置型包括有内圈(I)、中圈(2)和外圈(3),所述内齿下置型内 圈(I)和中圈(2)两者结合面的稍上位置设有滚道一(4),在中圈(2)和外圈(3)两者结合面的稍下位置设有滚道二(5),还包括有内齿轮(7)、外齿轮(8)、装填孔一(9)和装填孔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7)置于内圈(I)内侧面的下半部,所述外齿轮(8)设在外圈(3 )的外侧面,所述装填孔一(9 )从内圈(I)内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4 ),所述装填孔二(10)从中圈(2)内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5),滚道一(4)和滚道二(5)中配合安装有滚动体(6);所述的内齿轮(7)设置在内圈(I)内侧面的下半部,以不影响装填孔一(9)的设置,所述外齿轮(8 )设置在外圈(3 )外侧面上,所述装填孔一(9 )设置在内圈(I)上半部,所述装填孔二(10)设置在中圈(2)下半部,以不影响滚道一(4)的设置。其外齿下置型包括有外圈(11)、中圈(12)和内圈(13),所述外圈(11)和中圈(12)两者结合面的稍上位置设有滚道一(14),在中圈(12)和内圈(13)两者结合面的稍下位置设有滚道二(15),还包括有外齿轮(17 )、内齿轮(18 )、装填孔一(19 )和装填孔二( 20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17)置于外圈(11)外侧面的下半部,所述内齿轮(18)设在内圈(13)的内侧面,所述装填孔一(19)从外圈(11)外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14),所述装填孔二(20)从中圈(12)外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 15),滚道一(14)和滚道二( 15)中配合安装有滚动体(16);所述外齿轮(17)设置在外圈(11)外侧面的下半部,以不影响装填孔一(19)的设置,所述内齿轮(18)设置在内圈(13)内侧面上,所述装填孔一(19)设置在外圈(11)上半部,所述装填孔二(20)设置在中圈(12)下半部,以不影响滚道一(14)的设置。所述的滚道一(4)、(14)和滚道二(5)、(15)为环状圆管形或环状方管形或一圆一方,所述滚动体(6)、(16)为钢球或短圆柱体,且滚动体之间均用隔离块隔开。所述的滚道一(4)、(14)和滚道二(5)、(15)的直径与边长均相等,滚动体(6)、(16)之钢球为轴承钢球,滚动体(6)、(16)之短圆柱体为直径略大于高的钢柱,圆管形滚道内只能装填钢球,方管形滚道内可交叉装填短圆柱体,也可装填钢球或者有序混装钢球和钢柱。所述的滚道二(5)和(15)供油的油嘴应分别设在外圈(3)和内圈(13)的上表面,且油路须拐弯进入滚道。其油路、密封圈和安装孔的设置并无特殊,只是滚道二的油路应拐弯,密封圈多出一倍。所述的中圈上的安装孔为通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合需要进行双回转的主机设备采用,例如: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之铰接式转向架,相对于常规的转向架而言,车辆运行更加平稳、灵敏和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内齿下置型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内圈,2为中圈,3为外圈,4为滚道一,5为滚道二,6为滚动体,7为内齿轮,8为外齿轮,9为装填孔一,10为装填孔二。图2为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外齿下置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为外圈,12为中圈,13为内圈,14为滚道一,15为滚道二,16为滚动体,17为外齿轮,18为内齿轮,19为装填孔一,20为装填孔二。【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其内齿下置型包括有内圈(I)、中圈(2)和外圈(3),所述内圈(I)环状外壁稍上位置设有半圆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沟槽,与中圈(2)内壁稍上位置所设的相同形状沟槽组合成圆管形或方管形滚道一(4);所述中圈(2)环状外壁稍下位置设有半圆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沟槽,与外圈(3)环状内壁所设的相同形状沟槽组合成圆管形或方管形滚道二(5);所述滚道一(4)和滚道二(5)可以是同一种形状,也可以是不同形状,但所有滚道壁的直径或边长的尺寸均应相等,且和所有钢球和短圆柱体等滚动体(6)的直径相一致;圆管形滚道内只能装填钢球,方管形滚道内可以十字交叉装填短圆柱体,也可以有序混装钢球和短圆柱体,每一只钢球或短圆柱体之间均用相匹配的塑胶隔离块隔开。所述内齿轮(7)设在内圈(I)内侧面的下半部,以避开内圈(I)稍上位置的装填孔一(9 ),所述外齿轮(8 )设在外圈(3 )的外侧面,所述装填孔一(9 )从内圈(I)内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4),所述装填孔二(10)从中圈(2)内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5),装填孔一(9)和装填孔二(10)均配有堵头块和穿销钉。其内齿下置型的装配顺序应由外到内,先套装好外圈(3 )和中圈(2 ),装填好滚道二( 5 )内的滚动体(6 ),堵好装填孔二( 10 )并手盘检查滚动效果后,再将内圈(I)套在中圈(2 )内进行装配作业。参见附图2,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其外齿下置型包括有外圈(11)、中圈(12)和内圈(13),所述外圈(11)环状内壁稍上位置设有半圆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沟槽,与中圈(12)外壁稍上位置所设的相同形状沟槽组合成圆管形或方管形滚道一(14);所述中圈(12)环状内壁稍下位置设有半圆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沟槽,与内圈(13)环状外壁所设的相同形状沟槽组合成圆管形或方管形滚道二( 15);所述滚道一(14)和滚道二( 15)可以是同一种形状,也可以是不同形状,但所有滚道壁的直径或边长的尺寸均应相等,且和所有钢球和短圆柱体等滚动体(16)的直径相一致;圆管形滚道内只能装填钢球,方管形滚道内可以十字交叉装填短圆柱体,也可以有序混装钢球和短圆柱体,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圈内外齿式回转支承,分为内齿下置型和外齿下置型,其特征在于:其内齿下置型包括有内圈(1)、中圈(2)和外圈(3),所述内齿下置型内圈(1)和中圈(2)两者结合面的稍上位置设有滚道一(4),在中圈(2)和外圈(3)两者结合面的稍下位置设有滚道二(5),还包括有内齿轮(7)、外齿轮(8)、装填孔一(9)和装填孔二(10),所述内齿轮(7)置于内圈(1)内侧面的下半部,所述外齿轮(8)设在外圈(3)的外侧面,所述装填孔一(9)从内圈(1)内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4),所述装填孔二(10)从中圈(2)内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5),滚道一(4)和滚道二(5)中配合安装有滚动体(6);其外齿下置型包括有外圈(11)、中圈(12)和内圈(13),外圈(11)和中圈(12)两者结合面的稍上位置设有滚道一(14),在中圈(12)和内圈(13)两者结合面的稍下位置设有滚道二(15),还包括有外齿轮(17)、内齿轮(18)、装填孔一(19)和装填孔二(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17)置于外圈(11)外侧面的下半部,以所述内齿轮(18)设在内圈(13)的内侧面,所述装填孔一(19)从外圈(11)外侧面稍上处通向滚道一(14),所述装填孔二(20)从中圈(12)外侧面稍下处通向滚道二(15),滚道一(14)和滚道二(15)中配合安装有滚动体(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锡元陈张亮陈文周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