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807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功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一为一碳纳米管膜;其中,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线以及多个碳纳米管团簇,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间隔设置,所述碳纳米管团簇设置于相邻两个碳纳米管线之间且通过范德华力与所述碳纳米管线紧密相连,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的碳纳米管团簇之间间隔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通常包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电极(阳极)、一有机功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阴极)。所述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于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透明基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机功能层接触设置。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处于工作状态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分别施加正、负电压,这样,空穴与电子会在所述有机功能层中发生复合而产生光线,该光线可以透过所述第一电极以及透明基板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射出。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电极一般采用透明的氧化铟锡(ΙΤ0)层,然而ITO层在热的驱动下会产生铟(In)的扩散,从而容易导致有机功能层的老化,另外,该ITO层还具有机械性能较差等缺点,故,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不稳定且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寿命长、稳定性高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功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一为一碳纳米管膜;其中,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线以及多个碳纳米管团簇,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碳纳米管团簇设置于相邻两个碳纳米管线之间且通过范德华力与所述碳纳米管线紧密相连,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的碳纳米管团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功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接触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一包括多个碳纳米管及多个孔隙,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组成多个碳纳米管线及多个碳纳米管团簇,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间隔设置,所述碳纳米管团簇设置于相邻两个碳纳米管线之间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碳纳米管线及两个碳纳米管团簇之间定义出所述孔隙,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的面积与所述多个孔隙的面积比大于0,且小于等于1: 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由于碳纳米管组成的碳纳米管线及碳纳米管团簇具有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故,该碳纳米管膜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耐用性及稳定性。其二,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则由碳纳米管组成的碳纳米管膜也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因此,采用上述碳纳米管膜作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极,可以相应的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效工作电流,从而提高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率。最后,该碳纳米管膜中碳纳米管的面积与所述多个孔隙的面积比大于0,且小于等于1: 19,故,该碳纳米膜的透光率可以高于95%,从而可以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所使用的第一电极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所使用的第一电极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制备第一电极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制备第一电极所使用的碳纳米管初级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制备第一电极所使用的形成有一行通孔的碳纳米管初级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制备第一电极所使用的形成有多行通孔的碳纳米管初级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制备第一电极所使用的形成有多行通孔的碳纳米管初级膜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所使用的第一电极的结构不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所使用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功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一为一碳纳米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线以及多个碳纳米管团簇,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碳纳米管团簇设置于相邻两个碳纳米管线之间且通过范德华力与所述碳纳米管线紧密相连,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的碳纳米管团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 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功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一为一碳纳米管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线以及多个碳纳米管团簇,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碳纳米管团簇设置于相邻两个碳纳米管线之间且通过范德华力与所述碳纳米管线紧密相连,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的碳纳米管团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的多个碳纳米管线平行设置,并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导电通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团簇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沿一第二方向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连接形成一第二导电通路,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团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行排列或交错排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每个碳纳米管线由多个碳纳米管构成,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基本沿碳纳米管线的轴向方向延伸且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线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碳纳米管线的直径大于等于0.1微米,且小于等于100微米。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每个碳纳米管团簇包括多个碳纳米管,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的轴向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每个碳纳米管团簇包括多个碳纳米管,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的轴向与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的轴向交叉设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的间距大于0.1毫米。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相邻的碳纳米管团簇之间的间距大于I毫米。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辰王昱权潜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