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秀惠专利>正文

软质握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7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软质握柄结构,由塑性胶套包覆于双通管体外围所构成的握杆、一设于握杆顶端的上座、一设于握杆底端的下座、及一贯穿上座与握杆并入于底座内的中棒所组成;其中,胶套与管体之间形成空腔以供凝胶注入。通过上、下二座与握杆快速结合后再供中棒穿入并固定的结构,不但能提高中棒稳定度及防脱功能,也能避免空腔内的凝胶外渗,极为经济、又可快速结合,并提高中棒稳定度及防止凝胶外渗。(*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质握柄结构,尤指一种在释压后不会立即恢复原状并能暂时保留变形形状的软质握柄。
技术介绍
如下列专利文献1“软质握柄”,为一种在释压后能暂时具有记忆效果的握把,其构造是一核心150、及一形成在核心周遭的外鞘120,核心150与外鞘120之间形成空腔115,利用针孔灌胶方式将凝胶由核心150的内腔118注入后再由侧孔116流入空腔115内;或如专利文献2“软质握柄”,由核心150与外鞘180之上下两端凸缘所设的小孔816a、816b注入后再流入空腔内,之后再将注入口以栓塞125、126封闭以使凝胶被密封在空腔815内,如此便完成软质握柄制造。当外力施压在握柄时,握柄受力将会立即变形,当外力释除后,变形的握柄并不会立即还原,反而会短暂维持既有的形态直至内部凝胶流动后才渐渐还原,这种在释压后能短暂保持既有形态的握柄可称作为具有记忆效果般的握柄。专利文献1为公元2004年10月21日公开之美国专利US 2004/0205937 A1“PLIABLE HANDLE”,申请日期为2003年4月17日,申请人Shedrain Corporation(其图6、图7)。专利文献2为公元2004年10月21日公开之美国专利US 2004/0205938 A1“PLIABLE HANDLE”,申请日期为2003年10月23日,申请人Shedrain Corporation(其图11、图12)。上述前案存在的缺点1.前案的中棒150是与核心110螺接结合后再以上座130与核心110螺合而封闭外鞘120开口以避免凝胶外渗(参专利文献1的图7),或者是以中棒150与上座1930螺接后后再以上座1930、下座1940同时固定在核心1920内并以底盖1970与下座1940螺合手段来避免凝胶外渗(参专利文献2的图20);由于中棒150底下的螺杆不长,所以中棒150受外力影响下,很容易由螺接部位产生松动或断裂,导致原本通过螺接而封闭外鞘120、1950开口以使凝胶不外漏的功能完全丧失。2.专利文献1的下座140是螺合在核心110底下,而专利文献2的下座1930与上座1940是借螺丝1941螺接结合,再以底盖1970与下座1940螺合;由于螺合的方式很容易在长时间运作下产生松动,所以下座140或底盖1970一旦松弛就易导致外鞘120、1950开口封闭不全,造成凝胶外渗。3.专利文献1的凝胶借针筒穿过核心与外鞘之注入孔86a、86b后再注入空腔内,在完成灌胶作业后再以栓塞125、126将注入孔封闭,此不但增加作业负担,更会提高生产费用。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极为经济、又可快速结合、并提高中棒稳定度、及防止凝胶外渗的软质握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软质握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杆,由包覆在上下具突缘的双通管体外围的上下具挡缘的塑性软质胶套构成,使胶套内壁与管体外壁间具有空腔,又胶套上挡缘与管体上突缘具有呈上下对正配合的注入孔;所述空腔中充填有由上述二注入孔注入并围绕在管体周围的凝胶;一固定在握杆顶端的硬质上座,其中央具有贯孔,而顶板底下中央具有直径小于顶板且轴向出的可卡入管体之上孔槽内的倒钩状凸出卡榫,及顶板底下周边具有同轴向突出并将握杆之注入口密封的挡杆;一固定在握杆底端的硬质下座,其中央具有未贯穿的凹孔,而底板顶上中央具有直径小于底板且轴向凸出的,可卡入管体之下孔槽内的倒钩状凸出卡榫;一贯穿上座与握杆之管体,与插入底座内的中棒套合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实施具有下列优点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软质握柄结构,该中棒是穿过上座、握杆而至下座后再固定组合,换言之,中棒的下端是与握杆上座、下座共同结合,并非与前述其中之一结合,所以中棒的下端完全被软质握柄包覆固定,此不但使中棒与软质握柄稳固结合,更在中棒受力后由握柄吸收外力,使中棒与握柄之间的结合不再是传统形式的局部组合而导致异动或断裂。