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靠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幼儿载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031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腿靠调整装置,适用对枢接在幼儿载具之本体上的一小腿靠进行角度调整,小腿靠调整装置包括一操作件、一对牵引件及一对角度固定件。小腿靠的两端通过对应的角度固定件与本体枢接,且角度固定件可选择地对小腿靠进行卡合,每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操作件连接,每一牵引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角度固定件连接;操作操作件,操作件借助牵引件驱使角度固定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而实现小腿靠的角度调整,因而实现单手快速调整,以及操作简单方便之目的。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小腿靠调整装置的幼儿载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腿靠调整装置,适用对枢接在幼儿载具之本体上的一小腿靠进行角度调整,小腿靠调整装置包括一操作件、一对牵引件及一对角度固定件。小腿靠的两端通过对应的角度固定件与本体枢接,且角度固定件可选择地对小腿靠进行卡合,每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操作件连接,每一牵引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角度固定件连接;操作操作件,操作件借助牵引件驱使角度固定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而实现小腿靠的角度调整,因而实现单手快速调整,以及操作简单方便之目的。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小腿靠调整装置的幼儿载具。【专利说明】小腿靠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幼儿载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腿靠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幼儿载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消费品,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极其优异的物质条件,而婴儿车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婴儿车是一种运载儿童的幼儿载具。目前,对于婴儿车来说,婴儿车除了具有基本的折叠功能外,通常还有其他功能,以使得乘坐在婴儿车上的婴儿更舒适。其中,在婴儿车的上设置小腿靠以支撑婴儿的小腿,并可通过改变小腿靠与婴儿车的本体之间的角度关系而达到调整婴儿车的不同乘坐状态,以满足婴儿的乘坐要求。但是,对现有婴儿车中的小腿靠进行角度调整时,需要使用者借助其双手使设置于小腿靠与婴儿车的本体之间的角度固定件同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并令使用者的双手一直维护使角度固定件同时松开对小腿靠卡合的状态下,才能调整小腿靠与婴儿车的本体之间的角度。这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尤其是当使用者没法同时使用双手的时候。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腿靠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幼儿载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腿靠调整装置,该小腿靠调整装置能令使用者单手、快速地且简便地调整小腿靠的角度。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载具,该幼儿载具能令使用者单手、快速地且简便地调整小腿靠的角度。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小腿靠调整装置用于对枢接在幼儿载具之本体上的一小腿靠进行角度调整,该小腿靠调整装置包括一操作件、一对牵引件及一对角度固定件。所述小腿靠的两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角度固定件与所述本体枢接,且所述角度固定件可选择地对所述小腿靠进行卡合,每一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每一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角度固定件连接;操作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借助所述牵引件,驱使所述角度固定件松开对所述小腿靠的卡合,而实现所述小腿靠的角度调整。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小腿靠调整装置还包括一驱动件,所述操作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小腿靠上,所述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操作件对应的两侧,每一所述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牵引件连接;所述操作件往所述小腿靠内滑动,则驱使两所述驱动件相互靠近,使得操作件在往小腿靠内滑动时,可驱使两驱动件相互靠近,从而带动该对角度固定件同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固定,实现更快速、简便地调整小腿靠的目的。较佳地,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驱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设置,以使操作件能更可靠地驱使驱动件做靠近操作件的两侧或远离操作件的两侧的滑动。较佳地,所述操作件具有一第一斜面,每一所述驱动件具有一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互接触配合,以使得操作件更可靠地驱使两驱动件沿靠近各自方向做同步运动。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小腿靠调整装置还包括一承载安装件,所述操作件可滑动的内置于所述承载安装件上,且所述操作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承载安装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操作件的斜面配合处位于所述承载安装件内,所述牵引件内置于所述小腿靠内,以便于操作件及驱动件在小腿靠上的布局及安装。较佳地,所述操作件具有一防脱卡合块,当所述操作件往远离所述小腿靠的方向滑动时,所述防脱卡合块与所述承载安装件相抵触,以防止操作件从承载安装件上脱落。较佳地,所述角度固定件包括一卡合件及相互配合的一第一座体和一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连接于所述小腿靠上,所述第二座体连接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沿水平方向相互配合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卡合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具体地,所述第一座体具有伸入所述收容腔内并可与所述卡合件的一端相卡合的一第--^合部,所述第二座体具有伸入所述收容腔内并可与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相卡合的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对应,所述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卡合;当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时,则所述角度固定件松开对所述小腿靠的卡合固定;当所述卡合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相卡合时,则所述角度固定件对所述小腿靠卡合固定。其中,借助卡合件脱离与第一卡合部的卡合,使角度固定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以便于小腿靠的角度调整;借助卡合件同时与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的卡合,实现角度固定件对小腿靠的卡合固定,以使得小腿靠对本体的支撑。较佳地,所述角度固定件还包括一顶推件及一弹性元件,所述顶推件呈可转动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卡合件并排设置,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座体具有一顶推部,所述顶推件对应的设置有与所述顶推部配合的受推部,所述牵引件连接于所述顶推件上;当所述牵引件拉动所述顶推件转动时,转动的所述顶推件通过所述顶推部和受推部的配合,驱使所述卡合件往所述第二座体处移动而使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卡合。其中,借助顶推件、卡合件及弹性元件的配合,使牵引件在拉动顶推件于收容腔内旋转时,通过顶推部和受推部的配合驱使卡合件往第二座体处移动,而使卡合件脱离与第一卡合部的卡合,从而使角度固定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固定,而便于小腿靠做相对于本体的转动调整的目的。较佳地,所述收容腔内具有一套接部,所述弹性元件、卡合件及顶推件套设于所述套接部上,以便于弹性元件、卡合件及顶推件在收容腔内的布局及安装。较佳地,所述第一座体朝所述第二座体处延伸出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套接柱,所述第二座体朝所述第一座体处延伸出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套接柱,所述第一套接柱与所述第二套接柱对接并共同形成所述套接部,以简化套接部的结构。较佳地,所述顶推部具有一第三斜面,所述受推部对应的具有一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接触配合,以使得顶推件在旋转时借助顶推部的第三斜面和受推部的第四斜面配合,能更可靠地使卡合件往第二座体处移动而使卡合件脱离对第一卡合部的卡合,实现角度固定件松开对小腿靠的卡合固定。较佳地,所述第一座体延伸出若干第一卡合片,所述第一卡合片呈间隔开的环状设置而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以便于卡合件与第一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座体延伸出若干第二卡合片,所述第二卡合片呈间隔开的环状设置而形成所述第二卡合部,以便于卡合件与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较佳地,所述第二座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段位卡扣部,所述卡合件呈滑动的装配于所述第一座体及所述第二座体之间,且所述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所述段位卡扣部相卡合,以便于卡合件与第二座体的选择卡合,而便于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之间的角度调整。较佳地,所述卡合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的枢转中心线相交错的设置,使卡合件以滑动的方式卡于或脱卡于段位卡扣部内,更便于卡合件的卡合或释卡操作。较佳地,所述第二座体至少具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腿靠调整装置,适用对枢接在幼儿载具之本体上的一小腿靠进行角度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靠调整装置包括一操作件、一对牵引件及一对角度固定件,所述小腿靠的两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角度固定件与所述本体枢接,且所述角度固定件可选择地对所述小腿靠进行卡合,每一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每一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角度固定件连接;操作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借助所述牵引件驱使所述角度固定件松开对所述小腿靠的卡合而实现所述小腿靠的角度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知仁李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