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吸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一过滤层及一微型电源,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中,所述过滤层包括两层碳纳米管层及一绝缘多孔层,所述绝缘多孔层位于该两层碳纳米管层之间,所述电源微型用于向所述两层碳纳米管层输入电压,使两层碳纳米管层之间形成电场。形成电场。形成电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吸附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口罩,尤其涉及一种静电吸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口罩大多数只具有有限的过滤功能,并不能过滤空气中PM2.5级别的微小尘埃。而对于过滤效率较高口罩,主要是通过阻挡的方式阻止污染物进入人体。但由于人正常呼吸的需要,口罩的呼吸阻力不能太大,这就造成了阻尘效率与呼吸阻力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吸附效率高且呼吸阻力小的静电吸附口罩。
[0004]一种静电吸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及一系带,进一步包括一过滤层、及一微型电源,所述过滤层包括一第一碳纳米管层、一第二碳纳米管层及一绝缘多孔层,所述绝缘多孔层设置于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之间,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与微型电源电连接,微型电源使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之间形成一电场。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包括一过滤层,在向过滤层输入电信号后,在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之间形成电场,电场可以吸附浸入口罩中的尘埃颗粒以及带电荷的细菌或者病毒,因此,该静电吸附的口罩通过设置过滤层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过滤效果;同时,由于该静电吸附口罩并非单纯靠口罩的微孔阻挡尘埃颗粒以及带电荷的细菌或者病毒,因此,口罩的微孔孔径不用太小,口罩的呼吸阻力不会太大,佩戴者舒适感较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的剖面示意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0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过滤层中碳纳米管层的扫描电镜图。
[000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过滤层中碳纳米管层的透射电镜图。
[001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中碳纳米管层所使用的碳纳米管拉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0011]图6为图5中碳纳米管拉膜中碳纳米管片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中碳纳米管层中所使用的碳纳米管絮化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0013]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中碳纳米管层中所使用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001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中过滤层中电极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001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中过滤层中电极的设置方式示
意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静电吸附口罩
ꢀꢀꢀꢀꢀꢀꢀꢀꢀ
100
[0018]口罩本体
ꢀꢀꢀꢀꢀꢀꢀꢀꢀꢀꢀꢀꢀ
102
[0019]系带
ꢀꢀꢀꢀꢀꢀꢀꢀꢀꢀꢀꢀꢀꢀꢀꢀꢀ
104
[0020]过滤层
ꢀꢀꢀꢀꢀꢀꢀꢀꢀꢀꢀꢀꢀꢀꢀ
106
[0021]第一电极
ꢀꢀꢀꢀꢀꢀꢀꢀꢀꢀꢀꢀꢀ
108
[0022]微型电源
ꢀꢀꢀꢀꢀꢀꢀꢀꢀꢀꢀꢀꢀ
110
[0023]第一碳纳米管层
ꢀꢀꢀꢀꢀꢀꢀ
112
[0024]第二碳纳米管层
ꢀꢀꢀꢀꢀꢀꢀ
114
[0025]绝缘多孔层
ꢀꢀꢀꢀꢀꢀꢀꢀꢀꢀꢀ
116
[0026]碳纳米管片段
ꢀꢀꢀꢀꢀꢀꢀꢀꢀ
143
[0027]碳纳米管
ꢀꢀꢀꢀꢀꢀꢀꢀꢀꢀꢀꢀꢀ
145
[002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所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吸附口罩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吸附口罩100,包括一口罩本体102及两个系带104,一过滤层106及一微型电源110。所述过滤层106包括一第一碳纳米管层112、一第二碳纳米管层114及一绝缘多孔层116。所述绝缘多孔层116设置于第一碳纳米管层112和第二碳纳米管层114之间,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层112和第二碳纳米管层114与微型电源110电连接,微型电源110使第一碳纳米管层112和第二碳纳米管层114之间形成一电场。
[0031]所述口罩本体102至少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和外层层叠设置。所述过滤层106设置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所述两个系带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102的相对的两端。两个系带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102的两个侧边,用于将口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上。可以理解,系带104也可以采用其它设置方式,如套头式。
[0032]所述口罩本体102的材料优选轻薄且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可以为棉布、丝绸、纱布、无纺布、麻、纤维、尼龙、氨纶、聚酯、聚丙烯腈等。
[0033]所述口罩本体102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的两层结构,也可以为一多层结构。所述口罩本体102可以为一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由至少两层结构通过缝纫或粘结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可以理解,所述至少两层结构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只要保证所述至少两层结构可以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放置过滤层106即可。所述口罩本体102的形状可以为圆弧形、半圆球形、杯形、长方形或其它所需的形状。
[0034]优选的,所述系带104为一弹性系带。所述系带104的设置方式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只要能够起到将静电吸附口罩固定在使用者面部的作用即可。例如: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系带104,该系带10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口罩本体102的两个侧边,该系带可以将口罩固定于使用者的头的后部。可以理解,所述静电吸附口罩也可以不设置系带。例如:直接在所述口罩本体102的内表面设置一可重复粘贴的粘帖件,该粘结件可以直接粘帖在皮肤上,即不
会对佩戴者造成压迫感,也不会妨碍微血管血液流动,大幅改善佩戴者的舒适感。
[0035]所述过滤层106同时起到过滤和除菌的作用。所述过滤层106的厚度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所述过滤层106为一柔性层,包括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孔径的大小可以为大于5微米。所述微孔的孔径可以为大于2.5微米小10微米。优选地,所述微孔的孔径大于3微米。
[0036]所述过滤层106包括一第一碳纳米管层112、一第二碳纳米管层114及一绝缘多孔层116。所述绝缘多孔层116将第一碳纳米管层112和第二碳纳米管层114间隔设置。所述绝缘多孔层116的厚度可以为5微米至1毫米。所述绝缘多孔层116的材料可以为棉布、丝绸、纱布、无纺布、麻、纤维、尼龙、氨纶、聚酯、聚丙烯腈等。
[0037]以下描述中,碳纳米管层指的是第一碳纳米管层112或第二碳纳米管层114。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碳纳米管层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且不含任何杂质。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均匀分布的大量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碳纳米管层可以为仅包括碳纳米管的纯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吸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及两个系带及一过滤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微型电源,所述过滤层包括一第一碳纳米管层、一第二碳纳米管层及一绝缘多孔层,所述绝缘多孔层设置于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之间,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分别与微型电源电连接,所述微型电源使第一碳纳米管层和第二碳纳米管层之间形成一电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过滤层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微孔,微孔的孔径为2.5~10微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层或第二碳纳米管层为自支撑结构的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相互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吸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为一仅包括碳纳米管的纯碳纳米管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吸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潜力,王昱权,范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