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7851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翼结构,包括翼体,所述翼体包括载体和尖劈部件,所述尖劈部件自后端向前截面尺寸逐渐缩小,所述尖劈部件的后端连接于所述载体,所述尖劈部件的外侧具有吸波材料层,所述吸波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叠设的吸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机翼结构,机翼前缘设置有低RCS的尖劈部件,并采用吸波材料层与低RCS形状的尖劈部件结合,吸波效果非常好,可以使雷达波入射到机翼表面产生散射的同时,吸收掉产生镜面反射的电磁波,而且具有超宽频吸波性能,使RCS值降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飞行器
,提供了一种机翼结构,包括翼体,所述翼体包括载体和尖劈部件,所述尖劈部件自后端向前截面尺寸逐渐缩小,所述尖劈部件的后端连接于所述载体,所述尖劈部件的外侧具有吸波材料层,所述吸波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叠设的吸波结构。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翼结构,机翼前缘设置有低RCS的尖劈部件,并采用吸波材料层与低RCS形状的尖劈部件结合,吸波效果非常好,可以使雷达波入射到机翼表面产生散射的同时,吸收掉产生镜面反射的电磁波,而且具有超宽频吸波性能,使RCS值降低。【专利说明】机翼结构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机翼结构。
技术介绍
低的飞机雷达特征信号可以有效降低载机的电磁散射,使敌方雷达接收机的信噪比变差,并可以在不增加己方干扰机功率的情况下增加干扰距离(烧穿距离),降低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概率,从而在两个方面提高飞机生存力。当雷达波照射到机体表面上时,在不同部位根据各部位分布的形状将发生镜面散射(具有较大的平面部分)、边缘(复合面与面的相交处)及尖端(翼尖、鼻尖等尖劈状物体)绕射和爬行波(沿机体表面传播)等。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各种散射源很可能相互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翼结构,包括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翼体包括载体和尖劈部件,所述尖劈部件自后端向前截面尺寸逐渐缩小,所述尖劈部件的后端连接于所述载体,所述尖劈部件的外侧具有吸波材料层,所述吸波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叠设的吸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