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414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包括锥形导流装置,锥形导流装置设在桩的外围且位于泥线处,锥形导流装置的下方设有裙板,所述裙板设置在海床土内。锥形导流装置为锥形帽,锥形导流装置的坡度为3:1。桩的直径不大于2m时,裙板的高度为2.5倍桩的直径,桩的直径大于2m时,裙板高度为1.5倍桩的直径,裙板的半径与冲刷坑的半径相等,裙板的高度与冲刷坑的深度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下述优点:1.不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2.增加的结构成本较小,可忽略不计;3.防冲刷效果好,结构的动力特性不会在服役期间发生变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
技术介绍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主要形式是桩基结构,海流会造成桩基础冲刷,在桩的周围形成圆形的冲刷坑,导致桩的竖向和横向承载力降低。这也是海洋石油平台的常见问题。 为了减小冲刷对结构的影响,一直以来,主要采用在桩周围抛石或增加桩与土的接触长度,使冲刷后桩与土的接触长度等于设计桩长。抛石方法是将石块装入铁丝笼内,并抛入海中,使其在桩的周围形成一堵石墙,当冲刷形成冲刷坑时,石笼自然下沉填补被冲刷的海床土。由于海水腐蚀作用,铁丝笼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发生破坏,导致石块散落而被海水冲走,再次形成冲刷坑。因此,抛石方法尽管简单,但需要定期检查,一旦新的冲刷坑形成,则需再次抛石。增加桩长的方法尽管可行,但结构成本和施工成本都将有较大的增加,且冲刷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会有一定的变化。不仅如此,由于打桩的困难,增加桩长可能导致打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现有防冲刷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本装置通过锥形导流装置与裙板结构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导流装置,锥形导流装置设在桩的外围且位于泥线处,锥形导流装置的下方设有裙板,所述裙板设置在海床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导流装置,锥形导流装置设在桩的外围且位于泥线处,锥形导流装置的下方设有裙板,所述裙板设置在海床土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锥形导流装置为锥形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锥形导流装置的斜度为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裙板的半径计算公式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刘超张洪龙张平张积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