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3949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需乘客的特殊操作就能够解除释放保持状态的车辆用门锁系统。它包括闩锁、棘齿、电动驱动机构、门联动杆以及释放解除机构,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棘齿被保持在释放位置的释放保持状态时,通过将所述释放解除机构从连接状态改变到切断状态,所述棘齿回到配合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需乘客的特殊操作就能够解除释放保持状态的车辆用门锁系统。它包括闩锁、棘齿、电动驱动机构、门联动杆以及释放解除机构,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棘齿被保持在释放位置的释放保持状态时,通过将所述释放解除机构从连接状态改变到切断状态,所述棘齿回到配合位置。【专利说明】车辆用门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电动驱动机构使闩锁机构释放而使得门能够打开的车辆用门锁系统。
技术介绍
在JP2004-293038A中,车辆用门锁系统包括与车辆的撞针配合以保持门关闭的闩锁机构;以及包含电机的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提供通过电动驱动机构在一个方向上转动旋转部件使闩锁机构从半锁紧状态移动到全锁紧状态的关闭功能以及通过电机在另一个方向上转动旋转部件使闩锁机构释放的释放功能。然而,在上述的车辆用门锁系统中,在其中由电机转动旋转部件的释放运动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并且旋转部件保持释放运动。具体地,在释放保持状态中,闩锁机构也保持释放运动。通过操作把手,解除旋转部件和释放功能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闩锁机构能够与撞针配合,以便可以关闭门。但是通过操作把手很有可能使得释放功能无效,这是它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乘客的特殊操作就能够解除释放保持状态的车辆用门锁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用门锁系统,包括:闩锁,所述闩锁设置在门和车体中的一个中并且与设置在所述门和所述车体中的另一个中的撞针配合;棘齿,所述棘齿能够与所述闩锁配合以保持所述门关闭以及能够与所述闩锁分开以使得所述门能够打开;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以使所述棘齿从所述棘齿与所述闩锁配合的配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棘齿与所述闩锁分开的释放位置;门联动杆,由于在所述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和/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途中所述门的移动,所述门联动杆能够从中性位置向释放方向移动;以及释放解除机构,通过将所述门联动杆从所述中性位置向所述释放方向移动,所述释放解除机构能够将用于将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到所述棘齿的运动传递路径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切断状态,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棘齿被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的释放保持状态时,通过将所述释放解除机构从连接状态改变到切断状态,所述棘齿回到所述配合位置。优选地,所述闩锁可以设置在所述门中,而所述撞针设置在所述车体中。优选地,所述车辆用门锁系统还可以包括触针,其中所述门联动杆设置在所述门和所述车体中的一个中,而所述触针设置在所述门和所述车体中的另一个中,所述门向关闭和/或打开方向移动并且到达特定位置以使得所述门联动杆与所述触针接触,从而所述门联动杆从所述中性位置向所述释放方向移动并且在通过所述特定位置之后回到所述中性位置。优选地,所述门联动杆可以设置在所述门中,而所述触针设置在所述车体中。优选地,所述门联动杆可以枢转地安装到所述门上,利用弹簧从所述中性位置向所述释放方向转动,并且当所述门通过所述特定位置时利用所述弹簧回到所述中性位置。优选地,所述释放解除机构可以包括释放输出杆和解除杆,所述释放输出杆通过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操作与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旋转部件接触以使得所述棘齿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当所述释放输出杆向所述释放方向移动时,随着所述门联动杆向所述释放方向的移动,所述解除杆从所述运动传递路径被连接的连接状态移动到所述运动传递路径被切断的切断位置。优选地,所述释放输出杆可以包括第一释放输出杆和第二释放输出杆,第一释放输出杆通过与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旋转部件接触而向所述释放方向移动,当所述解除杆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第二释放输出杆与第一释放输出杆一起向所述释放方向移动,以及所述解除杆在所述连接位置时连接第一释放输出杆与第二释放输出杆之间的所述运动传递路径,并且当所述解除杆处于所述切断位置时切断所述运动传递路径。优选地,其中当所述解除杆未处于所述释放保持状态时,即使所述解除杆移动到所述切断位置,所述解除杆也可以不切断所述运动传递路径。优选地,所述门可以是滑动门。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门向打开/关闭方向移动的正常操作就可以解除释放保持状态。