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951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其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支架主体、万向轮旋转区、耦合介质缓存槽、超声探头孔、耦合介质输入孔、毛刷、万向轮、耦合介质输入管柱,万向轮固定于万向轮旋转区中心,毛刷固定在耦合介质缓存槽的边缘,耦合介质输入管柱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上面并与耦合介质输入孔相通。其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防喷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对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其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主要包括支架主体、万向轮旋转区、耦合介质缓存槽、超声探头孔、耦合介质输入孔、毛刷、万向轮、耦合介质输入管柱,万向轮固定于万向轮旋转区中心,毛刷固定在耦合介质缓存槽的边缘,耦合介质输入管柱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上面并与耦合介质输入孔相通。其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防喷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专利说明】一种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
:本技术涉及井控设备的超声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针对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
技术介绍
:防喷器是石油天然气钻采过程中必备的井控安全设备,其所处环境恶劣,且本身结构复杂,易产生安全隐患。而目前防喷器的超声检测支架多为轨道式,其结构复杂,使用不灵活,较难应用于防喷器的实际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其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主要包括支架主体、万向轮旋转区、耦合介质缓存槽、超声探头孔、I禹合介质输入孔、毛刷、万向轮、I禹合介质输入管柱,万向轮固定于万向轮旋转区中心,毛刷固定在耦合介质缓存槽的边缘,耦合介质输入管柱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上面并与率禹合介质输入孔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防喷器检测,提闻了检测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探头支架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探头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下部);附图3是本技术探头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部)。附图中:支架主体(I)、万向轮旋转区(2)、耦合介质缓存槽(3)、超声探头孔(4)、率禹合介质输入孔(5)、毛刷(6)、万向轮(7)、稱合介质输入管柱(8)。【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包括:支架主体(I)、万向轮旋转区(2)、耦合介质缓存槽(3)、超声探头孔(4)、f禹合介质输入孔(5)、毛刷(6)、万向轮(7)、f禹合介质输入管柱(8),万向轮(7)固定于万向轮旋转区(2)中心,毛刷(6)固定在耦合介质缓存槽(3)的边缘,耦合介质输入管柱(8)固定在支架主体(I)的上面并与耦合介质输入孔(5)相通。其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防喷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其特征是:主要包括支架主体(I)、万向轮旋转区(2)、耦合介质缓存槽(3)、超声探头孔(4)、耦合介质输入孔(5)、毛刷(6)、万向轮(7)、耦合介质输入管柱(8),万向轮(7)固定于万向轮旋转区(2)中心,毛刷(6)固定在f禹合介质缓存槽(3)的边缘,耦合介质输入管柱(8)固定在支架主体(I)的上面并与耦合介质输入孔(5)相通。【文档编号】G01N29/26GK203519569SQ201320622158【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9日 【专利技术者】雷毅, 袁建华, 苏山林, 王伟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喷器超声检测探头支架,其特征是:主要包括支架主体(1)、万向轮旋转区(2)、耦合介质缓存槽(3)、超声探头孔(4)、耦合介质输入孔(5)、毛刷(6)、万向轮(7)、耦合介质输入管柱(8),万向轮(7)固定于万向轮旋转区(2)中心,毛刷(6)固定在耦合介质缓存槽(3)的边缘,耦合介质输入管柱(8)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上面并与耦合介质输入孔(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毅袁建华苏山林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