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431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使用隔离式开关电源取代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采用光电耦合器对电源相电压检测并组成断相保护电路,将电梯控制电源与供电断相保护设置于一体化控制器之中,结构简化,具有更高的集成度,重量与体积小,有利于电梯控制系统的轻型化、小型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使用隔离式开关电源取代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采用光电耦合器对电源相电压检测并组成断相保护电路,将电梯控制电源与供电断相保护设置于一体化控制器之中,结构简化,具有更高的集成度,重量与体积小,有利于电梯控制系统的轻型化、小型化。【专利说明】电梯一体化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电气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梯行业应用一体化控制系统的产品越来越多。这种一体化控制系统,将电梯微机控制与电机变频驱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电梯一体化控制系统为例,主要包括NICE3000电梯一体化控制器、轿顶控制板(MCTC-CTB-A )、显示控制板(MCTC-HCB-H )、轿内指令板(MCTC-CCB-A )、群控板(MCTC-GCB-A)、短消息控制板(MCTC-1E-A),控制装置体积小,接线少,调试方便。应用上述现有技术组装的电梯控制柜,通常由一体化控制器、供电断相保护电路,制动电阻、安全电路、运行控制电路,以及输出DC24V的开关电源、输出DCllOV与ACllOV的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等组成。其中,供电断相保护电路通常为分立设置的断错相保护继电器,其输入端接控制柜的供电三相电源,输出端接入安全电路,在控制柜的接线相对较多;控制柜中的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体积与重量相对较大,通常不具备稳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隔离式开关电源取代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将控制电源与断相保护电路设置于一体化控制器之中,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包括变频器驱动模块、微机控制模块、控制器箱体以及设置在控制器箱体的供电电源输入端子、变频器输出端子与控制线路接线端子;变频器驱动模块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与放电制动电路,其特征是:在所述控制器箱体之中增添了断相保护电路与控制电源电路;所述断相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输入端子连接,断相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线路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控制电源为隔离式开关电源,其输入端与变频器驱动模块的整流滤波电路或者供电电源输入端子连接,输出为多路直流电源,通过控制线路接线端子输出。所述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的隔离式开关电源,输出可以为DCllOV与DC24V,其中的DCllOV电源“一”端接地,“ + ”端经熔断器连接电梯的安全电路、接触器控制电路、制动器电路;DC24V电源“一”端接地,“ + ”端经熔断器连接电梯的微机控制与呼梯/显示电路。所述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的断相检测电路是基于光电耦合器技术的检测电路,包括由整流二极管、限流电阻与滤波电容构成的第一相与第二相半波整流电路;由第一、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阳极在串接限流电阻之后分别连接到第一相、第二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正极,其阴极分别连接到第一相、第二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负极;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与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有益效果:采用隔离式开关电源取代了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将控制电源与断相保护电路设置于一体化控制器之中,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可以简化电梯控制柜的结构与工艺、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电梯控制系统的轻型化、小型化。【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开关电源式电梯控制电源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断相检测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1.变频器整流滤波电路,2.DC/DC转换器,3.0(:11(^与0024¥输出端子,4.熔断器,5.熔断器,6.熔断器,7.熔断器,8.微机控制与呼梯/显示电路,9.安全电路,10.接触器控制电路,11.制动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DC/DC开关电源”设置于一体化控制器,成为一体化控制器的一部分。电梯供电经“供电电源输入端子”接入,经过变频器的“整流滤波电路”成为直流电,再输入到“DC/DC开关电源”,转化为多路直流电源,经“控制线路接线端子”输出。此方案的特点是开关电源借用了变频器的“整流滤波电路”,使得开关电源电路减少了元件,简化了结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梯应当`具备供电系统断相和错相保护功能,当电梯供电电路出现断相或错相时,电梯应当停止运行并保持停止状态”;“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可以不设错相保护功能”。按照此要求,变频拖动电梯可以只具备断相保护功能。在图1中,“断相保护电路”设置于一体化控制器之中,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在电梯控制柜分立设置的断错相保护继电器。“断相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一体化控制器的“供电电源输入端子”相连接,应用光电耦合器对电源的相电压进行检测,当识别到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或二相发生断路时,通过“控制线路接线端子”输出供电电源断相信号,由与之连接的电梯安全电路切断驱动电动机的供电线路。图2所示实施例与图1的区别主要是开关电源的输入方式不同,图1由变频器的“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直流电源,采用“DC/DC开关电源”;图2由“供电电源输入端子”输入交流电源,采用“AC/DC开关电源”。其余的电路相同,不在重复叙述。图3所示开关电源式电梯控制电源的实施例,输入为变频器整流滤波电路(I)提供的直流电,经DC/DC转换器(2)之后由DCl IOV与DC24V输出端子(3)输出。由于本装置的DCllOV与DC24V输出端子(3)与供电电源已经实现了电气隔离,其“一”端接入电梯系统的地线,“ + ”端分别经熔断器(4)、(5)、(6)、(7)接入到微机控制与呼梯/显示电路(8)、安全电路(9)、接触器控制电路(10)、制动器电路(11),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按相应的负载选配。这样,当上述电路发生接地或接触金属构件而造成接地时,线路电流会大大增加,致使熔断器熔断,切断电路的供电,以此实现对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的控制,起到接地保护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电路、接触器控制电路与安全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工作电压选定为DCl 10V,微机控制与呼梯/显示电路的工作电压选定为DC24V。现有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通常使用交流操作接触器,本电路选用直流操作接触器,以适应开关电源的供电,其运行噪声减低,成本稍有增加。在图4的断相检测电路中,整流二极管(D1)、(D3)、限流电阻(R1)、(R3)、滤波电容(Cl)组成第一相半波整流电路,整流二极管(D2 )、(D3 )、限流电阻(R2 )、( R3 )、滤波电容(C2)组成第二相半波整流电路;本电路使用两个光电耦合器对输入电源进行检测,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分别串接限流电阻(R4)、(R5)之后连接到第一相、第二相半波整流电路,(Ul), (U2)的输出端串联连接,(Ul)的集电极经断相保护继电器(J)接到控制电源(VCC),(U2)发射极接控制电源(GED)。滤波电容(Cl)与(C2)的放电容量设计为驱动(U1)、(U2)饱和工作1/40秒至1/20秒。在供电电源正常时,(U1)、(U2)维持饱和导通,(J)吸合;当发生供电电源断相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包括变频器驱动模块、微机控制模块、控制器箱体以及设置在控制器箱体的供电电源输入端子、变频器输出端子与控制线路接线端子;变频器驱动模块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与放电制动电路,其特征是:在所述控制器箱体之中设置断相保护电路与控制电源电路;所述断相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输入端子连接,断相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线路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控制电源为隔离式开关电源,其输入端与变频器驱动模块的整流滤波电路或者供电电源输入端子连接,输出为多路直流电源,通过控制线路接线端子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豪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