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用隔膜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983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瓶用隔膜阀,包括驱动组件、膜片(6)、阀体(12)和活门组件,阀体(12)内具有连通的进气口通道(13)和出气口通道(14),活门组件包括顶块(8)、滑杆(10)、滑块(11)和弹簧(9),滑杆(10)的两端分别与顶块(8)和滑块(11)连接;弹簧(9)套接在滑杆(10)上,并且弹簧(9)的一端与顶块(8)抵紧,另一端与阀体(12)抵紧,滑块(11)的上端面位于弹簧(9)的下端面下方,滑块(11)与阀体(12)形成阀门。采用这种结构后,将弹簧的工作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膜片在被压平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这样大大增加膜片的密封性,避免漏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瓶用隔膜阀,包括驱动组件、膜片(6)、阀体(12)和活门组件,阀体(12)内具有连通的进气口通道(13)和出气口通道(14),活门组件包括顶块(8)、滑杆(10)、滑块(11)和弹簧(9),滑杆(10)的两端分别与顶块(8)和滑块(11)连接;弹簧(9)套接在滑杆(10)上,并且弹簧(9)的一端与顶块(8)抵紧,另一端与阀体(12)抵紧,滑块(11)的上端面位于弹簧(9)的下端面下方,滑块(11)与阀体(12)形成阀门。采用这种结构后,将弹簧的工作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膜片在被压平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这样大大增加膜片的密封性,避免漏气。【专利说明】气瓶用隔膜阀
本技术涉及阀的
,具体讲是一种用于环境温度在-40°c?+60°C、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30Mpa,可搬运、可重复充装的气瓶用的隔膜阀。
技术介绍
隔膜阀,是一种截断阀,它的启闭件是一块用软质材料制成的隔膜,把阀体内腔与阀盖内腔及驱动部件隔开,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如附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的气瓶用隔膜阀包括手轮01、阀杆02、压帽03、减磨塞组件、膜片06、活门组件、衬套010和阀体011,阀杆02的上端与手轮01固定连接,同时阀杆02螺纹连接在压帽03中,阀杆02的下端与减磨塞组件抵紧,减磨塞组件通过压帽03安装在阀体011上端,减磨塞组件与阀体011之间具有膜片06,活门组件的上端通过弹簧08与膜片06抵紧,活门组件的下端滑动配合有衬套010并与阀体011形成阀门,阀体011内具有通过阀门连通和隔断的进气口通道012和出气口通道013。这种气瓶用隔膜阀的工作原理是:一般情况下阀门是关闭的;当需要释放气瓶内的气体时,打开手轮01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阀杆02向上升,减磨塞组件中的减磨塞05所受的作用力失去平衡后,活门组件在弹簧08的作用下上移,并向上顶起膜片06,使膜片06变形向上凸起,此时阀门打开,气瓶内的气体从进气口通道012经阀门向出气口通道013流出;反之,充气时,气体从出气口通道013经阀门向进气口通道012流入至气瓶内。但是,上述这种结构的气瓶用隔膜阀存在以下的缺点:1)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弹簧08的一端与活门组件中的顶块07下端面抵紧,另一端与衬套010的上端面抵紧,而上端固定连接在顶块07上的滑杆09的下端是滑动配合在衬套010内的,因此,当减磨塞组件中的减磨塞05向上移动时,本来被压缩的弹簧08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上端的顶块07连同滑杆09向上顶出,从而将膜片06顶起;而由于弹簧08在回复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其他的阻力,因此,膜片06被顶起的高度过高,从而在下一次循环开始时膜片06在被压平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这样密封性不好,会产生漏气的现象;2)另外,膜片06的边缘是通过减磨塞组件中的减磨垫04压紧在阀体011的台阶面上的,因此,膜片06与阀体011的接触面是平面接触,这样,接触的面积越大就越不容易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膜片的顶起高度控制在变形范围内,从而保证膜片压紧位置不偏移、密封性好的气瓶用隔膜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气瓶用隔膜阀,包括驱动组件、膜片、阀体和活门组件,阀体内具有连通的进气口通道和出气口通道,活门组件滑动配合在阀体内并在进气口通道和出气口通道之间的阀体上形成阀门,驱动组件安装在阀体上并将膜片压紧在活门组件上;所述的活门组件包括顶块、滑杆、滑块和弹簧,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块和滑块连接;所述的弹簧套接在滑杆上,并且弹簧的一端与顶块抵紧,另一端与阀体抵紧,滑块的上端面位于弹簧的下端面下方,滑块与阀体形成阀门。所述的阀体内安装活门组件的阀腔呈台阶形,弹簧的下端抵紧在台阶面上,滑块的上端面位于台阶面下方。