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及信号发生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301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及信号发生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压降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第一移位寄存器与压降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压降单元对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采集单元具有输出端,且采集单元连接压降单元;第二移位寄存器与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采集单元对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这样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可以降低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面积,提高斜坡信号的线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及信号发生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及信号发生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对电子产品的外观和质量有苛刻的需求,而且对广品的价格和实用性也有着更闻的关注。为满足大众的需求,现有的电子产品已广泛采用S0G(System on Glass)技术,SOG是指在基板上集成驱动以及系统电路,这种技术的出现为产品的生产和设计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开发人员只需对基于TFT的系统电路进行模拟仿真,便可通过一定的工艺进行实施,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通过高度集成化的电路设计还可以使得产品更加更小型化。尤其是对于显示面板,SOG可以有效集成包括行驱动器(Gate Driver)、源驱动器(Data Driver)、多路选择器(Mux)、直流电源转换器(DC-DC)、数模转换器(DAC)及时序控制器(TCON)等模块的驱动系统在玻璃基板上,可极大降低成本,同时可最小化屏幕边框,并解决由于不同驱动芯片互连而带来的电阻压降(IR Drop)、噪声、可靠性等问题。为了完成更多的系统功能,SOG技术正朝着更加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发展,发展低成本、节能、重量轻、轻薄的显示器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SOG技术是系统电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有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上通常还包括数模-模数转换器等在内的多种需要采用斜坡信号进行驱动的模块,现阶段的SOG技术尚难以有效集成斜坡信号发生器,而额外设置的斜坡信号发生器将大大增加驱动电路的面积,限制了显示装置进一步的小型化。另一方面,现有的斜坡信号发生器难以有效地产生线性度良好的斜坡信号输出,这将大大限制显示装置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及信号发生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可以降低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面积,提高斜坡信号的线性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所述压降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与所述压降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降单元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所述采集单元具有输出端,且所述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压降单元;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所述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采集单元对所述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斜坡信号发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和第二移位寄存器,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所述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包括: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所述压降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与所述压降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降单元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所述采集单元具有输出端,且所述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压降单元;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所述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采集单元对所述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及信号发生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采用两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的设计,通过不同的时序信号设计使得两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分别对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的驱动,实现第一移位寄存器控制压降单元对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同时第二移位寄存器控制采集单元对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这样一种结构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组成单元较少,电路集成度高,可以有效降低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面积。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一种结构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具有更高的采样频率,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斜坡信号的线性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斜坡信号发生电路中为N型晶体管时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信号的仿真波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信号的仿真波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斜坡信号发生电路中为P型晶体管时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11、第二移位寄存器12、压降单元13以及采集单元14。其中,压降单元13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输入端Vref 1、第二电源输入端Vref2和接地端。第一移位寄存器11与压降单元13相连接,用于控制压降单元13对第一电源输入端Vrefl和第二电源端Vref2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采集单元14具有输出端Vo,且连接压降单元13。第二移位寄存器12与采集单元14相连接,用于通过双向扫描控制采集单元14对压降单元13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采用两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的设计,通过不同的时序信号设计使得两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分别对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的驱动,实现第一移位寄存器控制压降单元对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同时第二移位寄存器控制采集单元对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这样一种结构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组成单元较少,电路集成度高,可以有效降低斜坡信号发生电路的面积。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一种结构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具有更高的采样频率,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斜坡信号的线性度。其中,压降单元13可以采用各种已知的能够实现输入电压逐渐降低的电路结构或电子器件,本专利技术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的,如图2所示,压降单元13包括: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第一晶体管M。位于同一行的第一晶体管M的栅极均与第一移位寄存器11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晶体管M的第一极均与采集单元14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位于同一行的第一晶体管M的第二极串联,且两个相邻的第一晶体管M的第二极之间均串联有降压电阻R。位于任意一行最后一列的第一晶体管Mn的第二极均通过一电阻行与其下一行第一列的第一晶体管Ml的第二极相串联。进一步地,在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所述压降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与所述压降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降单元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所述采集单元具有输出端,且所述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压降单元;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所述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采集单元对所述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压降单元以及采集单元; 所述压降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 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与所述压降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降单元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逐级连续地电压降低; 所述采集单元具有输出端,且所述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压降单元; 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所述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采集单元对所述压降单元输出的连续变化的电压进行采集并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降单元包括: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第一晶体管;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均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接; 位于同一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采集单元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串联,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之间均串联有降压电阻; 位于任意一行最后一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均通过一电阻行与其下一行第一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 相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一帧起始信号,用于逐行开启所述第一晶体管; 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三时钟信号、第四时钟信号和第二帧起始信号,用于在一行第一晶体管开启周期内,控制所述采集单元逐列采集每一个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的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不同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均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 每一个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位于同一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坡信号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或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 当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时,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立业王俪蓉吴仲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