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春富专利>正文

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01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主要由纤维层、凝胶层构成,该纤维层由纤维构成,纤维间形成透气通道,纤维层表面以纤维为架构涂覆一层具有弹性无发泡的高分子树脂;纤维层上覆盖有凝胶层,凝胶层和纤维层相互交错固结成一体,该凝胶层设置有孔巢。而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透气散热、缓冲避震、均匀弹性回复等特性从而适用于透气散热、缓冲避震、均匀弹性回复的工业或民生用材料上,并具有极好的不蓄热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垫体,尤指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弹性的垫体如台湾专利公告330492号所描述,主要在针织布的局部或全部面积的表面或内部均吸附有PU系列(聚氨酯系列)溶液,再对该吸附有PU系列(聚氨酯系列)溶液的针织布加热,使该PU系列(聚氨酯系列)溶液起发泡反应,从而使针织布的纤维丝间平均分布有经发泡的PU。或者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11778号所描述的结构,以EVA或PU等发泡材料制成一鞋垫本体,并在该本体底面设一长纤维不织布中底板底层,用以定型。而前述结构在实际运用上,经长期研究观察发现,仍有若干缺点尚待克服,可以归纳分析如下:一、PU发泡材料本身具有发泡气室(cell),纵使为局部破泡(opencell)结构,仍然会有蓄热的问题,所以使用者在长期接触后,仍会有闷热不适感。二、未经特殊处理加强回复性能的不织布,其纤维容易被压缩,只要压缩时间稍长,就会缺少反弹回复性,倒致丧失通风性。三、若对以台湾专利330492号制造方法而言,对浸入PU系列(聚氨酯系列)溶液的针织布加热,使该PU系列(聚氨酯系列)溶液起发泡反应,如此一来,其针织布既有的透气通道将被PU发泡材料充填,使针织布和PU发泡材料共同构成一体,除造成针织布丧失通风性能外,产生的发泡气室(cell)将会造成蓄热现象。为弥补上述PU发泡材料和不织布结合构造在实际运用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气性的软质复合共构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主要由纤维层、凝胶层构成,该纤维层由纤维构成,纤维间形成透气通道,纤维层表面以纤维为架构涂覆一层具有弹性无发泡的高分子树脂;-->该纤维层上覆盖有凝胶层,凝胶层和纤维层相互交错固结成一体,该凝胶层设置有孔巢。所述的凝胶层表面覆盖一层同种类胶材的膜层。所述的凝胶层的孔巢和纤维层的透气通道相通。所述的胶材采用两剂型聚氨脂(聚尿树脂)组合原料混合构成。所述的纤维层由规则纤维构成。所述的纤维层由不规则纤维构成。所述的高分子树脂均匀设置于纤维层全部表面。所述的高分子树脂均匀设置于纤维层局部表面。采用上述结构后,与习用品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吸震、弹性回覆性及透气性好:由前述的结构说明得知,本技术完全一改习用PU发泡材料和不织布在实际使用上的缺点,利用无发泡高分子树脂表面涂覆纤维层来取代习用PU发泡材料充填而产生气室效应,使纤维间的透气通道仍然保持通畅,在空气运动、局部挤压及温差效应下,易有对流用的通风散热功能;另外,本技术以具有弹性回复性的高份子树脂取代PU发泡材料,使该纤维层具有比习用品更好的反弹回复性及吸震功能,确实有突破性技术发展,实质性地达到品质要求。二、可适用于反弹、避震材料中:因本技术的纤维层及凝胶层均具有较好的均匀反弹回复性、以及高度的吸震效果,所以可同时使用于具有记忆的反弹回复材料中(例如枕头、坐垫、床垫、鞋垫……等等)、或轻重不同的避震材料中,可达到广泛相容使用的优点,另外,配合凝胶层巢孔的可蠕动结构,本技术足以广泛适用于各种形状、重量、大小物体的避震用。三、结构不易破坏:本技术凝胶层、层膜是以同性质相容介面胶材料构成两两邻接面相互结合固着的结构,而凝胶层又和纤维层呈相互交叉固着结构,所以整体结构具有不容易掀离的优点,而使本技术且有极强的结构性。