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539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柔性基底、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的材质均为有机金属配合物;所述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均为氧化物和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能够有效缓减阴极、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的应力,增强力学性能,使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容易产生裂纹或者空隙。相对于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使用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柔性基底、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的材质均为有机金属配合物;所述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均为氧化物和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能够有效缓减阴极、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的应力,增强力学性能,使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容易产生裂纹或者空隙。相对于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使用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OLED器件中,大多为使用玻璃衬底制备的OLED器件。然而普通玻璃材料不能弯曲,韧性差,易碎,不利于OLED的广泛应用。为了扩大OLED的应用范围,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开发出了柔性0LED,这种由聚合物薄膜、金属箔片或超薄玻璃等材料为衬底制备的0LED,具有可弯曲的特性,相对于普通的玻璃衬底,耐冲击性能好,并且非常轻便,适用于一些便携式,挠曲性照明显示。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金属材料作为阴极,由于金属在蒸镀制备时,容易存在针孔和缺陷,这样导致水汽和氧气容易从针孔和缺陷处向发光器件内部渗透,导致器件失效。因此,需要在阴极表面覆盖保护层。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阴极上采用金属薄膜或者无机物薄膜覆盖,但是采用金属薄膜覆盖时,金属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氧化现象。此外,蒸镀或者溅射制备的金属薄膜致密性一般,对水汽和氧气的阻挡能力有限。而采用无机物如氧化物覆盖时,在制备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一些针孔和缺陷,并且随着厚度的增加,这些缺陷会逐渐增大,并且还会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进行挠曲性操作时,保护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导致产生裂纹或者空隙,影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柔性基底、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材质均为有机金属配合物;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均为氧化物和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配体为羟基喹啉、羟基喹啉衍生物、羟基苯并喹啉或羟基苯并喹啉衍生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金属为铍、镓、锌、铟或铝。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为双(2-甲基-8-羟基喹啉-N1,08)-(1, I’-联苯-4-羟基)铝、8-羟基喹啉铝、8-羟基喹啉镓、8-羟基喹啉铟、8-羟基喹啉锌、8-羟基喹啉铍、双(10-羟基苯并喹啉)铍、三(5-羟甲基-8-羟基喹啉)铝和双(5,7- 二氯-8-羟基喹啉)(8-羟基喹啉)铝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物为A1203、SiO2, HfO2, Ta2O5, TiO2和Zr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化物为Si3N4、Ti3N4和AlN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为30nnTl00nm,所述第二无机层的厚度为30nn~l00nm,所述第一有机层的厚度为20nn~l00nm,所述第二有机层的厚度为20nn~l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为厚度为20 μm~200 μ m的金属箔片;或所述柔性基底为厚度为20 μ m~200 μ m的超薄玻璃;或所述柔性基底为厚度为0.1mm~l.2mm的聚合物薄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透明聚酰亚胺和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无机层上的第三有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有机层上的第三无机层。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洁净的柔性基底;在所述柔性基底上形成阳极;在所述阳极上依次形成有机功能层、阴极、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材质均为有机金属配合物;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均为氧化物和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这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上依次形成有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如果阴极表面不存在缓冲保护层或者只有一层缓冲保护层时,当器件在进行挠曲性操作的时候,挠曲的内向应力会使阴极或者保护层薄膜发生拉伸或者挤压,产生的这种应力使得薄膜被破坏。当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依次层叠在一起使用时,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能够有效缓减阴极、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的应力,增强力学性能,使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容易产生裂纹或者空隙。并且当这种重复单元的数目增多时,在总厚度一定的情况下,这种应力消减程度越大,相比于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挠曲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相对亮度-使用寿命的曲线图;图5为实施例1、对比例I和对比例2制备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多次弯曲后相对亮度-弯曲次数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柔性基底110、阳极120、有机功能层130、阴极140、第一有机层150、第一无机层160、第二有机层170和第二无机层180。柔性基底110可以为厚度为20μM~200μπι的金属箔片。柔性基底110还可以为厚度为20 μ M~200 μ m的超薄玻璃,该超薄玻璃的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85%。柔性基底110还可以为厚度为0.1mnTl.2mm的聚合物薄膜,该聚合物薄膜的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85%。聚合物薄膜的材质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透明聚酰亚胺(PI)和聚碳酸酯(PC)中的至少一种。阳极120可以为氧化铟锡导电薄膜(ΙΤ0),铝掺杂氧化锌薄膜ΑΖ0,厚度可以为70nm~200nmo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功能层130包括设置在阳极120上的依次层叠的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传输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有机功能层130包括设置在阳极120上的依次层叠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的材质可以为空穴传输材料。空穴传输层的材质还可以为掺杂了 2,3,5,6_四氟_7,7’,8,8’ -四氰醌-二甲烷(F4-TCNQ)、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柔性基底、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第一有机层、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材质均为有机金属配合物;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均为氧化物和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冯小明钟铁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