前述中棒的底端与下座是固定组合,其固定方式是中棒与下座间用螺丝或铆钉固定,而下座的凸出卡榫与管体卡合,上座的凸出卡榫又与管体卡合,因此四者不但固接在一起,也能将胶套的上下开口予以封闭,而且也易于组合及组合快速。前述上座的顶板下具有突出挡杆,当上座压合在握杆上,突出挡杆就能将胶套与管杆上的注入孔封闭,尤其是在挡杆穿过注入孔并插入注入孔内时,最能达到封合效果,如此就能确实避免凝胶外渗。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软质握柄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软质握柄的立体组合图。图3本技术软质握柄的全剖视图。图4是图3的部份放大图,为管体、胶套与上座结合后封闭注入孔的剖面构造图。图5是管体、胶套与上座结合后封闭注入孔的另种实施例部份剖面构造图。图6本技术软质握柄的使用状态图。图7本技术软质握柄受压后的示意图。图8本技术软质握柄的另种实施形态的全剖面图。图9本技术软质握柄与铲子配合的实施图。图10本技术软质握柄与槌子配合的实施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软质握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软质握柄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软质握柄的全剖视图;图4是图3的部份放大图,为管体、胶套与上座结合后封闭注入孔的剖面构造图;图5是管体、胶套与上座结合后封闭注入孔的另种实施例部份剖面构造图;图6是本技术软质握柄的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软质握柄受压后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软质握柄的另种实施形态的全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软质握柄与铲子配合的实施图;图10是本技术软质握柄与槌子配合的实施图。图1中揭示出一软质握柄10系包括一握杆1,由上下具挡缘110、110的塑性软质胶套11包覆于上下具突缘121、121的双通管体12外围,使胶套11内壁与管体12外壁间形成空腔,又胶套上挡缘110与管体上突缘121具有注入孔112、123,且注入口呈上下对正配合;一由上述二注入孔112、123注入空腔内的凝胶5(参图3),该凝胶5围绕在管体12的周遭侧;一固设于握杆1顶端的硬质上座2,为中央具有贯孔22,而顶板20底下中央具有直径小于顶板20且轴向出的倒钩状凸出卡榫21,及顶板20底下周边具有同轴向突出的挡杆23,前述凸出卡榫21卡入于管体12的上孔槽122内,而挡杆23则将握杆1的注入口112、123密封;一固设于握杆1底端的硬质下座3,为中央具有未贯穿的凹孔32,而底板30顶上中央具有直径小于底板30且轴向凸出的倒钩状凸出卡榫31,该凸出卡榫31能卡入于管体12的下孔槽122内;上述构造组合后,再供一贯穿上座2与握杆1的管体12、并入于底座3内的中棒4结合固定,组合后的外观如图2所示,剖面则如图3所示。前述的胶套11为软质具有拉伸延展性的中空塑料筒套,上下两端具有朝胶套11中心横向延伸的挡缘110、110使其得以包覆上下两端具有突缘121、121的管体12,并使胶套11内壁与管体12外壁间形成空腔,该空腔能藉由突缘121已预设的注入孔123与胶套11上端挡缘110预设的注入孔112对正配合后,透过未揭示在图面上的外部针筒的针部穿过二注入孔112、123插入于空腔内,再将筒内凝胶5(如硅胶、混合胶或其它等同性质的胶体或油膏)注入前述空腔内,使得空腔内填满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质握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握杆,由包覆在上下具突缘的双通管体外围的上下具挡缘的塑性软质胶套构成,使胶套内壁与管体外壁间具有空腔,又胶套上挡缘与管体上突缘具有呈上下对正配合的注入孔;    所述空腔中充填有由上述二注入孔注入并围绕在管体周围的凝胶;    一固定在握杆顶端的硬质上座,其中央具有贯孔,而顶板底下中央具有直径小于顶板且轴向出的可卡入管体的上孔槽内的倒钩状凸出卡榫,及顶板底下周边具有同轴向突出并将握杆的注入口密封的挡杆;    一固定在握杆底端的硬质下座,其中央具有未贯穿的凹孔,而底板顶上中央具有直径小于底板且轴向凸出的,可卡入管体的下孔槽内的倒钩状凸出卡榫;    一贯穿上座与握杆的管体,与插入底座内的中棒套合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秀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