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251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5:31
潮流发电装置包含载体、发电机、进气装置及排水装置。载体具有顶面。发电机是设置在顶面上,其包含发电本体与固定于顶面的脚架。发电本体具有枢接部连接脚架相对顶面的一侧。进气装置是设置在顶面上,具有进气主体及复数进气支管。其中,进气主体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进气支管分配外部气体至容置空间。排水装置是设置于载体的底面并连通于容置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潮流发电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具体而言,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用于水下作业的潮流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发电来源,仍以核能发电及火力发电为主,然而,以火力发电而言,需仰赖大量进口燃料,其运转成本较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以核能发电而言,建置发电设备的成本高昂,且核废料的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加上发电场邻近之都会区往往地狭人稠,适合开发的土地有限,可减少占地面积,并提高发电机动性的项目,是目前开发新能源的一大诉求。另外,以利用洋流及潮汐的发电方式为例,虽然具有提供干净能源的优势,但在不同地点的发电效益差距甚大,除了依赖气象观测的数据,仍有配合实际水下作业的需要,以得到更周详的事前评估。除此之外,在海域环境中若仅采用固定地点建置发电设备,对于工作人员施工或维护的风险较高。因此,采用固定地点建置发电设备外亦有其局限性。简言之,除了目前的能源开发项目,仍有需要寻找其他替代能源的必要。为了因应供电需求,在降低对环境影响、减少土地负担下同时保有人员施工或维护的安全成为寻找新能源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可提高发电机动性。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可减低工作人员赴现场维护的风险。潮流发电装置包含载体、发电机、进气装置及排水装置。载体具有顶面。发电机是设置在顶面上,其包含发电本体与固定于顶面的脚架。发电本体具有枢接部连接脚架相对顶面的一侧。进气装置是设置在顶面上,具有进气主体及复数进气支管。其中,进气主体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进气支管分配外部气体至容置空间。排水装置是设置于载体的底面并连通于容置空间。本技术所述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包含:一载体,具有一顶面,该载体内具有复数容置空间;一发电机,设置在该顶面上,该发电机包含:一脚架,固定于该顶面;以及一发电本体,具有一枢接部连接该脚架相对该顶面的一侧;一进气装置,设置在该顶面上,该进气装置具有一进气主体及复数进气支管,该进气主体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该些进气支管分配外部气体至该些容置空间之至少其一;以及至少一排水装置,设置于该载体的一底面,并连通于该些容置空间。如上所述的潮流发电装置,该发电本体更包含:一叶片,设置于该发电本体内;以及一防护网,设置于该发电本体上且罩设该叶片。如上所述的潮流发电装置,更包含复数锚定部,该些锚定部是连接于该底面。如上所述的潮流发电装置,其中该载体是由混凝土制成。如上所述的潮流发电装置,其中该进气装置是连接于一浮球并自该浮球接收外部空气。如上所述的潮流发电装置,其中该发电本体的表面围绕成一开口,该开口的直径自远离该枢接部的方向渐增。如上所述的潮流发电装置,其中该发电本体为喇叭状外形。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A及图1B为本技术潮流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2至图5为本技术潮流发电装置发电作业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潮流发电装置204发电本体102载体206枢接部104顶面208叶片106容置空间 210防护网108底面300进气装置110锚定部302进气主体112侧壁304进气支管114壁体400排水装置200发电机500浮球202 脚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潮流发电装置较佳可应用于水下发电作业、洋流变异量测、潮汐能开发评估等,但不以此为限。图1A及图1B为本技术潮流发电装置100的立体图。如图1A所示,潮流发电装置100包含载体102、发电机200、进气装置300及排水装置400。载体102具有顶面104。发电机200是设置在顶面104上,其包含发电本体204与固定于顶面104的脚架202。