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包括:具有高分子树脂的纤维层、具有巢孔的凝胶层、光滑薄层膜,可以一次成形,加工快捷、正确,而且造型完美衔接无暇,可有效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并拥有透气散热及不蓄热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本技术的结构具有相当优异的蠕动性,所以具有极好的均匀反弹回复性、以及吸震性,从而成为一相当杰出而且优异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模具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模具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喷涂成型膜层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成型凝胶层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结合纤维层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脱模的成品示意图。图号说明11  纤维层        110  高分子树脂12  凝胶层        120  孔巢13  膜层20  模具          21  模穴22  凝胶层成型单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纤维层11、凝胶层12、层膜13所构成;其中:纤维层11可由生物纤维、或羊毛纤维、或玻璃纤维、或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等等不同纤维或合成纤维结构制成,只要具有多数规则或不规则的纤维、并且在纤维间形成透气通道即可,使之能以透气通道构成可压缩变形同步提升通风效果,使内部保持凉爽、干燥的不蓄热性,并同时拥有弹性均匀、支撑性好的特点;纤维层11表面以纤维为架构而涂覆(coatings)结合具有弹性、热可塑性的高分子树脂110,使高分子树脂110和纤维结合成一体,该高分子树脂110是无发泡制成,所以不会有习用发泡材料的气室(cell)效应,使本技术的纤维层11的通风散热性能不致于减损,而且能大幅增加各纤维间的回复性能,使纤维层11具有均匀弹性回复的性能;该高分子树脂110是以聚氨基树脂PU聚合形成的,形成之后仍具有热定型功效,然后将此聚氨基树脂PU聚合物放入自动喷涂设备中,使纤维层11表面在经过自动喷涂设备后,聚氨基树脂PU聚合物能在常温、无发泡条件下紧密结合于纤维层11表面,固化构成高分子树脂110,该等高分子树脂110可以全部或局部均匀设置于纤维层11表面,由此可知,本技术高分子树脂110结合纤维层11的模式,为本技术纤维层11重要技术核心所在;-->纤维层11另外还覆盖凝胶层12,使凝胶层12局部渗入纤维层11而相互交错固结成一体,凝胶层12是在常温不发泡制成,呈柔软特性,并在凝胶层12上设置多个贯通到纤维层的孔巢120,从而使整体结构在配合纤维层11后具有整体的通风散热效果,而且孔巢120能大幅增加凝胶层12形变缓冲的能力,并能减少凝胶层12原料使用量及整体重量;另外,凝胶层12必须在不发泡下制成柔软状态,所以其原料使用量及成本远比发泡材料多,本技术借多数孔巢120的设计,达到减少凝胶层12原料使用量的经济原则;凝胶层12的表面覆盖一层同种类胶材料的膜层13,凝胶层12、层膜13是以同性质相容介面胶材料构成,两两邻接面相互结合固着,包含孔巢120壁面均有设置,该膜层13固化成如肌肤般柔软的薄膜,可中和凝胶层12表面的粘贴性(因凝胶层材料质须有柔软性,所以一定会产生粘贴性质)。本技术实际制造时的情形如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如图4、图5所示,先准备一浇注模具20,该模具20内设有配合成品外观开头的模穴21,在模穴21底部设有凝胶层成型单元22,凝胶层成型单元22具有成型孔巢120的壁面,然后便如图6所示,预先在凝胶层成型单元22表面定量喷涂胶材料,使之固化出如肌肤般光滑的薄膜层13,此胶材料是以两剂型聚氨脂(聚尿树脂)组合的原料,至少以两种原料调合构成,其中一剂为架桥剂,本技术采用PU主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主要由纤维层、凝胶层构成,其特征在于:纤维层由纤维构成,纤维间形成透气通道,纤维层表面以纤维为架构涂覆一层具有弹性无发泡的高分子树脂;纤维层上覆盖有凝胶层,凝胶层和纤维层相互交错固结成一体,该凝胶层设置有孔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主要由纤维层、凝胶层构成,其特征在于:纤维层由纤维构成,纤维间形成透气通道,纤维层表面以纤维为架构涂覆一层具有弹性无发泡的高分子树脂;纤维层上覆盖有凝胶层,凝胶层和纤维层相互交错固结成一体,该凝胶层设置有孔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其特征在于:凝胶层表面覆盖一层同种类胶材的膜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复合共构体,其特征在于:凝胶层的孔巢和纤维层的透气通道相通。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富
申请(专利权)人:郭春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