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和周丛生物联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22430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1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和周丛生物联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包括调查湖泊周丛生物生物量、设置人工基质、刮食性鱼类的选择和刮食性鱼类的捕捞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周从生物对水体氮磷的高吸收率的特点,通过设置人工基质,加大水体中周丛生物的生物量,从而增加了其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和转化量,而刮食性鱼类的饵料恰好是各种基质上的周丛生物,通过增殖一定量的刮食性鱼类,利用其可以刮食各种基质上周丛生物的食性特点,提高水体的渔产力,同时也可降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浓度,不仅具有生态效应,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综合优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外来污染源大量进入湖泊,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浮游生物过度生长,造成湖泊水体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如何更好控制和治理水体的富营养化,保证湖泊渔业功能的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生态修复技术没有副产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我国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地采取生态修复技术来遏制水环境的恶化,但目前的生态修复技术更多的集中在增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水上栽培经济作物等方式,通过特殊的有机体以消减水体中氮磷的浓度,控制藻类的生长,达到控制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目的。周丛生物是淡水水体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周丛生物不仅为鱼类提供重要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场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时在大多数小型浅水湖泊,其初级生产力可能会超过浮游植物,且其是水生动物特别是刮食性鱼类的重要饵料来源之一,有学者也开始关注周丛生物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但是仅利用了周丛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大量吸收基质和水体中的N、P营养物质这一特性,忽略了其是刮食性鱼类饵料重要来源的特性。由其是如何利用周丛生物吸收基质和水体中的N、P营养物质、刮食性鱼类将周丛生物作为饵料的生态链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并同时产生最优的综合效益,也没有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刮食性鱼类和周丛生物联合控制和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周丛生物是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体中之前的重要吸收者和刮食性鱼类丰富饵料的特点,利用周丛生物和刮食性鱼类联合控制和修复因外源污染物输入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氮磷等污染物浓度升高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充分发挥周丛生物在水生态系统的作用,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 (I)调查湖泊周丛生物生物量:沿湖岸一周选择各种天然基质,测定其面积,用毛刷将其表面上的周丛生物刮至敞口容器中,并用蒸馏水将基质冲洗多次,现场加入鲁哥试剂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周丛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测定;同时刮取一定面积的周丛藻类,先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进而用经验公式计算其生产力y=0.28X+0.96,其中x为一定面积叶绿素a的含量,单位Mg/m2, y为周丛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单位为mgC/ (m2d)。(2)设置人工基质:将包括石头、木块的人工基质安放位置距离岸边2-10米的位置宜;人工基质的表面积小于 2平方米为宜;人工基质设置的时间为3-4月份; (3)刮食性鱼类的选择:选择湖泊的土著种刮食性鱼类,根据步骤(1)湖泊周丛生物量的调查结果,按公式Y= (AXP/BXCXDXEVF计算周丛藻类的渔产潜力,公式中:Y为周丛藻类渔产潜力;Α为周丛藻类总初级生产量yXS,S为周从藻类面积;P/B为周丛藻类全年生产量与平均生产量之比;C为周丛藻类(鲜重)热当量;D为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E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F为鲜鱼肉的热当量;试验结果表明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D为18.72%,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E为4.28% ;依据步骤2人工基质放置的面积,乘以单位面积周丛藻类的渔产潜力Y,计算刮食性鱼类的增殖数量,同时因为鱼类增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死亡率经验值为10-30%,在刮食性鱼类增殖过程中增加10-30%的增殖数量;刮食性鱼类增殖的时间为人工基质设置20天后,增殖的地点为人工基质设置处;(4)依据刮食性鱼类的生长情况,当刮食性鱼类达到上市规格时,及时捕捞上市。本专利技术利用周从生物对水体氮磷的高吸收率的特点,通过设置人工基质,加大水体中周丛生物的生物量,从而增加了其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和转化量,而刮食性鱼类的饵料恰好是各种基质上的周丛生物,通过增殖一定量的刮食性鱼类,利用其可以刮食各种基质上周丛生物的食性特点,提高水体的渔产力,同时也可降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浓度,不仅具有生态效应,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综合优化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下述步骤:1.调查湖泊周丛生物生物量。