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715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机体、至少一转轴结构及支撑架。机体具有容置槽。转轴结构设置于容置槽内并包括旋转轴、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套设于旋转轴并具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凸轮相邻第一凸轮并套设于旋转轴。第二凸轮具有第二定位部。支撑架通过转轴结构枢接于机体,且第一凸轮与支撑架相互卡合。当支撑架相对于机体转动并展开时,支撑架带动第一凸轮相对于第二凸轮转动,直到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卡合时,支撑架被固定于展开角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支撑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更复杂且更人性化的电子产品已推陈出新。举例而言,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C)及一体电脑(all-1n-one PC, AIOPC)具有与一般台式电脑相同的功能,再加上体积小及重量轻的特点,让使用者在随身携带上相当地方便,现已成为一般人生活及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现今的一体电脑多采用转轴结构以连接支撑架,当支撑架相对于机体展开时,机体能够被支撑架固定在特定角度以利于使用者操作或观赏。如何在支撑架相对于机体展开时,稳定地固定支撑架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并在当支撑架不需使用时,让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支撑架收折于机体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设计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支撑架能够收纳于机体内部避免因外露造成损伤。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机体、至少一转轴结构及支撑架。机体具有容置槽。转轴结构设置于容置槽内并包括旋转轴、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套设于旋转轴并具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凸轮相邻第一凸轮并套设于旋转轴。第二凸轮具有第二定位部。支撑架通过转轴结构枢接于机体,且第一凸轮与支撑架相互卡合。当支撑架相对于机体转动并展开时,支撑架带动第一凸轮相对于第二凸轮转动,直到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卡合时,支撑架被固定于展开角度。上述电子装置中,当支撑架相对于机体转动并收合时,支撑架相对机体以逆时针方向转动。上述电子装置中,转轴结构的数量为二,设置于容置槽内的相对两侧,支撑架具有与两转轴结构对应的二支部,以及连接两支部的底部。上述电子装置中,第一凸轮还具有第一凸部,支撑架具有开口,第一凸轮通过第一凸部卡合于开口以固定于支撑架。上述电子装置中,第二凸轮还具有凸轮卡合部,旋转轴具有旋转轴卡合部,第二凸轮通过凸轮卡合部与旋转轴的旋转轴卡合部相互固定。上述电子装置中,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分别为凸起,且第一定位部具有相邻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交界处为顶点,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互相卡合时,第二定位部抵靠第二斜面。上述电子装置中,第一斜面的斜率小于第二斜面的斜率。上述电子装置中,第一定位部为凹陷,第二定位部为凸起,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三斜面,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互相卡合时,第二定位部抵靠第三斜面。上述电子装置中,当支撑架被固定于收折角度时,支撑架收纳于容置槽内。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电子装置中,支撑架通过转轴结构枢接于电子装置的机体上,且在转轴结构中,相邻设置的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分别与支撑架及旋转轴连接。当支撑架相对于机体转动展开时,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能够相互旋转,直到第一凸轮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凸轮的第二定位部相互卡合,以将支撑架相对于机体固定在展开角度。当使用者欲将电子装置的支撑架收折时,使用者仅需推动机体以驱动支撑架相对于机体旋转,解除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卡合,支撑架可被固定于机体后方的容置槽内,避免支撑架外露。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转轴结构爆炸图;图2A至图2D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相对于机体收折的示意图;图3A至图3C为图1B的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展开过程中的示意图;图4A至图4C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展开过程中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子装置;12:机体;12a:容置槽;14:支撑架;14a:支部;14b:底部;14c:开口;100:转轴结构;110:旋转轴;112:旋转轴卡合部;120:第一凸轮;122,222:第一定位部;122a:第一斜面;122b:第二斜面;122c:顶点;124:第一凸部;130:第二凸轮;132,232:第二定位部;134:凸轮卡合部;222a:第三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转轴结构爆炸图。