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转换装置及搬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14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1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搬送面并能容易地变更组装线的方向转换装置及搬送装置。对抵接于搬送对象物(2)的下表面的多个滚轮(3、3'、3")分别设置驱动马达(7、7')以构成滚轮单元(10),还设置使所述各滚轮(3、3'、3")的旋转轴(3a)一齐绕纵轴回转的回转机构(4、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向转换装置及搬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与单向进行搬送对象物的搬送的搬送带相同的地板上,介隔在搬送带间以对搬送对象物的搬送方向进行方向转换的方向转换装置及搬送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将各部件按流水作业分担并组装成发动机等工件的组装线上,沿各组装台设置搬送带,并在将工件载置于货盘式夹具的状态下,利用搬送带来搬送货盘,从而在各工序中作业者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及组装作业。图21是表示以往的搬送装置90的整体结构的图。该搬送装置90使方向转换装置93介隔在从初始工序的作业者Mf向最终工序的作业者Ml搬送货盘91的搬送带92之间,由此,能够形成俯视大致U字状的组装线L。此外,通过将组装线L连结成环状,从而不需要用于从最终工序向初始工序搬送空货盘91的另行的搬送带。另外,方向转换装置93例如具备沿指定方向搬送货盘91的搬送单元94以及安装在该搬送单元94下部且使搬送单元94整体回转90度的回转单元95 (参照放大图)。上述结构的搬送装置90的搬送面形成在距地板水平面高500?700mm的位置,因此存在作业者Mf?Ml的加工及组装作业的作业性低下,或者搬送部件受到较大限制的问题。因此,为了使作业者Mf?Ml的加工及组装作业以及部件的搬送变得容易,考虑将搬送带92的搬送面形成得较低。然而,在所述结构的搬送装置90中,方向转换装置93是通过回转单元95来使搬送单元94整体回转,因此其搬送面必须高于搬送带92。因此,如图22所示,如果降低方向转换装置93的搬送高度,为了使方向转换装置93的搬送面配合搬送带92的搬送面的高度,则需要在地板F上形成坑洞96并将方向转换装置93埋设在地板F内等的基础工程。但是,存在下述问题:当随着汽车的产品更新等而对发动机的形状加以变更或者改变生产台数时,必须增减组装行程,但为了变更配合坑洞96而设置的组装线L的长度等,需要大规模的基础工程,从而导致调整变得困难。除此以外,在借助方向转换装置93来使货盘91回转的情况下,当通过使搬送单元94回转90度而使货盘91及工件等回转时,必须安装用于安全管理的防护栏或区域传感器等,以避免碰到作业者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搬送面并能容易地变更组装线的方向转换装置及搬送装置。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第一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抵接于搬送对象物的下表面的多个滚轮分别设置驱动电动机以构成滚轮单元,还设置使所述各滚轮的旋转轴一齐绕纵轴回转的回转机构。根据所述结构,抵接于搬送对象物的下表面的多个滚轮通过驱动电动机而旋转,因此能够伴随该滚轮的旋转来沿滚轮的旋转方向进行搬送对象物的搬送。而且,回转机构使各滚轮的旋转轴绕纵轴回转,因此能够自如变更搬送方向。回转机构并非如以往般使搬送单元整体回转,因此能够实现回转机构的轻量化与小型化。即,能够使方向转换装置的搬送面形成得尽可能低。通过将方向转换装置的高度抑制为距地板的最小必要限度的高度,即使不进行特别的基础工程,也能将方向转换装置稳定地设置在地板上。此外,回转装置不使搬送对象物沿大致水平方向回转而能仅对搬送方向进行方向转换,因此不仅不需要进行伴随搬送对象物的回转的安全管理,而且能够高效且顺利地进行搬送方向的切换。而且,不使搬送对象物回转而能仅将搬送方向转换成大致左U字形,因此作业者能够伴随搬送方向的变更而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加工或组装作业。而且,本专利技术中,对各滚轮分别设置驱动电动机,因此能够切实地驱动各滚轮。所述驱动电动机是同步电动机或伺服电动机,从而能够使各滚轮的旋转速度容易地同步。而且,各驱动电动机分别驱动一个滚轮,因此能够减小对各驱动电动机施加的负荷,从而能够实现驱动电动机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由滚轮及驱动电动机构成的滚轮单元小型化,能够使多个滚轮单元在排列的状态下回转而不使它们碰撞。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驱动电动机为直接驱动,也可内置在滚轮的轴心与外周面之间。此时,能够使滚轮单元进一步小型化,从而能够使多个滚轮单元在排列的状态下回转而不会碰撞到相邻的滚轮单元。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搬送对象物在其下表面具有多个滚轮均等地抵接的平坦的平面,也可在工件其自身的下表面形成平坦的平面,但即使是任意形状的工件,也可在搭载其的货盘的下表面形成平坦的平面。