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双层风扇及其具有该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960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及其具有该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高流量双层风扇应用于双内冷发电机,包括:基座、均匀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风扇叶,其中,所述多个风扇叶为上下双层设置,包括下层风扇叶、设置在所述下层风扇叶之上的上层风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高流量双层风扇为后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冷空气由发电机前后端盖两端通风孔进入发电机内部,吸收磁场绕组、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等的热量,然后通过端盖两侧通风孔将热风排出机外,尤其当风从发电机后端进入时,采用上述高流量双层风扇可以更有效地带走热量,以保证发电机的温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及其具有该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高流量双层风扇应用于双内冷发电机,包括:基座、均匀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风扇叶,其中,所述多个风扇叶为上下双层设置,包括下层风扇叶、设置在所述下层风扇叶之上的上层风扇叶。本技术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高流量双层风扇为后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冷空气由发电机前后端盖两端通风孔进入发电机内部,吸收磁场绕组、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等的热量,然后通过端盖两侧通风孔将热风排出机外,尤其当风从发电机后端进入时,采用上述高流量双层风扇可以更有效地带走热量,以保证发电机的温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专利说明】高流量双层风扇及其具有该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该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应用的后风扇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普通双内冷交流发电机风扇包括,叶片座SI,风扇叶S2,螺钉孔S3,避让槽S4。此结构风扇扇叶数量有限,并且扇叶结构为竖直结构,有效风量较低,因此会导致发电机的散热效果较差,造成发电机内部温升高,容易引起发电机内部零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早期失效,致使发电机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及其具有该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应用本技术提供的高流量双层风扇,能够提高发电机散热效率和发电机输出效率,并能有效降低发电机故障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应用于双内冷发电机,包括:基座、均匀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风扇叶,其中,所述多个风扇叶为上下双层设置,包括下层风扇叶、设置在所述下层风扇叶之上的上层风扇叶。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其中,还包括导风筋,设置在所述上层风扇叶与下层风扇叶之间。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其中,所述上层风扇叶为水平设置在所述导风筋的上表面,所述下层风扇叶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导风筋的下表面。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其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磁场绕组漆包线避让槽和螺钉孔。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其中,所述上层风扇叶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层风扇叶的面积。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其中,所述下层风扇叶包括:长风扇叶、短风扇叶,所述长风扇叶与短风扇叶为交错设置。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其中,所述长风扇叶与短风扇叶为两两交错设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内冷发电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皮带轮、前端盖总成、转子总成、定子总成、整流组件、后护罩总成、调节器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又包括依次设置的轴、前风扇、前爪极、后爪极、后风扇、磁场绕组、滑环组件,其中,所述后风扇为上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本技术的功效在于,由于发电机运行时将产生各种损耗并以热量散发而引起发热,所以发电机转轴上装有风扇进行通风冷却。为提高通风效率,采用双层结构高流量后风扇,这样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冷空气由发电机前后端盖两端通风孔进入发电机内部,吸收磁场绕组、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等的热量,然后通过端盖两侧通风孔将热风排出机外,尤其当风从发电机后端进入时,通过后风扇的导风筋进入发电机内部,带走热量,并且短风扇叶旋转后会带走部分定子绕组热量,以达到冷却绕组目的,以保证发电机的温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后风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流量双层风扇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流量双层风扇正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为图3的S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闻流量双层风扇后视图;图7为本技术双内冷发电机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现有技术S1-叶片座S2-风扇叶S3-螺钉孔S4-避让槽本技术100-双内冷发电机1-转子总成Ia-高流量双层风扇(后风扇)Ial-基座la2_下层风扇叶Ia21-长风扇叶la22_短风扇叶la3-螺钉孔la4-避让槽la5-导风筋la6_上层风扇叶;Ib-前风扇Ic-前爪极Id-后爪极Ie-磁场绕组If-轴Ig-滑环组件2-皮带轮3-前端盖总成4-定子总成5-整流组件6-后护罩总成7-调节器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揭示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应用于双内冷发电机,其包括:基座、均匀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风扇叶,其中,所述多个风扇叶为上层风扇叶与下层风扇叶的上下双层结构设置。这样,本技术揭示的高流量双层风扇安装于双内冷发电机上,能够提高发电机散热效率和发电机输出效率,而且能有效降低发电机故障率。参见图2至图6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高流量双层风扇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流量双层风扇正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为图3的S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高流量双层风扇后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揭示的高流量双层风扇Ia包括:基座lal、均匀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风扇叶,其中,所述多个风扇叶又包括:上层风扇叶la6、下层风扇叶la2,所述上层风扇叶la6设置在所述下层风扇叶la2之上,从而形成上下双层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高流量双层风扇Ia还包括导风筋la5,导风筋la5设置在所述上层风扇叶la6与下层风扇叶la2之间。具体说,所述上层风扇叶la6设置在所述导风筋la5的上表面,所述下层风扇叶la2设置在所述导风筋la5的下表面,所述上层风扇叶la6与下层风扇叶la2被导风筋la5分为上下两部分。本实施例是将下层风扇叶la2设置为大叶片,而上层风扇叶la6设置为小叶片,即,所述上层风扇叶la6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层风扇叶la2的面积,较佳的,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导风筋la5是由所述下层风扇叶la2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进而,设置在所述导风筋la5之上的所述上层风扇叶la6,即位于所述下层风扇叶la2的外部大约二分之一的部分之上。并且,如图4所示,所述上层风扇叶la6是为水平设置在所述导风筋la5的上表面,而所述下层风扇叶la2是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导风筋la5的下表面,这样设置,下层结构可以既起到风导向作用,又能起到结构加强作用。本实施例所述上层风扇叶la6、下层风扇叶la2还可以设置为如图2至图4所示的曲面。参见图5,本实施例还将下层风扇叶la2设置为长风扇叶la21和短风扇叶la22,如图所示,所述长风扇叶la21与短风扇叶la22是为交错设置。所述长风扇叶la21与短风扇叶la22的设置形式可以如图5所示,所示长风扇叶la21与短风扇叶la22为两长两短的两两交错设置,也可以一长一短交错设置,当然,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作其它交错形式设置,本技术不以些实施例为限。这样短风扇叶la22旋转后会带走部分定子绕组的热量,以达到冷却绕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例基座Ial上开有用于设置磁场绕组漆包线(转子引线)的避让槽la4和螺钉孔la3,所述避让槽la4用于防止发电机的转子引线与后风扇短路,所述螺钉孔la3则是于将本技术高流量双层风扇Ia安装于发电机时,设置安装螺钉之用。参见图7本技术双内冷发电机剖视图。本技术还揭示一种应用上述高流量双层风扇的双内冷发电机100。如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流量双层风扇,应用于双内冷发电机,包括:基座、均匀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风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风扇叶为上下双层设置,包括下层风扇叶、设置在所述下层风扇叶之上的上层风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