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玻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1358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8 06:05
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擦玻璃机器人壳体(1),电源线(2)穿过壳体(1)伸出,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凸出于其外表面的凸出机构(3),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电源线定位护套(4),所述的电源线(2)穿过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中心通孔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源线定位护套,保证了电源线与擦玻璃机器人的机体表面的其他部位不发生干涉,避免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时电源线的下垂缠绕,结构简单,却大大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擦玻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属于小家电制造

技术介绍
擦玻璃机器人,又名窗宝,是一种新型的小家电,以其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运动非常灵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市面上现有的窗宝,在机体上设有突出于壳体外表面的把手,该把手是为了便于握持,并在开始作业前,用于将窗宝放置到待清洁玻璃表面上的。但在窗宝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灵活的运动作业方式,尤其是在进行转向作业动作的过程中,电源线非常容易缠绕在把手上,不但会影响窗宝的作业运动轨迹,更严重的是容易产生电源线的拉扯,甚至存在断电、漏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擦玻璃机器人,通过在机体上设置电源线定位护套,保证电源线与机体表面的其他部位不发生干涉,避免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时电源线的下垂并缠绕在把手上,其结构简单,却大大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擦玻璃机器人壳体,电源线穿过壳体伸出,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凸出于其外表面的凸出机构,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电源线定位护套,所述的电源线穿过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的中心通孔并固定。为了防止在擦玻璃机器人作业状态下,电源线缠绕在凸出机构上,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的高度大于凸出机构的高度。换个角度来说,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的高度较凸出机构的高度小0-5mm的情况下,电源线同样不会缠绕在凸出机构上。所述的定位护套沿壳体上表面整体贯通设置成圆柱状,所述电源线穿过该圆柱状通孔并固定。所述的凸出机构可以为把手,所述的电源线定位护套设置在壳体的把手上。为了既便于空间布置又有效防止电源线缠绕,所述的电源线定位护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边沿处,从壳体伸出并穿过电源线定位护套的部分电源线与把手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为了节省材料,所述的电源线定位护套为环状,所述电源线部分包覆在定位护套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擦玻璃机器人,通过在机体上设置电源线定位护套,保证电源线与机体表面的其他部位不发生干涉,避免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时电源线的下垂缠绕,特别的,有效防止电源线缠绕在机体表面的凸出部位或凸出机构上,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却大大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擦玻璃机器人壳体1,电源线2穿过壳体1伸出,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凸出于其外表面的凸出机构3,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电源线定位护套4,该定位护套4沿壳体1上表面整体贯通设置成圆柱状,所述的电源线2穿过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中心通孔并固定。为了防止在擦玻璃机器人作业状态下,电源线2缠绕在凸出机构3上,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高度大于凸出机构3的高度。如图1所示,擦玻璃机器人在作业的过程中,无论进行何种动作,由于壳体1上设置了电源线定位护套4,从壳体1伸出并穿过定位护套4的部分电源线2与凸出机构3所在平面相互垂直。这样一来,擦玻璃机器人无论是直行还是转向,电源线2都不会缠绕在擦玻璃机器人的机身或者凸出机构3上,大大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实施例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高度与凸出机构3的高度差异有所不同。在实施例一中,电源线定位护套4比凸出机构3高,而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定位护套4比凸出机构3要低或者相等,较佳的,两者的高度差控制在0-5mm。也就是说,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凸出机构3的高度时,由于两者之间的高度差距很小,电源线2同样不会缠绕在机体或凸出机构3上。特别的,如图2所示,即使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凸出机构3的高度,当电源线2本身具有一定硬度时,凸出于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部分电源线的高度仍然会大于或等于凸出机构3的高度,电源线2最终同样不会缠绕在凸出机构3上。除了电源线定位护套4与凸出机构3之间高度上的差异之外,在本实施例中,其他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三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出机构可以为把手5,所述的电源线定位护套6设置在壳体1的把手5上。为了既便于空间布置又有效防止电源线缠绕,所述的电源线定位护套6设置在所述把手5的边沿处,从壳体1伸出并穿过电源线定位护套6的部分电源线2与把手5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为了节省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线定位护套6设置为环状,所述电源线2部分包覆在电源线定位护套6内。这样就可以保证擦玻璃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电源线2不至于缠绕在机体或者把手5上。当然,本实施例中所举的把手仅为一例,可以这样理解,不同类型的擦玻璃机器人上,有可能会设置不同的凸出机构,并不局限于把手这一种,但无论设置的是哪种凸出机构,都可以通过在壳体表面设置电源线定位保护套的方式,来防止擦玻璃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电源线在机体或凸出机构上的缠绕。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在擦玻璃机器人上直接设置或在凸出机构,比如:把手上设置一个电源线定位护套,将电源线固定住,使伸出擦玻璃机器人壳体的一部分电源线与机体表面或凸出机构所在的表面保持垂直,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电源线缠绕的问题。电源线定位护套设置的高度大于凸出机构的高度、或者电源线定位护套设置的高度比凸出机构的高度小0-5mm,都可以达到电源线不缠绕的目的。由于电源线安全护套的设置位置使得电源线垂直于擦玻璃机器人作业表面或凸出机构所在平面,保证电源线与机体表面的其他部位不发生干涉,避免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时电源线的下垂缠绕,结构简单,却大大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线应当理解成还包含安全绳或者安全电源绳等起到电源连接或防护作用的绳索等。且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护套其核心作用在于防电源线缠绕机体或凸出机构,而其夹持电源线的中心通孔的具体形状可以做成多种形状,如:C型夹持部、或者钳状夹持部、或者卡合部等等,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擦玻璃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擦玻璃机器人壳体(1),电源线(2)穿过壳体(1)伸出,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凸出于其外表面的凸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电源线定位护套(4),所述的电源线(2)穿过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的中心通孔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擦玻璃机器人壳体(1),电源线(2)穿过壳体(1)伸出,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凸出于其外表面的凸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电源线定位护套(4,6),所述的电源线(2)穿过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6)的中心通孔并固定,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6)凸出于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其凸出方向与凸出机构(3)凸出于外表面的方向相同,均远离擦玻璃机器人的行走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6)的高度大于凸出机构(3)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定位护套(4,6)的高度比凸出机构(3)的高度小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