请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包括机体12、至少一转轴结构100及支撑架14。机体12具有容置槽12a。转轴结构100设置于容置槽12a内并包括旋转轴110、第一凸轮120及第二凸轮130。第一凸轮120套设于旋转轴110并具有第一定位部122。第二凸轮130相邻第一凸轮120并套设于旋转轴110。第二凸轮130具有第二定位部132。支撑架14通过转轴结构100枢接于机体12,且第一凸轮120与支撑架14相互卡合。图2A至图2D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相对于机体收折的示意图。请继续参考图2A至图2D,当支撑架14相对于机体12展开时,支撑架14带动第一凸轮120相对于第二凸轮130转动,直到当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二定位部132相互卡合时,支撑架14被固定于展开角度(如图2A所示)。相反地,当支撑架14从展开状态相对于机体12转动并收合时(如图2A至图2D的过程),使用者推动机体12使机体1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支撑架14相对机体12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支撑架14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二定位部132的卡合关系被解除,支撑架14可被固定于收折角度。请继续参考图1A、图1B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例如是一体电脑,支撑架14通过转轴结构100枢接于机体12后方,用以支撑机体12于观赏角度(如图2A所示)。在转轴结构100中,相邻设置的第一凸轮120与第二凸轮130分别与支撑架14及旋转轴110连接。当欲将电子装置10的支撑架14收折时,使用者仅需推动机体12以驱动支撑架14相对于机体12旋转,使得第一凸轮120相对于第二凸轮130旋转。当第一凸轮120的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二凸轮130的第二定位部132相互卡合时,支撑架14可被固定于机体12后方的容置槽12a内。因此,本技术的电子装置10能够让使用者轻易地将支撑架14收折于机体12后,不但操作简单且支撑架14位于容置槽12a内更可以避免碰撞损伤。请继续参考图1A及图1B,在本实施例中,转轴结构100的数量为二,设置于容置槽12a内的相对两侧,支撑架14具有与此二转轴结构100对应的二支部14a,以及连接这些支部14a的底部14b。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支撑架14外型呈现U字型,且容置槽12a外型对应地呈现π字型。当支撑架14相对于机体12展开时,U字型支撑架14的底部14b抵靠摆放的桌面,两侧的支部14a支撑机体12。底部14b与机体12的底边共同支撑电子装置10,使得支撑效果稳定。当支撑架14相对于机体12收折时,支撑架14相对于机体12翻转成π字型以被收纳至容置槽12a内。在图1B的爆炸图中,第一凸轮120还具有第一凸部124,支撑架14具有开口 14c,第一凸轮120通过第一凸部124卡合于开口 14c以被固定于支撑架14。相对地,第二凸轮130还具有凸轮卡合部134,旋转轴110具有旋转轴卡合部112,第二凸轮130通过凸轮卡合部134与旋转轴110的旋转轴卡合部112相互固定。换言之,当支撑架14相对于机体12转动时,支撑架14带动第一凸轮120相对于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具有容置槽;至少一转轴结构,设置于该容置槽内,该转轴结构包括:旋转轴;第一凸轮,套设于该旋转轴,且该第一凸轮具有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凸轮,相邻该第一凸轮并套设于该旋转轴,该第二凸轮具有第二定位部;以及支撑架,通过该转轴结构枢接于该机体,其中该第一凸轮与该支撑架相互卡合,当该支撑架自展开状态相对于该机体转动并展开时,该支撑架带动该第一凸轮相对于该第二凸轮转动,直到当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相互卡合时,该支撑架被固定于展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具有容置槽; 至少一转轴结构,设置于该容置槽内,该转轴结构包括: 旋转轴; 第一凸轮,套设于该旋转轴,且该第一凸轮具有第一定位部;以及 第二凸轮,相邻该第一凸轮并套设于该旋转轴,该第二凸轮具有第二定位部;以及 支撑架,通过该转轴结构枢接于该机体,其中该第一凸轮与该支撑架相互卡合,当该支撑架自展开状态相对于该机体转动并展开时,该支撑架带动该第一凸轮相对于该第二凸轮转动,直到当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相互卡合时,该支撑架被固定于展开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支撑架相对于该机体转动并收合时,该支撑架相对该机体以逆时针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结构的数量为二,设置于该容置槽内的相对两侧,该支撑架具有与该两转轴结构对应的二支部,以及连接该两支部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轮还具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宇志吕静宜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