发电本体204具有枢接部206连接脚架202相对顶面104的一侧。因此,发电本体204可由脚架202调整相对顶面104的高度,此外,发电本体204还可由枢接部206作水平、垂直或是斜方向上的旋转。如此一来,发电本体204可以视洋流的方向调整角度,使发电本体204的正面与洋流方向垂直,以获取较佳的发电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电本体的方向调整也可配合流速侦测器,例如当流速侦测器侦测到原方向洋流流速减慢,则调整发电本体的方向至洋流流速最大的方向。如图1A所示,发电机200包含设置于发电本体204内部的叶片208 (如图1A虚线所示)以及罩设叶片208外的防护网210。由此,当洋流驱动叶片208旋转时,通过叶片208旋转产生的动能带动发电机200产生电力。防护网210则可保护叶片208及发电本体204的内部机组遭到外来异物的破坏。发电本体204的表面围绕成一开口,且开口的直径较佳自远离枢接部206的方向渐增。如图1A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发电本体204为喇叭状外形,即发电本体204的表面自远离枢接部206的方向以一曲面逐渐扩大,由此设计,可加大自防护网210处吸入的水量,以提高发电效率。须注意的是,发电本体204的外形并不以图1A所图示方式为限,其外形亦可为圆筒状、锥管状等不同形式。另一方面,潮流发电装置100的顶面104上还设置有进气装置300。进气装置300具有进气主体302及复数进气支管304,其中,进气主体302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进气支管304分配外部气体至载体102内。进气主体302可为具有压缩机的装置,将输送的空气加压灌入载体102内。请参见图1B,如图1B所示,载体102内部由壁体114分隔成六个容置空间106,可用来储存水,且每个容置空间106是彼此独立。前述的外部气体即经由进气支管304进入各个容置空间106内。此外,排水装置400是设置于载体102的底面108并连通于容置空间106。如此一来,储存于容置空间106内的水可由灌入的空气将水经由排水装置400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载体的底面上设置排水马达,以加速储存于容置空间内水分的排出速度。在图1B的实施例中,容置空间106是分隔成六个,但不以此为限。容置空间106可以视载体102所需尺寸以及排水与进气的速率划分适当的数量。同时,进气支管304则可配合容置空间106的数量因应调整。此外,本技术的载体102较佳是由混凝土制成,其是依预定的容积与发电环境(例如下水深度)制作钢筋笼,捆绑钢筋后再置于预定的模具中浇置混拟土以形成载体。另一方面,发电机200亦不限于图1A所示的数量,其数量可视载体102尺寸及所需发电量来调整。图2至图5为本技术潮流发电装置100发电作业的示意图。为便于理解,图2至图5可自载体的侧壁112 (请参考图1A)透视内部水量变化。如图2所示,首先是在潮流发电装置100内部蓄满水,使潮流发电装置100可开始下沉。此外,潮流发电装置100包含复数连接于底面的锚定部110,由此固定于海底。进气装置300则是连接于浮球500并自浮球500接收外部空气。如图3所示,潮流发电装置100下潜至接近海底时,利用锚定部110固定潮流发电装置100。潮流发电装置100在下潜的过程中逐渐排出部分储水,同时自浮球500灌入外部空气。另外,如前所述,进气主体302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进气支管分配外部气体至载体内。进气主体302 —般是将外部气体平均配送至每个容置空间,但在洋流大小改变时,亦可调整外部气体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载体,具有一顶面,该载体内具有复数容置空间;一发电机,设置在该顶面上,该发电机包含:一脚架,固定于该顶面;以及一发电本体,具有一枢接部连接该脚架相对该顶面的一侧;一进气装置,设置在该顶面上,该进气装置具有一进气主体及复数进气支管,该进气主体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该些进气支管分配外部气体至该些容置空间之至少其一;以及至少一排水装置,设置于该载体的一底面,并连通于该些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10 TW 1022087631.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载体,具有一顶面,该载体内具有复数容置空间; 一发电机,设置在该顶面上,该发电机包含: 一脚架,固定于该顶面;以及 一发电本体,具有一枢接部连接该脚架相对该顶面的一侧; 一进气装置,设置在该顶面上,该进气装置具有一进气主体及复数进气支管,该进气主体是输送外部气体并经由该些进气支管分配外部气体至该些容置空间之至少其一;以及至少一排水装置,设置于该载体的一底面,并连通于该些容置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流发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