或者,也可为收容对工件组装的部件的托盘或部件收容搁板。较为理想的是,滚轮的形状例如为大致圆柱形状,在其外周形成由橡胶或合成树脂等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的接触面。回转机构使滚轮的旋转轴绕以滚轮与搬送对象物的接触部为中心的纵轴回转,由此,在搬送方向的方向转换时能够使搬送对象物静止。所述驱动电动机只要能够供应可搬送方向转换装置上的搬送对象物的程度的动力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另外,也可具备将一个驱动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至各滚轮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也可包括:回转支撑部,分别绕所述纵轴转动自如地支撑所述滚轮单元;齿轮,为了使所述滚轮单元回转而设在所述滚轮单元上,且可绕所述纵轴转动;齿条,以啮合于该齿轮的方式而设;以及驱动手段,沿水平方向驱动该齿条。此时,通过滚轮单元上所设的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能够使用通过沿水平方向驱动齿条的驱动手段所实现的齿条的直线移动来使所有滚轮一齐回转。而且,所述回转机构也可包括:回转支撑部,分别绕所述纵轴转动自如地支撑所述滚轮单元;移动体,设置在该回转支撑部附近,能够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且形成有多个凸轮;致动器,使该移动体移动;以及凸轮杆,在游端部具有卡合于所述凸轮的凸轮从动件,且基端部被安装在所述滚轮单元上。此时,通过移动体上形成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的卡合,能够使用通过致动器所实现的移动体的直线移动来使所有滚轮一齐回转。另外,致动器较为理想的是气缸,但也可使用液压缸或电动机。较为理想的是,形成在移动体上的凸轮是相对于移动体的移动方向而沿大致直角方向形成的槽(以下称作凸轮槽),凸轮从动件是卡合于该凸轮槽的滚轮。所述滚轮在远离通过回转机构所实现的回转的中心的位置接触搬送对象物时,在借助回转机构来使滚轮的旋转轴回转时,伴随回转,滚轮接触搬送对象物而滚动,由此能够进行回转而不会对搬送对象物造成划痕。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滚轮的形状具备其外径逐渐扩大的锥形面,例如大致圆锥台形状等。即,具备锥形面的滚轮在搬送对象物为轻量的情况下,能够使与搬送对象物的抵接部分的接触面积极小,因此,相应地,能够减小使用滚轮搬送时的摩擦造成的损失,驱动电动机能以小的驱动扭矩来进行搬送对象物的搬送。具备在所述各滚轮的位置形成其上形成有使滚轮的上端突出的贯穿孔的大致水平的平面的顶面罩时,能够使搬送对象物抵接于滚轮的上端面而使搬送对象物移动,并且能够防止异物侵入滚轮间,因此安全性提高。具备通过使搬入的搬送对象物抵接而调整该搬送对象物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角的导向板时,每当搬送对象物被搬入方向转换装置时,调整搬送对象物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因此,即使通过方向转换装置来反复进行方向转换,也能够防止搬送对象物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发生偏移。第二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方向转换装置与直线搬送所述搬送对象物的搬送带加以组合,从而沿俯视大致左U字形的搬送方向进行搬送对象物的搬送。所述搬送装置将方向转换装置的高度抑制为距地板的最小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抵接于搬送对象物的下表面的多个滚轮分别设置驱动电动机以构成滚轮单元,还设置使所述各滚轮的旋转轴一齐绕纵轴回转的回转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抵接于搬送对象物的下表面的多个滚轮分别设置驱动电动机以构成滚轮单元,还设置使所述各滚轮的旋转轴一齐绕纵轴回转的回转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 回转支撑部,分别绕所述纵轴转动自如地支撑所述滚轮单元; 齿轮,为了使所述滚轮单元回转而设在所述滚轮单元上,且可绕所述纵轴转动;齿条,以啮合于该齿轮的方式而设;以及 驱动手段,沿水平方向驱动该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 回转支撑部,分别绕所述纵轴转动自如地支撑所述滚轮单元; 移动体,设置在该回转支撑部附近,能够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且形成有多个凸轮; 致动器,使该移动体移动;以及 凸轮杆,在游端部具有卡合于所述凸轮的凸轮从动件,且基端部被安装在所述滚轮单元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澄诚
申请(专利权)人:新明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