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丹专利>正文

自行车把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415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形美观、一体化的仅用一个锁紧螺栓即可将车把、旋转脖颈和把立管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自行车把立。其包括把立管、把立固定座、芯轴、旋转脖颈、把横孔和芯轴孔,在把横孔至芯轴孔之间,设有与把横孔和芯轴孔连通并将旋转脖颈分割为上颈板和下颈板的隔离空间,在下颈板上设有将下颈板分割为前板和后板的相叠错合的咬合缝隙,在上颈板与前板或后板之间,设有可压缩隔离空间并将车把和芯轴分别固定在把横孔和芯轴孔中的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用一个锁紧螺栓,便可方便的将车把固定在把立管上,其外形美观大方,由于一体化的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同时,因减少紧固螺栓的数量,不仅安装和调整简单,而且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外形美观、一体化的仅用一个锁紧螺栓即可将车把、旋转脖颈和把立管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自行车把立。其包括把立管、把立固定座、芯轴、旋转脖颈、把横孔和芯轴孔,在把横孔至芯轴孔之间,设有与把横孔和芯轴孔连通并将旋转脖颈分割为上颈板和下颈板的隔离空间,在下颈板上设有将下颈板分割为前板和后板的相叠错合的咬合缝隙,在上颈板与前板或后板之间,设有可压缩隔离空间并将车把和芯轴分别固定在把横孔和芯轴孔中的锁紧螺栓。本技术仅用一个锁紧螺栓,便可方便的将车把固定在把立管上,其外形美观大方,由于一体化的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同时,因减少紧固螺栓的数量,不仅安装和调整简单,而且降低了成本。【专利说明】自行车把立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立,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整的自行车把立。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自行车头包括车把、实心体的旋转脖颈1、把立固定座7和把立管8,车把的中部置于旋转脖颈I前端的把横孔11中旋转至合适位置固定之,旋转脖颈I后端的芯轴孔12通过与芯轴6的固定连接将旋转脖颈I固定在把立固定座7上,把立固定座7又通过把立管螺杆81将把立固定座7固定在把立管8上。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自行车的车把与旋转脖颈I的连接结构为:将车把中部置于截面为半圆形带有敞口的把横孔11中,再用二个把横紧固螺栓13穿过截面为半圆形的扣置在把横孔11对应的车把的外周壁上的夹板15,将车把固定在旋转脖颈I上,当需要调整车把的角度时,可通过旋松所述的把横紧固螺栓13来调整,调整完毕旋紧把横紧固螺栓13即可。而旋转脖颈I与芯轴6的连接是通过一个旋转脖颈紧固螺栓14来完成的,即通过旋转脖颈紧固螺栓14将旋转脖颈I固定在把立固定座7上。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I)结构凌乱、部件繁多;2)装配步骤不简洁,需要调整时,操作又较烦琐;3)外形老套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一体化的仅用一个锁紧螺栓即可将车把、旋转脖颈和把立管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自行车把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自行车把立,包括把立管、把立固定座、芯轴、旋转脖颈、所述旋转脖颈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供车把安装的把横孔和供芯轴配合安装的芯轴孔,所述旋转脖颈上的把横孔至芯轴孔之间,设有扁平状的与所述把横孔和芯轴孔连通的隔离空间,该隔离空间将旋转脖颈分割为上颈板和下颈板,在下颈板上设有相叠错合的咬合缝隙,该咬合缝隙将下颈板分割为前板和后板,在上颈板与前板或后板之间,设有可压缩所述隔离空间并将车把和芯轴分别固定在把横孔和芯轴孔中的锁紧螺栓。所述咬合缝隙为纵截面形状呈弧线形的咬合缝隙。所述锁紧螺栓置于上颈板与所述前板之间,所述咬合缝隙截面形状由下至上呈纵向缺口再向前、向上延伸的弧形线间隙,该咬合缝隙处,所述前板置于所述后板之下。所述锁紧螺栓置于上颈板与所述后板之间,所述咬合缝隙截面形状由下至上呈纵向缺口再向后、向上延伸的弧形线间隙,该咬合缝隙处,所述后板置于所述前板之下。所述咬合缝隙设于所述下颈板的中线位置。