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毂的纱线馈送器的纬纱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9519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21:21
一种具有圆形轮廓(12)的制动件,该制动件经由弹性装置同轴地支承在可连接至纱线馈送器的环形支承(16)的中部处并适于同轴地偏置抵靠馈送器的固定毂的递送边缘,以通过摩擦对纱线施加制动作用。弹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细长弹性件(19),细长弹性件(19)的两端锚固至环形支承(16),且细长弹性件(19)具有与制动件(12)的对应锚固凸起(22)限制地配合的中间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圆形轮廓(12)的制动件,该制动件经由弹性装置同轴地支承在可连接至纱线馈送器的环形支承(16)的中部处并适于同轴地偏置抵靠馈送器的固定毂的递送边缘,以通过摩擦对纱线施加制动作用。弹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细长弹性件(19),细长弹性件(19)的两端锚固至环形支承(16),且细长弹性件(19)具有与制动件(12)的对应锚固凸起(22)限制地配合的中间部分。【专利说明】具有固定毂的纱线馈送器的纬纱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固定毂的纱线馈送器的纬纱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纱线馈送器是已知的,其包括固定毂,机动旋转臂在该固定毂上缠绕多圈纱线圈以形成储料。在得到来自布置在上游的通用纺织机的请求后,各圈从毂解开,然后穿过适于保持未解开的纱线稍微张紧的纬纱制动装置,然后再馈送到机器。通用纬纱制动装置包括中空的、截头锥形制动件,通常称为“圆锥体”,其同轴地布置在毂的前部并用其内表面弹性偏置抵靠毂的递送边缘。在已知的纬纱制动装置中,诸如 申请人:的IT2004T000105U中公开的纬纱制动装置中,更小的圆锥体底座同轴地附连至环,该环通过在外环形支承上拉而被支承在螺旋弹簧的星形轮组件的中部处。该环形支承附连至滑块,该滑块可在手动调节机构的控制下移动,以调节由截头锥形制动件施加的抵靠毂的静压。纱线在毂与制动件之间延伸,由此接收由摩擦引起的制动作用。已知的装置,诸如上述专利中公开的装置,具有缺点。具体地讲,固定/松开圆锥体,例如为了更换或清洁,是不便利的操作。实际上,需要从形成在内环和外环形支承中的对应孔,这些孔通常非常小以防止意外解开以及避免可能影响制动作用的精确性和均匀性的沿圆锥体的圆形形状的间隙,将弹簧的各端部(其通常呈窄钩形状)解开。该缺点还在于,由于为了改善制动作用的均匀性,通常使用至少六个弹簧,固定/松开操作的时间进一步延长,且因此更长的停机时间的情形中,从而进一步恶化。此外,当与一些纱线类型关联使用时,由于纱线摩擦圆锥体和毂而产生的灰尘倾向于缠住弹簧的尖端,并然后形成覆盖整个制动装置的大质量。当然,该情形是不理想的,因为其使得需要进行频繁的维护/清洁操作,并具有所积聚的灰尘可通过纱线部分地分离和携带,由此引起产品的质量的另一缺点。在 申请人:的EP0884263中公开的上述类型的另一纬纱制动装置,其中截头锥形件通过至少两组相同牵引弹簧而联接至可调环形支承,该牵引弹簧具有与弹簧的对应刚度成反比的对应的不同刚度和预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纬纱制动装置,其通过使得其更容易安装/拆卸圆柱体,例如为了更换或清洁,并通过防止灰尘在弹性件处的积聚,克服已知装置的上述缺点。在下文中将变得更加明了的以上目的和其它优点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纬纱制动装置来实现,而诸从属权利要求陈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虽然次要但有利的特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借助附图中的非限制性例子示出的几个较佳的、非排它性的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指类型的具有固定毂的纱线馈送器的示意性侧视图,通用纬纱制动装置安装在该纱线馈送器上;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纬纱制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纬纱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细节的放大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通用纱线馈送器YF。纱线馈送器YF设有固定的纱线缠绕毂D,机动旋转臂A在纱线缠绕毂D上缠绕多圈纱线F形成储料。在得到来自布置在上游的通用纺织机,例如常规的针织机的请求后,各圈从毂D解开,然后穿过适于保持未解开的纱线稍微张紧的纬纱制动装置10,且然后馈送到机器。