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912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套包括一设有结合部且与轮胎相配合的环状的主体,一设于所述结合部处的固定体;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固定有复数个第一垫片或复数个第二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既能保护轮胎减少磨损,又能防止轮胎打滑,还能抬高轮胎高度避免汽车底部碰擦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在一些特殊的路面上,如积雪较厚、泥泞、结冰等路面,往往需要在汽车轮胎上加装防止打滑装置。现有的防止打滑装置普遍采用防止打滑链以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防止打滑链可以增加轮胎的摩擦力,防止轮胎在泥雪路面打滑。但钢链或者铁链毁胎太厉害且噪音大,还会缩短减震的使用寿命。专利200820232582.6《防止打滑车用轮胎套》采用在轮胎套上固定钉状物的方式,只有防止打滑的作用,且其是将套被置于地,车前行自动上套,通过套被的内纹路和车轮的纹路相配合避免打滑,而实际车轮的纹路细小,难以准确对准,因此不方便主体的安装。目前的轮胎套都只有防止打滑功能,汽车在遇到坷山路或凹凸不平整路面时,汽车底盘就被刮到或无法前行,现有的轮胎套就束手无策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护轮胎减少磨损,又能防止轮胎打滑,还能抬高轮胎高度避免汽车底部碰擦地面的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所述轮胎套包括一设有结合部且与轮胎相配合的环状的主体,一设于所述结合部处的固定体;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固定有复数个第一垫片或复数个第二垫片。所述主体断面为U形,其两侧面为侧面,所述固定体设于所述结合部处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垫片内嵌有钉状物,所述钉状物的顶端露出该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二安装孔;所述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还包括复数个连接装置,所述各连接装置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三安装孔;所述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还包括复数个连接装置,所述各连接装置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纹件或卡扣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车轮上可保护轮胎减少磨损,还可根据汽车行驶路面的具体情况,在需要防止打滑时将第一垫片固定在主体上,加大行车的安全性;在需要过坎坷路面时,将第二垫片固定在主体上,抬高轮胎高度避免汽车底部碰擦地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安装了第一垫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安装了第二垫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第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主体1、结合部11、第一安装孔12、侧面13、固定体2、第一垫片3、钉状物31、第二安装孔32、第二垫片4、第三安装孔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所述轮胎套包括一设有结合部11且与轮胎相配合的环状的主体1,一设于所述结合部11处的固定体2 ;所述主体I的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一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2上固定有复数个第一垫片3。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孔12上固定有复数个第二垫片4。所述轮胎套采用有弹力的耐磨橡胶材料,所述主体I的表面厚度约10mm,但在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12的位置再稍厚一些,这样便于所述主体I的弯折和安装。所述主体I的断面为U形,其两侧面为侧面13,所述固定体2设于所述结合部11处的侧面13上,将该固定体2设于所述侧面13上,消除将该固定体2设于所述主体I的表面而造成的颠簸感。将所述主体I套上轮胎后,所述侧面13起到嵌套轮胎的作用,所述固定体2将所述主体I与轮胎锁紧,防止该主体I脱离轮胎。所述固定体2可使用法兰和螺栓,但可选器件不局限于此。使用法兰和螺栓锁紧轮胎套的优点是可根据轮径的实际大小对螺栓进行微调,确保连接可靠,同时加大主体和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垫片3内嵌有钉状物31,所述钉状物31的顶端露出该第一垫片3 ;所述第一垫片3的上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二安装孔32。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复数个连接装置(未图示),所述连接装置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32之间,将所述第一垫片3固定于该主体I的表面。所述第一垫片3的总宽dl最大宽度可与轮胎宽度相当。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垫片4开设有复数个第三安装孔41。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复数个连接装置(未图示),所述连接装置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41之间,将所述第二垫片4固定于该主体I的表面。所述第二垫片4的厚度d2 —般在50mm?100mm,由于该第二垫片4较厚,不易弯曲,该第二垫片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平行弧面,更贴合汽车轮胎,避免第二垫片的断裂。所述第二垫片4的总宽d3要小于轮胎宽度,这样避免了该第二垫片4碰到汽车的翼子板。所述连接装置是螺纹件或卡扣件等其他连接件。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所述第三安装孔41为沉孔,可以保证所述连接装置嵌入第一垫片或第二垫片内,美观且不会磨损主体和汽车轮胎。本专利技术安装在车轮上可保护轮胎减少磨损,还可根据汽车行驶路面的具体情况,在需要防止打滑时将第一垫片固定在主体上,加大行车的安全性;在需要过坎坷路面时,将第二垫片固定在主体上,抬高轮胎高度避免汽车底部碰擦地面。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套包括一设有结合部且与轮胎相配合的环状的主体,一设于所述结合部处的固定体;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固定有复数个第一垫片或复数个第二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套包括一设有结合部且与轮胎相配合的环状的主体,一设于所述结合部处的固定体;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固定有复数个第一垫片或复数个第二垫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断面为U形,其两侧面为侧面,所述固定体设于所述结合部处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汽车车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内嵌有钉状物,所述钉状物的顶端露出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