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090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机身温度在烹调过程中变化也能够稳定且高精度地检测锅温度,且安全性、易用性有所提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红外线检测机构,其设置于加热线圈的下方并检测从被加热物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检测机构,其基于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以及反射传感器,其具备向顶板投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机构、和接收被加热物反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受光机构,反射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基于电阻因周围温度而变化的周围温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来使施加于红外线受光机构的电压变化,温度检测机构基于反射传感器的输出来对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进行修正,检测出被加热物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机身温度在烹调过程中变化也能够稳定且高精度地检测锅温度,且安全性、易用性有所提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红外线检测机构,其设置于加热线圈的下方并检测从被加热物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检测机构,其基于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以及反射传感器,其具备向顶板投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机构、和接收被加热物反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受光机构,反射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基于电阻因周围温度而变化的周围温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来使施加于红外线受光机构的电压变化,温度检测机构基于反射传感器的输出来对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进行修正,检测出被加热物的温度。【专利说明】感应加热烹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作为锅温度检测机构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感应加热烹调器为如下结构,即:在由晶体玻璃等构成的顶板下方设置同心圆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以下简称为“加热线圈”),使高频电流流过该加热线圈,利用所产生的磁场在载置于顶板上的作为烹调容器的锅底引起涡电流,并利用该焦耳热对作为烹调容器的锅直接加热。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锅温检测方法,多使用利用红外线传感器隔着顶板来观测从锅底辐射的红外线并检测温度的方法。该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加热线圈中心空隙附近的下方,利用红外线传感器隔着顶板来检测从锅底辐射的红外线,并根据其输出对驱动加热线圈的逆变器电路输出进行控制来调整烹调温度。利用红外线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的情况的课题是,会受到被测定物(烹调锅)的红外线辐射率的影响。锅底的红外线辐射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锅底的材质、颜色、加工状态(锅底的涂装、刻印、发纹加工、环形加工、打入加工、凹凸等)。另外,即使是相同的锅,红外线辐射率也会因附着在锅底的食用油等污垢而不同。即,即使是相同温度、相同材质的锅底,若颜色、加工或者脏污状态、凹凸不同,则辐射的红外能量不同,故由红外线传感器接收的红外能量也不同,从而会检测出不同的温度。因此,需要对因锅底的不同而导致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的温度检测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正的机构。作为解决该课题的方法,存在专利文献1、2、3所列举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I的技术为:具备接收对放置在顶板上的被加热物(锅)投光的光源和接收来自被加热物的反射光的受光传感器,利用根据受光传感器的输出而换算出的被加热物的福射率来对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修正并进行温度检测。由此,成为对被加热物(锅)的辐射率不产生影响的准确的锅温度检测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I的基础上,将相对的发光机构与受光机构以与载置锅的顶板具有角度a的方式配置。专利文献3在上述的基础上具备多个配置于受光机构的周围的发光单元。提出了如下温度检测机构,即:利用受光机构以与多个发光机构的发光同步的方式接收锅对多个发光机构依次发出的光线的反射光,根据该输出得到锅底面的多个位置的反射率并将其换算成辐射率,并利用该辐射率对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修正来进行温度检测。专利文献4提出了如下机构,S卩:具备从顶板的端面入射近红外线的发光机构、和设置于与上述发光机构面对的端面的检测来自锅的底面的反射光的强度的反射传感器,根据反射传感器的输出得到锅底面的辐射率,并利用该辐射率对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修正来进行温度检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588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4122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2195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609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中,作为具体的发光机构而提出了单一的红外线LED或者激光等光源,作为受光机构而提出了单一的红外线光电晶体管,而且,公开了这些机构的使用波长、基于光学带通滤波器的分光机构。但是,如后所述,在使用单一的红外线LED和单一的红外线光电晶体管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地检测锅的反射率、即辐射率。另外,没有言及红外线LED或者红外线光电晶体管的温度特性以及反射率检测的温度特性。因此,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时,反射率检测值变化,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修正也变化。因此,存在即使利用该反射率(辐射率=1-反射率)对温度检测红外线传感器输出进行修正来进行温度检测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的课题。专利文献2?4中也没有言及红外线LED或者红外线光电晶体管的温度特性以及反射率检测的温度特性,因此,存在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时锅温度的检测精度下降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感应加热烹调器,即:在作为红外线传感器而使用热电堆的锅温度检测机构中,能够稳定且高精度地检测锅温度而不受放置于顶板上的锅底的状态亦即凹凸、翘曲、污垢还有材质、颜色、加工状态的限制,或机身内温度在烹调过程中变化,并且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安全性、易用性有所提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I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顶板,其用于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其设置于该顶板的下方并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高频电力供给机构,其向该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力;电力控制机构,其对该高频电力供给机构的输出电力进行控制;红外线检测机构,其设置于上述加热线圈的下方,并检测从上述被加热物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检测机构,其基于该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检测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以及反射传感器,其具备向上述顶板投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机构、和接收由该红外线发光机构投射并被上述被加热物反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受光机构,上述反射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基于电阻因周围温度而变化的周围温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来使施加于上述红外线受光机构的电压变化,上述温度检测机构基于上述反射传感器的输出来对上述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进行修正,检测出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另外,技术方案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顶板,其用于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其设置于该顶板的下方并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高频电力供给机构,其向该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力;电力控制机构,其对该高频电力供给机构的输出电力进行控制;红外线检测机构,其设置于上述加热线圈的下方,并检测从上述被加热物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检测机构,其基于该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检测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以及反射传感器,其具备向上述顶板投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机构、和接收由该红外线发光机构投射并被上述被加热物反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受光机构,上述反射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基于电阻因周围温度而变化的周围温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来使施加于上述红外线发光机构的电压变化,上述温度检测机构基于上述反射传感器的输出来对上述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进行修正,检测出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此外,技术方案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顶板,其用于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其设置于该顶板的下方并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高频电力供给机构,其向该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力;电力控制机构,其对该高频电力供给机构的输出电力进行控制;红外线检测机构,其设置于上述加热线圈的下方,并检测从上述被加热物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检测机构,其基于该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检测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反射传感器,其具备向上述顶板投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机构、和接收由该红外线发光机构投射并被上述被加热物反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受光机构;晶体管,其用于驱动上述红外线发光机构;以及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具备:顶板,其用于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其设置于该顶板的下方并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高频电力供给机构,其向该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力;电力控制机构,其对该高频电力供给机构的输出电力进行控制;红外线检测机构,其设置于上述加热线圈的下方,并检测从上述被加热物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检测机构,其基于该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检测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以及反射传感器,其具备向上述顶板投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机构、和接收由该红外线发光机构投射并被上述被加热物反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受光机构,上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反射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基于电阻因周围温度而变化的周围温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来使施加于上述红外线受光机构的电压变化,上述温度检测机构基于上述反射传感器的输出来对上述红外线检测机构的输出进行修正,检测出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金伸明太田义注松尾良平高桥央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