因此,不需乘客的特殊操作,通过解除释放保持状态就可以关闭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参照附图从以下的详细说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图1是适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锁系统的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滑动门的示意图;图3是从车辆内侧观察时门锁系统的立体图;图4是从车辆内侧观察时门锁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车辆内侧观察时的正视图,清楚地示出了门锁系统的内部;图6是从前方观察时的侧视图,清楚地示出了闩锁单元的内部;图7是从后方观察时闩锁单元的侧视图;图8是在打开状态下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9是在半锁紧状态下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0是在关闭动作过程中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1是在全锁紧状态下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2是其中解除关闭动作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3是在解除关闭动作后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4是在释放动作过程中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5是其中解除释放动作的门锁系统的正视图;图16是沿着图5中的线XV1-XVI的放大断面图;图17是门联动杆的俯视图;图18是示出当门打开时门联动杆的运动的视图;图19是示出当门关闭时门联动杆的运动的视图;图20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中性状态下的释放解除机构的正视图;图21是当只有解除杆移动到解除位置时释放解除机构的正视图;图22是在释放保持状态下的释放解除机构的正视图;以及图23是在释放保持状态下当解除杆移动到解除位置时释放解除机构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1、图2和图8-15中的左方和右方分别被视为车辆的后方和前方。在图1和图2中,D指的是在车体侧面沿着上导轨UR、腰导轨WR和下导轨LR前后开关的滑动门。OH指的是配置在门D的外侧面上并且从车辆的外部操作以使门D打开和关闭的外把手;IH指的是配置在车辆内侧面的门D上以使门D打开和关闭的内把手;KN指的是配置在车辆内侧的门D上并且被操作以将锁定机构101 (后述的)改变为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定钮;FD指的是配置在门D的前部以使门D保持关闭的前门锁;0D指的是配置在门D的下部以使门D保持在全开位置的全开门锁;1指的是配置在门D的后部以使门D与前门锁FD保持关闭的门锁;100指的是配置在门D的内部以连接和控制外把手OH和内把手IH的运动而传递门锁1、前门锁FD和全开门锁OD的运动的运动连接部;80指的是在门D的下部的门联动杆。在本实施方案中,门锁1、门联动杆80和运动连接部100设置在门D中,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门锁1、门联动杆80和运动连接部100可以设置在车体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门锁I配合的撞针S(后述的)和可以与门联动杆80接触的触针84设置在门D中。运动连接部100包括锁定机构101、把手连接杆102和输出杆103,该锁定机构包括基于锁定/解锁用的电动致动器(未示出)的电动操作和由乘客手动操作的锁定钮KN的解锁/锁定操作可以在通过使外把手OH和内把手IH的操作有效而使得门D能够打开的解锁状态和通过使它们的操作无效而使得门D不能够打开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多个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门锁系统,包括:闩锁,所述闩锁设置在门和车体中的一个中并且与设置在所述门和所述车体中的另一个中的撞针配合;棘齿,所述棘齿能够与所述闩锁配合以保持所述门关闭以及能够与所述闩锁分开以使得所述门能够打开;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以使所述棘齿从所述棘齿与所述闩锁配合的配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棘齿与所述闩锁分开的释放位置;门联动杆,由于在所述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和/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途中所述门的移动,所述门联动杆能够从中性位置向释放方向移动;以及释放解除机构,通过将所述门联动杆从所述中性位置向所述释放方向移动,所述释放解除机构能够将用于将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到所述棘齿的运动传递路径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切断状态,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棘齿被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的释放保持状态时,通过将所述释放解除机构从连接状态改变到切断状态,所述棘齿回到所述配合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森和人山下航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