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秀惠专利>正文

自搥式插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73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式插杆结构,由一中空的管身、一滑锤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管身呈一中空管体,底部为尖锐封闭端、顶部为开放圆口端,管身外围设有一内陷的环形滑槽,并于滑槽顶端形成上抵部、滑槽底端形成下抵部;滑锤为一可套覆于滑槽上的外管体,滑锤与滑槽间为余隙配合且在滑槽内具有往复升降功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槌式插杆结构,该插杆插设于地面上以供其它管架设置其上,如遮阳伞杆、旗杆、标示架、Y形支架、营钉等。前述习案的设计具有下列缺点1、当插杆固定完成后,如需要再调整位移或须拔出就非常不易,因为插入土内的插杆具有相当深度,插入愈深就愈牢固,若欲将插杆由土中取出就非常困难,在没有手工具的辅助下很难由土中拔取而出,所以将插杆拔出是使用上最大的困扰。2、使用者须以双手抱住海滩伞后往复以伞管敲击插杆,唯海滩伞具有相当重量,且重量大于一般伞重,遂让使用者以吃力的方式操作会非常耗力,对于矮小使用者或年纪轻的孩童在使用上会造成极大困扰。3、以伞具的伞管敲击插杆,会有伞管弯曲或变形之虞,又敲击过程中产生的剧烈振荡会使伞布与伞骨间的缝合线断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自槌式插杆结构,由一中空的管身以及一滑锤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管身呈一中空的管体,底部为尖锐的封闭端、顶部为开放的圆口端,管身外围设有一内陷的环形滑槽,并于滑槽顶端形成上抵部、滑槽底端形成下抵部;滑锤为一可套覆于滑槽上的外管体,滑锤与滑槽间为余隙配合,且滑锤于滑槽内可往复升降。通过本技术的实施可获下列优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秀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