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42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包含:一铝合金底材,在该铝合金底材上有一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有多个氧化孔,且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的表面分布有多个聚苯胺区块;一塑料层,结合在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并填满前述氧化孔。借此,可有效降低该铝合金底材储存在一般环境下受到污染而氧化的程度,并提升该铝合金底材与该塑料层间的结合强度,俾以达到延长铝合金复合基材的使用期限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包含:一铝合金底材,在该铝合金底材上有一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有多个氧化孔,且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的表面分布有多个聚苯胺区块;一塑料层,结合在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并填满前述氧化孔。借此,可有效降低该铝合金底材储存在一般环境下受到污染而氧化的程度,并提升该铝合金底材与该塑料层间的结合强度,俾以达到延长铝合金复合基材的使用期限的目的。【专利说明】f吕合金复合基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基材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许多金属制产品会在外壳结合包覆一塑料层,利用塑料层作为隔热、防撞、抗刮等保护作用,例如3C产品的外壳组件。而现有铝或铝合金与塑料的结合,借由将铝或铝合金经过某些特殊的表面蚀孔处理(例如:化学蚀刻或电 化学蚀刻处理)后,使其可直接与注塑塑料相结合,因此,铝或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是铝材重要的处理工艺。有关于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的现有技术,有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201325905号『铝或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及制品』的专利案,揭露一种铝或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及制品,所述制品包括一铝或铝合金基体、依次形成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上的一阳极氧化膜及一电镀层,所述阳极氧化膜包括依次形成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表面的一阻挡层及一多孔层,所述阳极氧化膜还形成有多个第二氧化孔,所述第二氧化孔贯穿所述阻挡层与多孔层。前案『铝或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及制品』,透过阳极氧化而于铝或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多孔性的阳极氧化膜,由于大量微孔孔内面积,增加了铝或铝合金表面与塑料间的结合强度,惟未封孔的阳极氧化膜,使曝露在环境中的铝或铝合金随着其有效表面积的增加,相对地其受环境污染(如空气中水气)的程度也大为增加,使铝或铝合金表面易生成氧化物而造成铝或铝合金表面粗糙度降低,导致后续的表面处理工艺(如表面喷涂、包塑与塑料射出成形等)良率变差。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有效降低铝合金底材储存在一般环境下受到污染而氧化的程度,并提升铝合金底材与塑料层间的结合强度,俾以达到延长铝合金复合基材的使用期限。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其包含:—招合金底材,在该招合金底材上有一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有多个氧化孔,且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的表面分布有多个聚苯胺区块;一塑料层,结合在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并填满前述氧化孔。上述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的膜厚为2微米至18微米。上述氧化孔的开口孔径介于10奈米至200奈米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在铝合金底材上形成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利用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的表面的多个聚苯胺区块,以有效降低铝合金底材储存在一般环境下受到污染(如水气)而氧化的程度,即透过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可延缓铝合金底材表面生成氧化物的速度,而能避免因氧化物的生成造成铝合金底材表面粗糙度降低,进而影响铝合金底材与塑料层间的结合强度,又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亦有助于提升铝合金底材与塑料层间的结合强度,故能达到延长铝合金复合基材的使用期限的目的。本技术的功效在于:1.本技术有效降低该铝合金底材储存在一般环境下受到污染(如水气)而氧化的程度,即透过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可延缓该铝合金底材表面生成氧化物的速度,而能避免因氧化物的生成造成该铝合金底材表面粗糙度降低,进而影响该铝合金底材与该塑料层间的结合强度,因此可提升后续表面喷涂、包塑与塑料射出成形等表面处理工艺的良率。2.本技术有效提升该铝合金底材与该塑料层的结合强度。3.本技术有效延长铝合金复合基材的使用期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铝合金底材表面的电子显微图其一;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铝合金底材表面的电子显微图其二。符号说明I铝合金底材 2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1聚苯胺区块 3氧化孔4塑料层d膜厚t开口孔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铝合金底材1,在该铝合金底材I上有一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其中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的膜厚d为2微米至18微米,于本实施例中该铝合金底材I上的多孔性氧化膜2的膜厚d为11微米至12微米(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又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上有多个氧化孔3,且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的表面分布有多个聚苯胺区块21,其中前述氧化孔3的开口孔径t介于10奈米至200奈米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前述氧化孔3的开口孔径t介于10奈米至80奈米之间(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一塑料层4,结合在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上,并填满前述氧化孔3。本技术的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前述铝合金底材I透过电化学加工方式,使该铝合金底材I上有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且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上有多个前述的氧化孔3,再以射出成型(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的膜厚d需达7微米以上)、塑料包塑(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的膜厚d需达7微米以上)或涂装(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的膜厚d需达3微米以上)等方式将该塑料层4结合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上,并填满前述氧化孔3,其中该塑料层4可为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乙烯PS、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树脂PC、聚乙稀PE、聚醚醚铜PEEK、聚甲醛树脂POM、聚丙烯树脂PP、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甲基酸脂PU、不饱和聚脂UP、聚苯硫醚PPS或高玻纤等。借由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上的氧化孔3可以使该塑料层4以卡固的方式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紧密接合,又该多孔性氧化膜2表面的聚苯胺区块21有助于该塑料层4附着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上,因此可提升该铝合金底材I与该塑料层4的结合强度,让该铝合金底材I与该塑料层4不易因外力碰撞而相互分离,故该塑料层4可稳固地结合于该铝合金底材I上。另一方面,该多孔性氧化膜2表面的聚苯胺区块21可以使未进行射出成型、塑料包塑或涂装等的该铝合金底材1,在一般环境下储存可减少受到污染(如空气中水气)而降低其氧化的程度,即透过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2可延缓该铝合金底材I表面生成氧化物的速度,而能避免因氧化物的生成造成该铝合金底材I表面粗糙度降低,进而影响该铝合金底材I与该塑料层4间的结合强度,因此可提升后续表面处理工艺的良率。综合前述优点,本技术有效延长铝合金复合基材的使用期限。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复合基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铝合金底材,在该铝合金底材上有一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有多个氧化孔,且于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的表面分布有多个聚苯胺区块;一塑料层,结合在该含有聚苯胺的多孔性氧化膜上,并填满前述氧化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成一
申请(专利权)人:浩盟车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