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572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密封性能降低的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壳体(10),以筒状嵌合部(12)包围外周为非圆形的端子容纳部(11)的方式构成;密封环(30),在筒状嵌合部(12)的内部组装于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的;形成于密封环(30)的定位部(32);以及定位凹部(26),形成于筒状嵌合部(12)的前端部内周,在组装密封环(30)的初期,通过使定位部(32)与定位凹部(26)嵌合而在周向上定位密封环(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密封性能降低的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壳体(10),以筒状嵌合部(12)包围外周为非圆形的端子容纳部(11)的方式构成;密封环(30),在筒状嵌合部(12)的内部组装于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的;形成于密封环(30)的定位部(32);以及定位凹部(26),形成于筒状嵌合部(12)的前端部内周,在组装密封环(30)的初期,通过使定位部(32)与定位凹部(26)嵌合而在周向上定位密封环(30)。【专利说明】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防水用的连接器,具有:壳体,以筒状嵌合部包围端子容纳部的方式构成;和密封环,在筒状嵌合部的内部组装于端子容纳部的外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74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端子容纳部的外周是非圆形,密封环也是非圆形。因此,在密封环在周向上错位地组装于端子容纳部的情况下,存在密封环的弹性变形量在周向上变得不均匀而使密封性能降低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上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防止密封性能的降低。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以筒状嵌合部包围外周为非圆形的端子容纳部的方式构成;密封环,从上述壳体的前方容纳于上述筒状嵌合部内,并组装于上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定位部,形成于上述密封环;以及定位凹部,形成于上述筒状嵌合部的前端部内周,在组装上述密封环的初期,通过使上述定位部与上述定位凹部嵌合而在周向上定位上述密封环。根据该结构,如果在密封环的组装初期将定位部嵌合于定位凹部,则在周向上定位密封环,因此能够防止由向周向的错位导致的密封性能的降低。另外,在组装初期,密封环位于筒状嵌合部的前端部附近,因此能够容易地通过目视确认位置或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操作性优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密封环的组装初期定位部嵌合于定位凹部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3的状态开始进行密封环的组装、密封功能部与端子容纳部的外周抵接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5是表示密封环相对于壳体的组装完成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密封环的主视图。图7是密封环的俯视图。图8是密封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也可以设定为:上述密封环具有与上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面紧密贴合的环状的密封功能部,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定位凹部的位置关系为,在上述密封环的组装过程中,在上述密封功能部与上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接触之前,上述定位部与上述定位凹部嵌合。根据该结构,在将密封功能部组装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的时刻,已经在周向上定位密封环整体。因此,一旦将密封功能部组装到端子容纳部之后,就不需要在周向上进行位置校正。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也可以具有:后壁部,将上述筒状嵌合部的后端部与上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连接;以及保持部,形成于上述后壁部,通过使上述定位部与保持部卡定而将上述密封环保持在组装状态。根据该结构,定位部兼具有将密封环保持在组装状态的功能,因此相比与定位部分体地另外形成用于将密封环保持在组装状态的专用结构的情况,能够简化密封环的形状。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8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构成为具有壳体10和密封环30。如图1、图2所示,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成,一体形成有:形成为块状的端子容纳部11以及环绕整周地将端子容纳部11包围的筒状嵌合部12。多个端子配件容纳在端子容纳部11内(省略图示)。如图2所示,筒状嵌合部12的后端部经由后壁部13环绕整周地与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后端部连接。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和筒状嵌合部12的内周之间的环状的间隙形成向前方开放的嵌合空间14。在该嵌合空间14内,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的盖部从前方嵌入。在后壁部13形成有左右一对保持部15。保持部15形成为从后壁部13的前表面向后表面贯通的孔状。保持部15通过使其内侧面凹陷而形成有面向后方的卡定部16。如图1所示,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面形成为密封面17,该密封面形成为非圆形。密封面17 (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面)由以下结构构成:由平面构成的上表面部18 ;由平面构成的左右的侧面部19 ;由平面构成的下表面部20 ;以及将这些四个面部18、19、20相互圆滑地连接的四个形成为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弧状面部21。筒状嵌合部12是相对于端子容纳部11的密封面17隔开大致均匀的间隔而相对的状态。因此,筒状嵌合部12的正面形状和端子容纳部11的密封面17相同,为非圆形。筒状嵌合部12由平板状的上壁部22、形成为平板状的左右一对侧壁部23、形成为平板状的下壁部24、和连接这些壁部22、23、24的四个形成为大致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弧状壁部25构成。如图1、图2所示,在筒状嵌合部12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定位凹部26,作为用于定位密封环30的结构。定位凹部26是左右两侧壁部23的前端部内周呈槽状凹陷的状态。定位凹部26向筒状嵌合部12的前端面开放。另外,在前后方向(与密封环30相对于端子容纳部11进行组装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定位凹部26的形成区域仅为筒状嵌合部12的前端部。在定位凹部26的后端部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构成倾斜的引导斜面27。筒状嵌合部12 (定位凹部26)的前端和端子容纳部11 (密封面17)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位置。如图6、图7、图8所示,密封环30由橡胶制成,构成为一体形成有密封功能部31和左右对称的一对定位部32。密封功能部31形成为与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对应的非圆形的环状。密封功能部31由以下结构构成:在左右方向上笔直延伸的上框部33、在上下方向上笔直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部34、在左右方向上笔直延伸的下框部35、以及将这些框部33、34、35圆滑地连接的四个形成为大致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弧状框部36。在密封功能部31的外周形成有外周侧凸缘部37,外周侧凸缘部37通过弹性变形而呈液密状紧密贴合于对方侧连接器的盖部的内周。在密封功能部31的内周形成有内周侧凸缘部38。内周侧凸缘部38通过弹性变形而呈液密状紧密贴合于端子容纳部11的密封面17。定位部32是从密封功能部31 (侧框部34)的外表面的后端部(比外周侧凸缘部37靠后方)向着斜外后方以悬臂状突出的状态。即,定位部32与密封功能部31的外侧面相比位于外侧方。另外,定位部32的大部分与密封功能部31的后端面相比位于后方。因此,定位部32的后端(在密封环30相对于壳体10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与密封功能部31的后端相比位于后方。另外,在定位部32的突出端边缘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卡定突起39。另外,在卡定突起39的后表面形成有锥面40。密封环30从壳体10的前方组装于壳体10。在组装时,使一对定位部32嵌合于一对定位凹部26。此时,定位凹部26向筒状嵌合部12的前端开放,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定位凹部26的位置。另外,由于在定位部32上形成有锥面40,因此即使密封环30相对于壳体10在左右方向上错位,也能够通过锥面40矫正该错位。在定位部32准确地嵌合于定位凹部26的前端部的状态下,包括定位部32在内,密封环30不会弹性变形。并且,如图3所示,使一对定位部32的卡定突起39的外表面与一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以筒状嵌合部包围外周为非圆形的端子容纳部的方式构成;密封环,从上述壳体的前方容纳于上述筒状嵌合部内,并组装于上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定位部,形成于上述密封环;以及定位凹部,形成于上述筒状嵌合部的前端部内周,在组装上述密封环的初期,通过使上述定位部与上述定位凹部嵌合而在周向上定位上述密封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裕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