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了一种,在印刷机收卷时按照以下函数进行张力控制:其中,F为收卷时的锥度张力;D为收卷时的锥度直径;K为曲线的曲率系数,实际应用范围为100~900000;B和A为常数。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张力控制方法会使得收卷过程中卷心皱造成的废品率高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收卷张力的精度和成品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机械与控制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组式印刷机的收卷锥度张力主要是以一次函数的直线递减为主。线性张力锥度控制在原理上比较稳定,张力的值随收卷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一些正常工艺的印制品这种锥度控制可以满足印品要求,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工艺要求的印制品用线性的这种张力锥度控制还是有些不足,比如会出现卷心皱等问题。现有技术《一种非线性收卷张力控制方法》中涉及收卷张力的凹曲线控制,但是这种凹曲线控制设定初始值F。:初始张力和D。:初始卷径后,张力的控制过程就确定了,在整个过程中张力的衰减率不能灵活控制,对于不同材料的印品我们需要一种既可以确定张力的初始值,也可以确定张力的结束值,并且这个张力变化过程的衰减率可以人为设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收卷张力锥度控制的精度,降低卷心皱造成的废品率,我们提出了收卷张力凹曲线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张力控制方法会使得收卷过程中卷心皱造成的废品率高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收卷张力的精度和成品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印刷机收卷时按照以下函数进行张力控制:【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在印刷机收卷时按照以下函数进行张力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 ...
【技术保护点】
基于凹曲线的印刷机收卷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印刷机收卷时按照以下函数进行张力控制: F = B + K D - A , 其中,F为收卷时的锥度张力;D为收卷时的锥度直径;K为曲线的曲率系数,实际应用范围为100~900000;B和A为常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兰,田峰,谢军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