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顶盖用挂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409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配件,尤其涉及水泥窑顶盖用挂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窑顶盖用挂砖,通过在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至少两排与相邻砖体相对面形成迷宫结构的齿形条,砖体装配后相邻两砖体的接触面为多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平面,即相邻两砖体接触面产生的缝隙为一条具有多个弯折处的缝隙,使相邻两砖体的缝隙类似于迷宫式结构,位于窑体内的高温气体或火苗很难沿相邻两砖体之间的缝隙窜出,进而损坏顶盖,同时由于相邻两砖体接触面产生的缝隙为一条具有多个弯折处的缝隙,加长了窑体内火苗或高温气体到顶盖路径的长度,顶盖不容易被损坏,延长了顶盖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配件,尤其涉及水泥窑顶盖用挂砖。本技术提供的水泥窑顶盖用挂砖,通过在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至少两排与相邻砖体相对面形成迷宫结构的齿形条,砖体装配后相邻两砖体的接触面为多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平面,即相邻两砖体接触面产生的缝隙为一条具有多个弯折处的缝隙,使相邻两砖体的缝隙类似于迷宫式结构,位于窑体内的高温气体或火苗很难沿相邻两砖体之间的缝隙窜出,进而损坏顶盖,同时由于相邻两砖体接触面产生的缝隙为一条具有多个弯折处的缝隙,加长了窑体内火苗或高温气体到顶盖路径的长度,顶盖不容易被损坏,延长了顶盖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水泥窑顶盖用挂砖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配件,尤其涉及水泥窑顶盖用挂砖。
技术介绍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期的高温煅烧,为了实现水泥生产过程中煅烧的生产工序,水泥窑的内壁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耐火材料。水泥窑顶盖由于工作环境更加恶劣,为了使用水泥窑顶盖用的耐火材料便于维护,一般采用挂接式结构将耐火材料设置在顶盖上,即在顶盖上设置用于挂接耐火砖的挂件,在耐火砖上设置与挂件相适配的挂孔,通过将耐火砖挂接在挂件上,多块耐火砖相互接触形成耐火层,这种结构由于在使用程中耐火砖维护更换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种相邻两块耐火砖之间的接触面为平面,使用过程中存在火苗沿相邻两块耐火砖之间的缝隙上窜,损坏顶盖的不足。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20259474公开的用于水泥窑顶盖的挂砖,该专利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将耐火砖的上砖体与下砖体相互错开,从而使相邻两砖耐火砖之间的接触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申请号为99241448公开的异形复合耐火砖也是采用将耐火砖的上砖体与下砖体相互错开,使相邻两砖耐火砖之间的接触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申请号为200720174257公开的窑炉炉顶吊挂砖,采用T字形耐火砖使使相邻两砖耐火砖之间的接触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上述三份专利文献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都是采用上下砖体错开的方式使相邻耐火砖之间的接触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结构虽然有效地改善了火苗上窜损坏顶盖的技术瑕疵,但上述三份专利仍然存在窑体内的高温气体或火苗上升速度快的不足,高温气体越过耐火砖错开位置后又会沿平面上升,因此,上述三份专利虽然对火苗上窜损坏顶盖这一技术问题有一定改善,但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水泥窑顶盖用挂砖,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窑体内火苗上窜速度快、火苗从窑体内到达顶盖路径长度较短容易损坏顶盖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泥窑顶盖挂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顶面、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砖体上设有用于与顶盖挂件配合的挂孔,所述砖体上设有与挂孔相通的用于容纳挂件的承槽,所述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至少两排与相邻砖体相对面形成迷宫结构的齿形条。