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淫羊藿EsSVP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900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淫羊藿EsSVP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所述淫羊藿EsSV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序列如SEQ?ID?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克隆获得淫羊藿EsSVP基因,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拟南芥、矮牵牛)中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对于淫羊藿花期和花瓣、萼片的性状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为进一步改良观赏性植物,如淫羊藿的观赏性状提供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淫羊藿EsSVP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淫羊藿EsSVP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淫羊藿隶属毛茛目、小檗科Berbridaceae,该属植物花型奇特,花色、叶色丰富,多数为常绿草本,具有非常优良的园林观赏特性,自然生境多为林下、草丛或灌丛,其耐阴性和适应性强(Stearn,2002),在欧美及中国部分地区已广泛应用于盆栽、专类园、岩石园、花境和地被(任璘等,2008)。中国是淫羊藿种质资源较为重要的起源中心之一,在已知的50多个品种中,原产于中国的就多达40多种,约占总数的80%,丰富优良的野生资源为开发淫羊藿属植物作为新型观赏植物提供了可能。淫羊藿属是古老的基部真双子叶植物,在进化上属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离后的第一个分枝,是古老的二倍体(2n = 2x= 12),是小檗科唯一具有二基数花的属,花被共6轮,两两对生,成花时每两轮接近排列成一轮,呈3轮:外萼片、内萼片和花瓣(Terabayashi, 1979)。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淫羊藿花瓣、萼片的性状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研究的报道。 花发育相关基因中大部分来自于一个保守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一MADS-box基因家族。MADS的名称来源于MCMl (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gene)(来自啤酒酵母)(Passmore et al.1988),AG (来自拟南芥)(Yanofsky et al.1990),DEF (DEFICIENS)(来自金鱼草)(Schwarz-Sommer et al.1992; Sommer et al.1990)和 gRF (Serum responsefactor)(来自现代人)(Norman et al.1988)四个最早被鉴定的该家族成员的首字母。目前已经从被子植物各大类群中分离到了大量的MIKCe型MADS-box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建,研究表明,被子植物中的这些MADS-box基因可被划归至 12 个主要的基因亚家族(gene subfamilies)中:AP1/SQUA、AP3/P1、AG/STK、SEP、AGL6、GGM13、SVP/STMADS11、S0C1/TM3、AGL12、AGL17、AGL15 和 FLC (Becker and Theissen2003)。在许多双子叶植物如拟南芥、番茄和金鱼草中,大多数SVP基因在花分生组织的确定和控制开花时间中发挥作用。SVP在周围寒冷环境下受温度影响上调表达,导致晚花(Leeet al.,2007);此外它还受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的下调表达。svp突变体早花,然而拟南芥中组成型表达抑制开花,影响花器官发育,主要表现在促使花向茎状结构转变并且形成叶片状花萼(Hartmann et al., 2000;Gregis et al.,2006)。交互作用模型表明,SVP/AGL24/S0C1复合体在抑制花分生组织早期分化和决定花器官发育的时间上起着决定性作用(Gregis et al., 2009;Liu et al., 2009;Lee and Lee, 20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淫羊藿EsSVP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淫羊藿EsSVP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淫羊藿EsSVP蛋白的编码基因,即EsSVP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如 SEQ ID N0.2 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含有EsSVP基因的载体、宿主细胞及工程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EsSVP基因在改良植物花瓣性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EsSVP基因在调控植物花期、花萼形状、大小、厚度及花瓣开合程度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为拟南芥或矮牵牛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EsSVP基因在制备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转基因植株的构建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含有EsSVP基因的载体转入植物组织中,筛选转基因植株。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首次克隆获得淫羊藿EsSVP基因,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拟南芥、矮牵牛)中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对于淫羊藿花期和花瓣、萼片的性状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为进一步改良观赏性植物,如淫羊藿的观赏性状提供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淫羊藿EsSVP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结果。图2为淫羊藿Es`SVP蛋白序列比对结果及系统发育树;其中,A为EsSVP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 SVP、AGL24、S0C1、番茄 StMADSlU StMADS16、大麦 HvBMl、HvBMlO,水稻0sMADS22、0sMADS47、0sMADS55序列比对结果;B为基于MIKC结构域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NJ树,其他物种基因包括:拟南芥SVP (NM_127820)、AGL24 (NM_118587)、番茄 StMADSll (AF008652)、StMADS16(AY643736)、水稻 0sMADS22(AB107957)、0sMADS47 (AY345221)、0sMADS55 (AY345223)、大麦 HvBMl (AJ249142)、HvBMlO (EF043040)、包菜 BcSVP(DQ922945)、桉树 EgrSVP(AY273873)、梅花 PmDAM6(AB437345)、乳浆草 EeDAM2(EU339320)、枳 CtSVP(FJ373211)、蓝宝石龙血树 PkMADSl(AF060880)、苹果 MdMADS20 (EB137980)、MdMADS25 (C0723380)、MdMADS201 (C0899324)、拟南芥FLC(NM_001085094) ,AP1(NM_105581)和 SOCl (NM_130128)作为外类群。图3为EsSVP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Actin基因作为内参。图4为35S:: EsSVP超量表达转化拟南芥表型分析结果;(A-B)野生型(Columbia)(左)与35S::EsSVP异位表达,35S::EsSVP5#(A)长日照条件下(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右)抑制开花,35S::EsSVPl#(B)短日照条件下(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右)提前开花。箭头示花分生组织。(D-F)与野生型对照(C)相比,35S::EsSVPl#(D)花分生组织诱导出2个具有较长花柄的二级花分生组织和I个花序分生组织,且二级的花序分生组织显示出与主花序相同的模式;35S::EsSVP2#(E)具较长果柄的果实着生较多的毛状体;35S::EsSVP4#(F)开放的叶片状花萼,绿色的花瓣。(G-H)主花诱导出5枚花萼5枚花瓣(G,箭头所示),4枚额外的花分生组织从花瓣状花萼的腋下长出(H,箭头示主花)。(J-L) 35S::EsSVP4#花和花萼,与野生型(I)相比,4枚(J)和5枚(K)开放的花瓣状花萼;与野生型(L,左)白色花瓣相比,绿色花瓣(L,右).(M)35S::EsSVP2#具长果柄的果荚上着生较多的毛状体、叶片状花萼开放状(箭头所示)。(N)成熟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淫羊藿EsSVP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淫羊藿EsSVP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0.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基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0.2所示。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载体。5.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工程菌。6.权利要求2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能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