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包括空旋座组件、游离片、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空旋座组件上设有通孔,游离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空旋座组件的通孔内,空旋座组件上设有离合销,游离片上设有供离合销插入的离合孔,空旋座组件的通孔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卡合的接合部,游离片两端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卡合的卡合接合部。空旋座组件两端均可与内连接轴连接,以及游离片两端均可与内连接轴连接,只要互换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即可实现离合机构的左右互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包括空旋座组件、游离片、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空旋座组件上设有通孔,游离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空旋座组件的通孔内,空旋座组件上设有离合销,游离片上设有供离合销插入的离合孔,空旋座组件的通孔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卡合的接合部,游离片两端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卡合的卡合接合部。空旋座组件两端均可与内连接轴连接,以及游离片两端均可与内连接轴连接,只要互换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即可实现离合机构的左右互换。【专利说明】 左右互换离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锁的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门锁离合机构,其结构一般采用左开或者右开的方式,其门锁在生产组装前要先确定门锁的左开或右开。其门锁在现场安装时发现门锁与门的安装不匹配时,很难在安装现场进行调换,门锁的安装和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适用于左开门又可适用于右开门的门锁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包括空旋座组件、游离片、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空旋座组件上设有通孔,游离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空旋座组件的通孔内,空旋座组件上设有离合销,游离片上设有供离合销插入的离合孔,空旋座组件的通孔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卡合的接合部,游离片两端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卡合的卡合接合部。空旋座组件两端均可与内连接轴连接,以及游离片两端均可与内连接轴连接,只要互换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即可实现离合机构的左右互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旋座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中空的空旋座,游离片位于空旋座内,空旋座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离合销设于安装孔内,安装孔上设有第一台阶,离合销上设有第二台阶,复位弹簧套装在离合销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空旋座上的第一台阶上,另一端顶在离合销上的第二台阶上。通过在和离合销和空旋座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可实现离合销的自动复位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旋座组件还包括离合片,离合片的一侧设置有与内连接轴连接的接合部,离合片通过接合部与内连接轴连接,离合片的另一侧与空旋座连接。设置离合片更便于安装和拆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游离片上与离合片连接的相对端设有与内连接轴连接的接合部。在游离片上设置与离合片上的接合部尺寸一致的接合部,可实现内连接轴连接方向的左右调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旋座组件还包括拨片,拨片卡接在空旋座的一端,拨片与空旋座的连接部位呈双面对称设置。将拨片翻转后仍可与空旋座卡接,在实现左右互换的时候可以改变拨片的方向。【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的A部位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的空旋座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左右互换的离合机构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2和图3。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包括空旋座组件10、游离片30、内连接轴20和外连接轴40,空旋座组件10上设有通孔16,游离片30可转动地设置在空旋座组件10的通孔16内,空旋座组件10上设有离合销12,游离片30上设有供离合销12插入的离合孔31,空旋座组件10的通孔16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适合与内连接轴20卡合的接合部101,游离片30两端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40卡合的卡合接合部32。外连接轴40与游离片30的一端卡接并能带动游离片30转动。当离合销12插入离合孔31时,游离片30可带动空旋座组件10转动,当离合销12离开离合孔31时,游离片30和空旋座组件10可各自独立转动。参照图2和图3。空旋座组件10还包括离合片19,离合片19的一侧设置有与内连接轴20连接的接合部101并与内连接轴20连接。离合片19的另一侧与空旋座14卡接。空旋座14与离合片19相对的一侧设有可与内连接轴20连接的接合部101。内连接轴20端部设有连接头21。离合片19的一侧设置有与内连接轴20连接的接合部101,连接头21与离合片19的接合部101卡接并能带动离合片19转动。游离片30上与离合片19连接的相对端设有与内连接轴20连接的接合部101,游离片30上的接合部101与离合片19上的接合部101尺寸一致。参照图4。空旋座组件10包括支柱套11、复位弹簧13、空旋座14和拨片15,空旋座14侧面设有与通孔16垂直并连通的安装孔17,安装孔17与通孔16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台阶18,离合销12上设有第二台阶121,复位弹簧13和离合销12设置在安装孔17内,复位弹簧13的一端顶在空旋座14上的第一台阶18上,另一端顶在离合销12上的第二台阶121上。支柱套11套装在离合销12外并固定安装在空旋座14上。离合销12的端部穿过支柱套11并伸出空旋座14外。拨片15卡接在空旋座14的一端,拨片15与空旋座14的连接部位呈双面对称设置。拨片15与锁的锁舌机构相接,可带动锁舌机构的锁舌缩回而打开门锁。左右互换的工作原理:参照图5,内连接轴20和外连接轴40的连接方向相互调换,即可实现锁的离合机构左右互换。离合器闭合工作原理:离合销12受到外力推动,压缩复位弹簧13,离合销12 —端进入到游离片30的离合孔31内,使得离合销12 —端在空旋座14的安装孔17内,另一端在游离片30孔内,从而实现两个零部件的连接;当外连接轴40外受力转动时,外连接轴40将转矩传到游离片30,并与之同转,游离片30通过离合销12与空旋座组件10连接,并与之同转。离合器开放工作原理:离合销12在复位簧13作用下,离合销12始终保持在空旋座14的安装孔17内,不会进入到游离片30的安装孔内,不能使空旋座组件10与游离片30产生连接;当外连接轴20外受力转动时,外连接轴20将转矩传到游离片30,并与之同转,游离片30没有通过离合销12与空旋座组件10连接,所以游离片30不能与空旋座组件10同转,从而实现离合器开放工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旋座组件(10)、游离片(30)、内连接轴(20)和外连接轴(40 ),所述空旋座组件(10 )上设有通孔(16 ),所述游离片(30 )可转动地设置在空旋座组件(10)的通孔(16)内,所述空旋座组件(10)上设有离合销(12),所述游离片(30)上设有供离合销(12)插入的离合孔(31 ),所述空旋座组件(10)的通孔(16)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适合与内连接轴(20)卡合的接合部(101 ),所述游离片(30)两端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40)卡合的卡合接合部(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旋座组件(10)包括复位弹簧(13)和中空的空旋座(14),所述游离片(30)位于空旋座(14)内,所述空旋座(14)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17),所述离合销(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左右互换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旋座组件(10)、游离片(30)、内连接轴(20)和外连接轴(40),所述空旋座组件(10)上设有通孔(16),所述游离片(30)可转动地设置在空旋座组件(10)的通孔(16)内,所述空旋座组件(10)上设有离合销(12),所述游离片(30)上设有供离合销(12)插入的离合孔(31),所述空旋座组件(10)的通孔(16)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适合与内连接轴(20)卡合的接合部(101),所述游离片(30)两端均设置有适合与外连接轴(40)卡合的卡合接合部(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再丰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