图2-4详细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纬纱制动装置10。纬纱制动装置10通常包括中空的截头锥形制动件或圆锥体12,其同轴地支承在纬纱缠绕毂D的前部,如图1示意性地示出的,并且其内表面弹性偏置抵靠毂的递送边缘。为此,如图2所示,圆锥体12的较小底座12a同轴地附连至环14,环14经由弹性装置支承在环形支承件16的中部处。环形支承16适于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连接至环形框架T (图1中示意性示出),其又连接至馈送器的外壳。为此,环形支承16具有形成在其面向毂的轴端处的凸缘17,凸缘17设有三个带齿凸片18,这三个带齿凸片18彼此等角度间隔开并从其外边缘纵向凸出以通过卡合配合环形框架T的对应座(未示出)。环形框架T通常附连至机构M (图1中示意性示出),其允许环形支承16的轴向位置相对于毂D手动变化,以调节由圆锥体12施加的抵靠毂的边缘的静压。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内环14连接至外环形支承16的弹性装置包括三联体细长弹性件,其较佳地由螺旋弹簧19构成,每个螺旋弹簧的端部锚固至环形支承16的对应锚固座20,并具有限制地配合形成在环14上并彼此间隔120°的三个锚固凸起22中对应的一个,环形支承16的对应锚固座20彼此等间距间隔开成对布置。较佳地,在外环形支承16上的所有六个锚固座20彼此相等间隔开60°。有利地,内环14和外环形支承16都用合成树脂材料模制,而锚固凸起22与内环14 一体制成,以及锚固座20与外环形支承16 —体制成。锚固凸起22呈向外凸出的钩形状。呈径向孔24形状的通口形成在环形支承16上在每个锚固座20处,弹簧19的对应端穿过该通口插入。其上端以直角向内弯曲的两个相对的纵向引导件26a、26b形成在孔24的对应相反侧处。引导件26a、26b从凸缘17纵向延伸至环形支承16的相反轴端。弹簧19的端部通常设有孔眼28 (图3)。孔眼28经由呈销30形状的锚固件锚固至其对应座20中。销插入在孔眼28,临靠环形支承16的背离弹簧19的插入侧的表面,并且其相反端与引导件26a、26b配合。工作中,在毂和制动件之间延伸的纱线因此通过本身已知的常规方式的摩擦经受制动作用。但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纬纱制动装置,经由销30将弹簧19连接至环形支承16仅在首次安装是需要,之后,仅仅通过将弹簧19钩到内环14的钩状凸起22/将弹簧19从内环14的钩状凸起22松开,相对于常规的纬纱制动装置,圆锥体12可以更容易地和更可操作地相对固定/松开(例如,为了更换或清洁)。此外,虽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仅设有三个弹性件,应指出,它们在六个点上拖拉环形支承,以便有利于力的均匀分布。此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作弹簧的尖端抵抗由在毂与圆锥体之间延伸的纱线产生的灰尘的护罩,由此防止灰尘堆积形成在制动器上,导致缺点。这里已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作出的许多改变当然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具体地,弹性件的数量可以减少至两件或增加至四件或甚至更多,取决于情形。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螺旋弹簧,但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细长弹性件,诸如由橡胶制成的弹性绳,其可设有呈钩子或环形状的刚性锚固端。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每个弹簧的相反端锚固至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对应座中。但是,两端可锚固至相同的座中。另外,圆锥体12也可与内环14 一体制成。此外,本说明书中,总是参考中空的、截头锥形制动件。但是,明显的是相同的系统可应用于具有不同形状的圆形制动件,例如,呈钟或穹顶形状的构件,其可以由例如塑料的连续材料或例如毛的非连续材料制成。此外,弹簧19的锚固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固定毂的纱线馈送器的纬纱制动装置,包括制动件,所述制动件具有圆形轮廓(12),所述制动件经由弹性装置同轴地支承在可连接至所述纱线馈送器的环形支承(16)的中部处并适于同轴地偏置抵靠馈送器的所述固定毂的递送边缘,以便通过摩擦对纱线施加制动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细长弹性件(19),所述细长弹性件(19)的两端锚固至所述环形支承(16),且所述细长弹性件(19)具有与所述制动件(12)的对应锚固凸起(22)限制地配合的中间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卡斯泰利G·佩德里尼
申请(专利权)人: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