所述与膜片抵紧的阀体的连接处具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横截面中与膜片接触的线段为圆弧线。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活门组件中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了顶块和滑块,而弹簧位于顶块和滑块之间,弹簧成为活门组件的其中一个零件,同时,弹簧的一端在阀门关闭时并不是抵紧在滑块上,换句话说,顶块和滑块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而此时滑块与弹簧是脱开的且具有一个距离,该距离就是弹簧的工作行程,因此,将弹簧的工作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相应地膜片被顶块顶起的高度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膜片在被压平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这样大大增加膜片的密封性,避免产生漏气的现象;2)在与膜片接触的阀体上具有环形凸起后,膜片与阀体的接触不再是平面而是线接触,这样,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从而保证膜片压紧时的密封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瓶用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气瓶用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现有技术中:01、手轮;02、阀杆;03、压帽;04、减磨垫;05、减磨塞;06、膜片;07、顶块;08、弹簧;09、滑杆;010、衬套;011、阀体;012、进气口通道;013、出气口通道;本技术:1、手轮;2、压帽;3、阀杆;4、减磨塞;5、减磨垫;6、膜片;7、环形凸起;8、顶块;9、弹簧;10、滑杆;11、滑块;12、阀体;13、进气口通道;14、出气口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2所示的本技术气瓶用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驱动组件、膜片6、阀体12和活门组件,阀体12内具有连通的进气口通道13和出气口通道14,活门组件滑动配合在阀体12内并在进气口通道13和出气口通道14之间的阀体12上形成阀门,驱动组件安装在阀体12上并将膜片6压紧在活门组件上。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手轮1、阀杆3、压帽2、减磨塞4和减磨垫5,阀杆3的上端与手轮1连接,同时阀杆3连接在压帽2中,阀杆3的下端与减磨塞4抵紧,减磨塞4滑配合在减磨垫5内,减磨垫5通过压帽2将膜片6压紧在阀体12上。所述的活门组件包括顶块8、滑杆10、滑块11和弹簧9,滑杆10的两端分别与顶块8和滑块11连接。所述的弹簧9套接在滑杆10上,并且弹簧9的一端与顶块8抵紧,另一端与阀体12抵紧,滑块11的上端面位于弹簧9的下端面下方,滑块11与阀体12形成阀门。本实施例中,顶杆10的两端分别与顶块8和滑块11螺纹连接。所述的阀体12内安装活门组件的阀腔呈台阶形,弹簧9的下端抵紧在台阶面上,滑块11的上端面位于台阶面下方。所述与膜片6抵紧的阀体12的连接处具有环形凸起7,环形凸起7的横截面中与膜片6接触的线段为圆弧线。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一般情况下,阀门是关闭的,此时滑块11与弹簧9是脱开的,膜片6处于平面的状态;当需要释放气瓶内的气体时,打开手轮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阀杆3向上升,减磨塞4受力失去平衡后向上移动,活门组件中的弹簧9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顶块8向上顶,同时滑块11也向上滑动,直至弹簧9的下端面顶到滑块11上端面时弹簧9的工作行程全部完成,此时阀门打开,气瓶内的气体从进气口通道13经阀门向出气口通道14流出;反之,充气时,气体从出气口通道14经阀门向进气口通道13流入气瓶内。本技术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其中顶杆的一端与顶块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瓶用隔膜阀,包括驱动组件、膜片(6)、阀体(12)和活门组件,阀体(12)内具有连通的进气口通道(13)和出气口通道(14),活门组件滑动配合在阀体(12)内并在进气口通道(13)和出气口通道(14)之间的阀体(12)上形成阀门,驱动组件安装在阀体(12)上并将膜片(6)压紧在活门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门组件包括顶块(8)、滑杆(10)、滑块(11)和弹簧(9),滑杆(10)的两端分别与顶块(8)和滑块(11)连接;所述的弹簧(9)套接在滑杆(10)上,并且弹簧(9)的一端与顶块(8)抵紧,另一端与阀体(12)抵紧,滑块(11)的上端面位于弹簧(9)的下端面下方,滑块(11)与阀体(12)形成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瑞君仇领光虞丹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安制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