沿湖岸一周选择各种天然基质,如石头、水草等,测定其 面积,用毛刷将其表面上的周丛生物刮至敞口容器中,并用蒸馏水将基质冲洗多次,现场加入鲁哥试剂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周丛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测定,同时刮取一定面积的周丛藻类,先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进而用经验公式计算其生产力y=0.28x+0.96,其中x为一定面积叶绿素a的含量,单位Pg/m2,y为周丛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单位为mg.C/(m2.d)。2.依据湖泊的不同地势、不同底质和周丛生物的生长条件,选择合适地点设置人工基质。人工基质可以是任意材质,如石头、木块。人工基质的数量以不影响水体其它功能为前提;人工基质安放位置距离岸边2-10米为宜;人工基质的表面积小于2平方米为宜;人工基质设置的时间以3-4月份最佳。3.刮食性鱼类的选择。刮食性的种类以湖泊的土著种最佳。根据前期湖泊周丛生物量的调查结果,按公式Y= (AXP/BXCXDXE)/F计算周丛藻类的渔产潜力,公式中:Y为周丛藻类渔产潜力;Α为周丛藻类总初级生产量yXS,S为周从藻类面积;P/B为周丛藻类全年生产量与平均生产量之比;C为周丛藻类(鲜重)热当量;D为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E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F为鲜鱼肉的热当量;试验结果表明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D为18.72%,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E为4.28% ;依据步骤2人工基质放置的面积,乘以单位面积周丛藻类的渔产潜力Y,计算刮食性鱼类的增殖数量,同时因为鱼类增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死亡率经验值为10-30%,在刮食性鱼类增殖过程中增加10-30%的增殖数量。刮食性鱼类增殖的时间为人工基质设置20天后,增殖的地点为人工基质设置处。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和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的实验测定方法为:(I)准备4个4-6平方米的水泥池,3个作为着生藻类培养池,I个作为鱼类暂养池。(2)将刮食性鱼类暂养3-5天,暂养期间不投喂饲料,使鱼类肠道排空。(3)测定着生藻类培养池中着生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做好记录。(4)将暂养的刮食性鱼类称量体重,做好标记和记录放入养殖池中。(5)刮食性鱼类养殖过程中,不投喂饲料。养殖过程中间隔5天,抽样检查鱼体的重量、鱼肠道中、粪便和养殖池中着生藻类密度和生物量,做好记录。(6)依据肠道中和粪便中着生藻类的生物量,计算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依据养殖池中着生藻类生物量的变化结合鱼类体重变化计算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7)试验要设置对照组,以减少误差。4.依据刮食性鱼类的生长情况,当刮食性鱼类达到上市规格时,及时捕捞上市。本专利技术利用周从生物对水体氮磷的高吸收率的特点,通过设置人工基质,加大水体中周丛生物的生物量,从而增加了其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和转化量,而刮食性鱼类的饵料恰好是各种基质上的周丛生物,通过增殖一定量的刮食性鱼类,利用其可以刮食各种基质上周丛生物的食性特点,提高水体的渔产力,同时也可降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浓度,不仅具有生态效应,同 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综合优化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和周丛生物联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调查湖泊周丛生物生物量:沿湖岸一周选择各种天然基质,测定其面积,用毛刷将其表面上的周丛生物刮至敞口容器中,并用蒸馏水将基质冲洗多次,现场加入鲁哥试剂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周丛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测定;同时刮取一定面积的周丛藻类,先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进而用经验公式计算其生产力y=0.28x+0.96,其中x为一定面积叶绿素a的含量,单位μg/m2,y为周丛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单位为mg?C/(m2?d);(2)设置人工基质:将包括石头、木块的人工基质安放位置距离岸边2?10米的位置;人工基质的表面积小于2平方米;人工基质设置的时间为3?4月份;(3)刮食性鱼类的选择:选择湖泊的土著种刮食性鱼类,根据步骤(1)湖泊周丛生物量的调查结果,按公式Y=(A×P/B×C×D×E)/F计算周丛藻类的渔产潜力,公式中:Y为周丛藻类渔产潜力;A为周丛藻类总初级生产量y×S,S为周从藻类面积;P/B为周丛藻类全年生产量与平均生产量之比;C为周丛藻类(鲜重)热当量;D为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E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F为鲜鱼肉的热当量;试验结果表明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利用率D为18.72%,刮食性鱼类对周丛藻类的转化效率E为4.28%;依据步骤2人工基质放置的面积,乘以单位面积周丛藻类的渔产潜力Y,计算刮食性鱼类的增殖数量,同时因为鱼类增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死亡率经验值为10?30%,在刮食性鱼类增殖过程中增加10?30%的增殖数量;刮食性鱼类增殖的时间为人工基质设置20天后,增殖的地点为人工基质设置处;(4)依据刮食性鱼类的生长情况,当刮食性鱼类达到上市规格时,及时捕捞上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和周丛生物联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调查湖泊周丛生物生物量:沿湖岸一周选择各种天然基质,测定其面积,用毛刷将其表面上的周丛生物刮至敞口容器中,并用蒸馏水将基质冲洗多次,现场加入鲁哥试剂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周丛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测定;同时刮取一定面积的周丛藻类,先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进而用经验公式计算其生产力y=0.28X+0.96,其中x为一定面积叶绿素a的含量,单位pg/m2,y为周丛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单位为mg*C/(m2*d); (2)设置人工基质:将包括石头、木块的人工基质安放位置距离岸边2-10米的位置;人工基质的表面积小于2平方米;人工基质设置的时间为3-4月份; (3)刮食性鱼类的选择:选择湖泊的土著种刮食性鱼类,根据步骤(1)湖泊周丛生物量的调查结果,按公式Y= (AX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锋尤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