作为优选,所述砖体包括相互错开的上砖体和下砖体,所述上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齿形条,所述下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齿形条,通过使上砖体和下砖体相互错开并且在上砖体和下砖体上均设置齿形条,火苗或高温气体要到达顶盖需要沿相邻两块耐火砖之间的缝隙多次弯折,加长了火苗或高温气体沿到达顶盖的路径长度,延长了顶盖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上砖体与下砖体的错开方向为沿上砖体顶面的对角线方向错开,通过使上砖体与下砖体的错开方向沿上砖体顶面的对角线方向使上砖体与下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都错开,当该砖体与相邻多块耐火砖接触时,该砖体与相邻多块耐火砖的接触面都为多个平面,火苗或高温气体不容易到达顶盖,提高了砖体的隔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上砖体底面中心与下砖体顶面中心的距离为上砖体底面对角线长度的10%到70%,这种结构使上砖体与下砖体在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又能满足加长火苗或高温气体到达顶盖路径长度的技术效果,提高了砖体的隔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齿形条包括齿顶和齿根,所述齿顶的宽度小于齿根的宽度,通过将齿顶的宽度设置为小于齿根的宽度,将砖体装配在顶盖上时,砖体装配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齿形条的长度方向与砖体顶面的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等于45度,通过将齿形条倾条设置在砖体上,砖体装配后齿形条还可以起到对相邻砖体进行定位的作用,相邻砖体不会沿齿形条长度方向滑动,提高了砖体形成的耐火层的稳定性能,延长了顶盖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齿形条为呈人字形设置在砖体上通过将齿形条设置为人字形设置在砖体上,砖体装配后齿形条还可以起到对相邻砖体进行定位的作用,相邻砖体不会沿齿形条长度方向滑动,提高了砖体形成的耐火层的稳定性能,延长了顶盖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承槽的深度为砖体顶面长度的1/3到1/2,通过将承槽的深度设置为砖体顶面长度的1/3到1/2,位于承槽内的挂件对砖体起到作用力的作用点位于砖体的顶面的中部,砖体挂接在挂件上后很容易得到平衡,便于砖体装配,提高了砖体的装配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承槽在砖体顶面与挂孔之间设有弯曲部,通过在承槽上设置弯曲部,砖体挂接在挂件上后,挂件除了位于挂孔内的部分受力外位于弯曲部内的挂件也会受到作用力,提高了挂件的强度,延长了挂件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承槽在砖体顶面与挂孔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弯曲部,通过增加弯曲部的数量,砖体挂接在挂件上后受力点增多,进一步提高了挂件的强度,延长了挂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的水泥窑顶盖用挂砖,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砖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至少两排与相邻砖体相对面形成迷宫结构的齿形条,砖体装配后相邻两砖体的接触面为多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平面,即相邻两砖体接触面产生的缝隙为一条具有多个弯折处的缝隙,使相邻两砖体的缝隙类似于迷宫式结构,位于窑体内的高温气体或火苗很难沿相邻两砖体之间的缝隙窜出,进而损坏顶盖,同时由于相邻两砖体接触面产生的缝隙为一条具有多个弯折处的缝隙,加长了窑体内火苗或高温气体到顶盖路径的长度,顶盖不容易被损坏,延长了顶盖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水泥窑顶盖用挂砖中承槽结构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水泥窑顶盖用挂砖实施例一的主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水泥窑顶盖用挂砖中齿形条为倾斜式设置的主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水泥窑顶盖用挂砖中齿形条为人字形的主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水泥窑顶盖用挂砖实施例二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水泥窑顶盖用挂砖使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水泥窑顶盖用挂砖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水泥窑顶盖挂砖,包括砖体I,所述砖体I包括顶面、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砖体I上设有用于与顶盖挂件配合的挂孔11,所述砖体I上设有与挂孔11相通的用于容纳挂件的承槽12,所述承槽12即用于容纳的挂件的槽,由于砖体I在装配过程中是从挂件侧面进行装配的,所以为了实现砖体I与挂件之间的装配,所述承槽12的侧壁为具有开口,即承槽12的横截面形状为横向的U形,由于挂件位于承槽12内部,所以两块砖体I配合后接触面紧密,提高了耐火层的防护效果,所述承槽12与挂孔11的轴线不平行,优选为承槽12与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水泥窑顶盖用挂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包括顶面、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砖体(1)上设有用于与顶盖挂件配合的挂孔(11),所述砖体(1)上设有与挂孔(11)相通的用于容纳挂件的承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至少两排与相邻砖体(1)相对面形成迷宫结构的齿形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培华佘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盛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