在所述芯轴孔上还套有装饰密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一体化流线型且在下颈板设有咬合缝隙的旋转脖颈的结构,使得本技术通过旋紧仅有的一个锁紧螺栓,即可将车把固定在把横孔中,同时,也将旋转脖颈固定在芯轴上,再通过已有的把立固定座和把立管螺杆,便可很方便的将车把固定在把立管上,本技术(又称BL90W — 25型可调把立)外形美观大方,由于其一体化的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同时,因减少紧固螺栓的数量,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其结构简单的特点,也大大方便了人们对其进行的安装和调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转脖颈与把立管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脖颈与把立管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如下:旋转脖颈1、把横孔11、芯轴孔12、把横紧固螺栓13、旋转脖颈紧固螺栓14、夹板15、隔离空间2、上颈板3、下颈板4、前板41、后板42、咬合缝隙43、锁紧螺栓5、芯轴6、把立固定座7、把立管8、把立管螺杆81、装饰密封盖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自行车把立,包括一体化流线型的金属材料所制的旋转脖颈1,在旋转脖颈I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内带有防滑齿条的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自行车车把的中部穿置于所述的把横孔11中,旋转脖颈I通过芯轴孔12与芯轴6的固定连接,将旋转脖颈I连同车把固定在把立固定座7上,再通过置于把立管8中的把立管螺杆81,将整个车把固定在把立管8上。本技术的旋转脖颈I分上颈板3和下颈板4,上颈板3和下颈板4间设有扁平状的隔离空间2,该隔离空间2为将把横孔11与芯轴孔12相连通的一个通道,该通道的延长线优选设置为过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的截面圆心。在下颈板4上设有纵截面形状呈弧线形的咬合缝隙43,该咬合缝隙43优选设置在下颈板4的中线位置,该咬合缝隙43又将下颈板4分割为前板41和后板42,即前板41与后板42可以相对上下移动。在该咬合缝隙43处,由于咬合缝隙43的纵截面形状呈弧线形,因此,此处的前板41与后板42之间各有一部分,上下重叠在一起,重叠的方式有以下两种:I)重叠部分中前板41置于后板42之下即咬合缝隙43纵截面形状为由下至上呈纵向缺口再向前、向上延伸的弧形线间隙,也可以为一条由下至上呈倾斜向前、向上顶端为纵向缺口的直线间隙。2)重叠部分中后板42置于前板41之下即咬合缝隙43纵截面形状为由下至上呈纵向缺口再向后、向上延伸的弧形线间隙,也可以为一条由下至上呈倾斜向后、向上顶端为纵向缺口的直线间隙。对前述I)的情况,本技术在上颈板3与前板41之间设置螺纹孔,通过锁紧螺栓5将上颈板3与下颈板4之间的咬合缝隙43变窄,也就是说,当旋紧锁紧螺栓5时,由于前板41置于后板42之下,因此,前板41带动后板42向上颈板3方向靠拢,由此将咬合缝隙43的间隙缩小,也即是说,咬合缝隙43间隙的缩小使得所述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的孔径收紧,所以,旋紧锁紧螺栓5即通过下颈板4与上颈板3的相对移动而将车把和旋转脖颈I分别锁紧固定在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中。同理,对于前述2)的情况,也同样是旋紧锁紧螺栓5即通过下颈板4与上颈板3的相对移动而将车把和旋转脖颈I分别锁紧固定在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中。为了防潮、防尘和外形完整美观,在所述芯轴孔12上还套有装饰密封盖9。本技术将旋转脖颈I设计为一个一体化的零件,通过线切割技术将其下颈板4分割为前板41和后板42两部分的联动变形锁紧机构。本技术外形设计简洁、轻巧、流畅、美观大方。【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把立,包括把立管(8)、把立固定座(7)、芯轴(6)、旋转脖颈(I)、所述旋转脖颈(I)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供车把安装的把横孔(11)和供芯轴配合安装的芯轴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脖颈(I)上的把横孔(11)至芯轴孔(12)之间,设有扁平状的与所述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连通的隔离空间(2),该隔离空间(2)将旋转脖颈(I)分割为上颈板(3)和下颈板(4),在下颈板(4)上设有相叠错合的咬合缝隙(43),该咬合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把立,包括把立管(8)、把立固定座(7)、芯轴(6)、旋转脖颈(1)、所述旋转脖颈(1)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供车把安装的把横孔(11)和供芯轴配合安装的芯轴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脖颈(1)上的把横孔(11)至芯轴孔(12)之间,设有扁平状的与所述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连通的隔离空间(2),该隔离空间(2)将旋转脖颈(1)分割为上颈板(3)和下颈板(4),在下颈板(4)上设有相叠错合的咬合缝隙(43),该咬合缝隙(43)将下颈板(4)分割为前板(41)和后板(42),在上颈板(3)与前板(41)或后板(42)之间,设有可压缩所述隔离空间(2)并将车把和芯轴(6)分别固定在把横孔(11)和芯轴孔(12)中的锁紧螺栓(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丹刘宝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丹 刘宝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